手机版
1 1 1

《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4 放弃张家口,到底是对还是错

张家口,是察哈尔省的省会,是八路军在解放战争前夕夺取的最大的一座城市,它比延安还要大,是塞外的战略要地,延安和南京都很看重这座城市,一个打内心里想守住,一个想尽快夺回来。蒋介石想让自己的嫡系部队占领它,傅作义想把它拿到自己手中。解放战争初期,张家口是一个焦点。

早在绥远战役之后,父亲就有撤出张家口的考虑。那时父亲认为,未能消灭傅作义的主力,造成张家口两面受敌——西面是胃口越来越大的傅作义,东面是虎视眈眈的蒋介石嫡系部队,张家口是守不住的。因此,他开始从张家口大量往北岳山区转移战略物资,其中,光105口径榴弹炮的炮弹就有几万发。解放战争后期二野、三野把105炮的炮弹打光了,父亲精心保留的这批炮弹起到了重要的支援作用。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晋察冀军区部队先是与晋绥部队配合,进行了晋北战役,后又与晋绥部队一起,发起了大同、集宁战役。实事求是地说,这几次战役都打得不太理想,尤其是大同战役时,由于前线指挥员指挥不当,失去了歼敌良机,本应打出一个漂亮仗,最终却成了“夹生饭”,不得不主动撤围大同,使张家口东西两面受敌,形成被动态势。

在撤还是守的问题上,产生了很大分歧。即使在高级干部中,分歧也很大。一种认为守不住,弄不好被迫撤退,那损失就大了;一种认为西有晋绥军区等部队配合,只要下决心,就可以守住。其实,更多的人是舍不得丢掉张家口,这是抗日大反攻以来我军攻占的唯一的大城市,当时拿下它时,在延安的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高兴得很,怎么能舍得放弃呢?

1946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在这封毛泽东亲自起草的电报中,明确指出:“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因此,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

看了这封电报,父亲心里更有数了。

那段时间,很多人上门找父亲谈论这事,父亲反复地解释说,我们要实事求是,能守住最好,实在守不住就要做放弃张家口的准备。其实,父亲主意已定:在合适的时机,主动放弃张家口,不能在这里与敌人过多纠缠。但在撤退前,要把张家口当作诱饵,争取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父亲主持召开的晋察冀中央局会议上,父亲力排众议,说服了一些原先决意死守的高级领导人,会议做出了必要时放弃张家口的决定。不久,中央复电,原则上同意放弃张家口。

9月底,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从东、西两面倾全力进攻张家口,并且派他的参谋总长陈诚亲自到北平部署作战事宜。父亲和其他军区领导指挥部队节节抗击进犯的敌人,尤其是在东线,是敌人的主攻方向,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部队在东、西花园、怀来等地拼死与敌人抗争。在激烈的战斗中,消灭敌人1万多人,自身虽然也伤亡较大,但把敌人的6个师挡住了,敌人迂回怀来,进而大踏步进逼张家口的企图被粉碎了。

如果不是后来突然出现了变故,是可以实现父亲“利用保卫张家口作钓饵,更多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的战役目的的。这个变故就是在张家口的北面,突然出现了傅作义的部队。

嫡系国军在东线受阻,蒋介石玩弄了一个“以利诱之”的惯伎,下令把张家口划归傅作义的第十二战区,这就大大刺激了傅作义的积极性,他急忙调集2万兵力避开西线晋察冀部队设防地区,从集宁向东穿过几百里的大草原,突然出现在张家口北面的张北地区,于10月8日占领大清沟、张北。于是,情况急转直下。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2日 19:46 来源:上海文艺出版社 编辑:胡爱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