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1928年4月,党组织批准了他们的婚姻。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母亲搬出住处,提着一只盛放她所有物品的小箱子,住进了父亲在香港皇后道的秘密住所。这时父亲29岁,母亲19岁。他们的结合,没有举行任何仪式。

这是急风暴雨年代里弥足珍贵的柔情与蜜意,我的父亲母亲太看重这份感情了,所以他们总是为对方着想,谁也不去惹对方生气。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忠贞不渝,一直这样携手前行。

只有一间房子的小家很快就迎来了客人。他们结婚几天之后,周恩来登门贺喜。这是母亲第一次见到他。母亲后来回忆道:“一见到他,印象就非常深刻。他对人亲切、可敬,非常有礼貌。我虽然是毛孩子,但他不是把我当成毛孩子,他是那样温和、亲切,我一下子就记住了。第一次的印象就是这样。以后印象一直是这样。”

父母亲有了一个小家,温馨、充实。但生活相当拮据。组织上规定,搞地下工作的同志,男的每月15元,女的每月7元,每人另有3元交通费。这么点钱,又是在香港,还要不停地外出,生活自然是非常地困难。母亲记得,整个夏天,父亲只有一件绉纱短袖白衬衣。他们住的地方,有几十级台阶,母亲在窗口就能看到父亲归来的身影。他一进屋,总是满头大汗,爱干净的他脱下上衣,母亲帮他洗净,或者是他自己动手洗净晾上,他只能穿一件背心在家里呆着。母亲因为担任交通员的工件,为便于掩护,乘船要坐好一点的舱位,穿着也要符合身份,不过也只是两件比较体面的衣服,是当时时兴的旗袍。

有一次,母亲提出让父亲陪她到附近的商店逛逛,父亲以为母亲想买衣服了,就陪她去了。到了柜台,母亲却让售货员拿过一件男式短袖衫,逼着他试穿。父亲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又拧不过,可他真的是不想为自己破费,眼珠转了转,便凑到母亲耳边说:“有情况。”他拉着母亲匆匆离开店铺。等母亲明白不过是父亲玩的花招时,只能苦笑。父亲说:“就那点钱,留着给你用吧。”这话让母亲鼻子一酸,差点落泪。

1929年六七月间,邓小平去广西领导百色起义,途经香港时,父亲知道了,抽空把他拽到家里。自从在法国认识后,他一直称呼我的父亲“老兄”,这个称呼一辈子都没变。那天,母亲倾其所有,做了一餐丰盛的饭菜招待小平,刚刚担任广东省委书记的贺昌和妻子作陪。他们聊得开心,吃得也很开心。邓小平当然不会知道,为了招待他这一餐饭,他的老兄和小嫂子需要过几天苦日子,因为一下子用去了半月的伙食费。

吃到兴头上,突然传来了警笛声。几个人面面相觑。搞地下工作的人,感觉最刺耳的,就是这种声音,它仿佛是魔鬼的呼唤,令人窒息。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2日 19:46 来源:上海文艺出版社 编辑:胡爱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