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撤到安全的地方之后,父亲却又得知,彭绍辉、肖华的少共国际师还在江那边。父亲又急了:“一帮小孩子,不管他们,那是死定了。”他和林彪紧急商量一下,派出一支部队重渡湘江,总算把他们接过了湘江。

湘江的水,见证了红军将士的血。中央红军由8万人,锐减到3万。

半个世纪之后,著名作家魏巍来我家做客,向父亲谈起,他去长征路上访问,在当年红军过湘江的地方,至今仍有烈士遗骨暴露荒野,父亲听后沉默了好久。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在湘江之战最惨烈的战场——湘江西岸脚山铺附近修建纪念碑,把烈士遗骨妥为安葬,以慰忠魂,教育后人。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把他的意见转达给广西壮族自治区,不久,广西方面决定修建“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

过了湘江,红军前途仍然莫测。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深感责任重大,似乎吓破了胆子,在行军路上,他拿着一支手枪对着自己脑袋瞎比划,手足无措,父亲遇见他,严厉地说:“你是领导者,怎么能开这样的玩笑!越是紧张时刻,越要冷静,要敢于负责!”这位王明路线在中央的代理人、“左”倾冒险主义者,一直是极为乐观的,可是刚才中央纵队过江时,有人向他建议,最好按建制过江,避免混乱,他竟然有气无力地说:“现在还讲什么建制和单位,过一个算一个,能冲过几个就算不错了。”

过湘江后,父亲因脚部的扎伤没有痊愈,只能坐担架行军。有时他和同样坐在担架上的王稼祥一块行军。父亲在红军总政治部当副主任时,王稼祥是他的上级,两人比较熟悉。有一天,父亲实在忍不住了,说:“事实证明,博古、李德这些人不行,必须改组领导。”

王稼祥说:“应该让毛泽东出来领导。”

这时的王稼祥,说话是有份量的。父亲欣喜地说:“完全赞成,我也有这个想法。但是这个问题,势必要在一次高级会议上才能解决。”

不久就有了划时代的遵义会议。

先是一军团1师1团率先突破乌江天险,然后一军团2师6团在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指挥下,智取遵义城,大获成功。

似乎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红军的厄运快要结束了。但遵义会议之前的争夺仍然是很激烈的。政治局候补委员、共青团书记凯丰三番两次找父亲谈话,动员父亲在会上支持博古。父亲坚决不同意。后来父亲听说,凯丰向博古汇报说:“聂荣臻这个人真顽固!”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分水岭。与会代表们用民主的方式,选出了自己的领袖。父亲为自己见证了那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并且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而感到荣幸与自豪。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2日 19:46 来源:上海文艺出版社 编辑:胡爱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