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海棠花前·绽放的记忆》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春节晚会的诞生

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今天人气很旺,成了年年必办的重头戏。时常有人问我:当初央视为什么办“春晚”?是哪一年开始办的?这个并不复杂的问题,由于时光流失、人事变迁,今天能够明白作答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作为央视“春晚”的重要当事人,出于对历史的责任感,有必要把它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办春节晚会,是在1979年。她的特殊政治背景是,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12月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十年“文革”的终结。

三中全会刚刚结束一个月,迎来了“羊”年春节。以往,每年春节,人民大会堂都会有联欢活动,通常由国务院办公厅、文化部、广播事业局和总政治部联合举办。除了一台文艺节目,还有分散在几个厅的游艺活动,中央电视台的任务简单,只负责转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台领导和我们编导人员意识到,是改变老样子的时候了,央视应该自己办一台春节文艺晚会,而且这台晚会要有新的形式,新的特点,能够激荡起民心民意,为改革的大潮推波助澜。我很幸运,台领导指定我和杨洁担任这台晚会的导演。

这次晚会,最成功的节目大概要数《祝酒歌》了。这首歌是施光南作曲、韩伟作词、李光羲演唱。由于人们普遍处在重获解放的欢欣状态,因此,当李光羲举起酒杯,向在座嘉宾一一祝酒,引吭高唱的那一刻,立即在大家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祝酒歌》很快通过荧屏唱遍了全国。那一段时间,酒的销路大概也格外好。

在艺术结构的处理上,为了拉近观众与演员的距离,我们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种“茶座式”的演出方式,有效地消除了舞台与观众之间的心理鸿沟。这个尝试,源于我“文革”前的编导经验。六十年代前期,王扶林和我执导过一台“笑的晚会”,采取的就是“茶座式”,效果不错,不过也为此惹过麻烦,因为其中有一个“抢点心”的喜剧节目,被“火眼金睛”的造反派在“文革”中发现了问题,说我们是“诋毁社会主义制度”,受到了批判。回顾以往,我觉得,这种形式很适合用于气氛欢乐浓烈的春节晚会,大家都赞同我的这个想法。为了活跃现场气氛,我们还商定,让人们久违的交谊舞亮相,作为整台晚会节目的串场,可能达到耳目一新的效果。

领导上对茶座式演出的结构安排没有意见,但是,当听到我们要用交谊舞串场时,问题来了。广播事业局有位领导认为,交谊舞显得太“那个”,不同意上晚会。所谓“那个”,是个模糊概念,但过来人全都能懂:那就是太浪漫、资产阶级味道、男女接触太密切、导向不好等等,大概就是这些意思的部分综合。

那次争吵最终不欢而散。广播局领导走后,台长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他说:“邓导,算了吧,都退一步,交谊舞不要整个都用,用在一头一尾。怎么样?”

我只好接受了。中间串场,改用了相声演员。

尽管交谊舞只用在晚会的开头和结尾,仍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从晚会后观众反馈的信息看,赞赏和反对这种做法的都有,但前者远远多于后者。

此后,中央电视台趁热打铁,1980年又组织了一台《八十年代第一春》春节联欢晚会。这台晚会又有创新,采用了多城市联播的新形式,同样取得了成功。

现在,央视和许多媒体,把1983年春节晚会说成是第一届“春晚”,这违背了历史的真实。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我:因为我既是1979年“春晚”、1980年“春晚”的导演,也是1983年“春晚”的导演。中央电视台那时还没有实行总导演制,这三届“春晚”,每一届都是由两个老导演执导:1979年是我和杨洁;1980年由于是多城市录制联播,由我、杨洁和黄一鹤分别执导;1983年是我和黄一鹤。晚会的总体设计、节目的制作安排,都是一起商量、分工协作的。

为什么我要特地说明“春晚”的诞生过程,特别是强调央视“春晚”是诞生在1979年呢?

古语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今天研讨春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不能不回顾她诞生的过程,研究它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春晚诞生在十年“文革”灾难的结束之后,是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所催生的新生事物,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坐标。它是见证这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标志之一,不仅是中央电视台、也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发生的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其实,“春晚”的诞生,是央视的一个重大创举。中央电视台举办这台晚会,在政治上是敏锐的,是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22日闭幕的,晚会的播出是在仅仅36天之后的1979年1月27日,即羊年春节的除夕之夜。同时,晚会的内容与形式,都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开创了若干个“第一”:第一次央视自办“春晚”;第一次把“茶座”的形式应用于“春晚”;第一次把歌舞、相声等喜剧类节目作为“春晚”主要表演载体;第一次在“文革”后的荧屏上出现了交谊舞、芭蕾舞等。所有这些,不仅是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而且也是促进人们思想观念更新的催化剂。实践证明,“春晚”是电视文艺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跨越式的发展。而且1979年首届春晚的基本内容,为以后历届“春晚”所沿用直到今天。

再就是,它证明了春节晚会这种形式,适应了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审美观念和文化需求。从七十年代末期的“春晚”开始到今天,观看电视春节晚会和吃饺子、放鞭炮,一起构成家家户户欢度除夕夜的新习俗。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央视“春晚”在春节文化的移风易俗上,功不可没。

三十多年来,“春晚”走过了一条艰辛而辉煌的成长道路。文艺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与要求。“春晚”的诞生是这样,它的发展成长同样离不开这个共同的规律。所以,尽管每个时期、每届春晚都会面临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我们都要把她放到大的社会历史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总结和不断探求。这样,我们“春晚”的设计与创作就会始终牢牢地站在新的制高点上面。

近年来,对央视“春晚”的热议与争论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舆论热点。这本身也说明,春节晚会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人们常说“软实力”,国家的传统文化正是“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而央视“春晚”已经成为这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春晚”要不要办下去的争论似乎没有必要,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怎样把“春晚”办得更好,更能够满足全国人民的期望。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4日 14:12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