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小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讲》

来源:人民出版社
[ 字号 ] [打印] [ 举报/纠错 ]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

一是改革高校专业设置,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合理确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改革人力资源的供给结构。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需求预测和发布制度,完善就业状况的反馈机制,引导高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二是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结合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开发就业岗位,尤其要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同时制定人才培养、吸纳、引进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层和国有企业等渠道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逐步扩大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规模,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作为科研助理或辅助人员参与项目实施。

三是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要积极完善创业政策,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尤其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创办国家和地方优先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智力密集型企业,支持通过网络创业带动就业。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注册门槛,创业地应按规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四是提高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水平。大学生在读期间,学校要全面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高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支持实行校企对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广泛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企业用人需求。广泛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信息,及时向高校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健全全国就业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实现与高校校园网互联互通。允许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地(直辖市除外)进行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纳入本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范围。

 1                

五是促进就业公平,大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准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准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规范国有单位招聘行为,完善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建立国有单位招聘信息统一公开发布制度,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制度,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加大劳动用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代影
主题教育

860010-16040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