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小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讲》

来源:人民出版社
[ 字号 ] [打印] [ 举报/纠错 ]

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必须“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也即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当前,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关系两亿多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市民化问题。

知识链接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并逐渐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具体分为从农民到农业转移人口、再从农业转移人口到市民两个过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质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四层含义:一是经济活动的市民化,在寻找工作、工作条件、劳动保护、权益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二是权利的市民化,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民主政治参与权利,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和待遇;三是社会生活的市民化,在文娱生活、消费支出、社会交往、心理和价值观等方面变得越来越与城镇居民一样,最终实现无差异的城镇生活;四是身份确认的市民化,获得城镇户籍身份是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行政标志。

1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

近年来,与农民工群体大量出现做散工、打短工的“短工化”现象和“用工荒”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和农民工的权利意识日益增长。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对市民化产生强烈诉求,出现重大转变。首先,由农民工向民技工转变。据调查,当前农民工群体对自身定位由亦工亦农正在向非农就业转变,之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过客心理转向在务工地区长期稳定生活,对职业角色的认同逐步向产业工人迈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正在转向民技工,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其次,从要求吃饱饭到要体检。当前,农民工进城就业不再是为了仅仅吃口饭,而是更加强调职业健康、技能培训、发展前途、文化生活等软性条件。第三,从讨工资转变为找身份。解决温饱问题后,农民工期盼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和权利,如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

鉴于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责任编辑:代影
主题教育

860010-16040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