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小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讲》

来源:人民出版社
[ 字号 ] [打印] [ 举报/纠错 ]

 

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形成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基本药物足量供应和合理使用,转变“以药补医”机制,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优化整合和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截至2011年底,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覆盖。为减轻群众的用药负担,实行零差率销售,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临床使用指南以规范基层用药行为,实施招标采购并取消药品加成,使得基本药物价格比原来平均降低了30%,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看病贵”的问题。

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在政府的资金支持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得到保障,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国家支持近3.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并免费向全体居民提供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009年的人均15元提高到2011年的25元。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和社区培养卫生人才。实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服务设施和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改革要求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旨在促进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从2010年起,在1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和37个省级试点地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医疗服务体系,优化了资源配置,带动了医疗卫生机构整体能力的提升,有效地遏制了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

北京市友谊医院自2012年7月1日起启动医药分开改革试点

医疗卫生资源短缺问题逐步缓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显著改善随着新医改方案的稳步推进、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资金投入的增加,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医疗卫生资源短缺问题得到逐步缓解。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96.2万个(所),比2006年增加4.4万个(所)。执业(助理)医师252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06年的1.5人增加到1.9人。注册护士242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2002年的1.1人增加到1.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57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02年的2.5张提高到4.3张。

与此同时,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显著改善。据统计,到2011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2006年的24.5亿增加到62.7亿,住院人数由2006年的7906万人增加到1.5亿人。中国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年均就诊4.6次,每百名病人住院11.3人,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8.5%,治愈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3天。居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可及性显著提高。15分钟内可到达医疗机构住户比例由2003年的80.7%提高到2011年的83.3%。

责任编辑:代影
主题教育

860010-16040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