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十年辉煌——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位于贵州西北部的毕节地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长期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同时加上生态恶化、人口迅速增长和富集资源难以有效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这成为阻滞毕节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瓶颈。20世纪80年代的毕节地区,只有大块的坝地,而且可以耕作的地方很少,能耕作的条件非常艰难,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经济发展严重滞后。1987年毕节地区人均粮食不到200公斤,人均纯收入才184元,文盲、半文盲比例达4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9人,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的95人和35人。(参见陈昌智:《毕节试验区开辟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新途径》,中央政府门户网站gov.cn,2008年3月29日。)

为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路子,1988年1月,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省乃至整个岩溶山区最具有典型性的毕节地区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并提出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的三大主题。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贵州省人民政府的报告,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试验区建立后,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全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勇于创新,锐意改革,为推进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使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到2011年,试验区经济总量增长了327倍(1988年,毕节地区经济总量1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元,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地方财政收入名列全省前茅,实现了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排名末位到稳居第三的飞跃;贫困人口(老口径)从312万人减少到3184万人,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4003%,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可喜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5%下降到655%,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明显下降的转变。试验区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开发人力资源,注重提高人口素质,“两基”覆盖率100%,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528%,引进项目160多个、资金300多亿元,培训各类干部近3万人次,新改扩建各类学校119所。据此,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试验区“两年有明显变化,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五年大见成效,与贵阳、遵义一起,成为贵州省崛起的‘金三角’;十年实现跨越,建成全面小康,实现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向稳定解决温饱并迈向全面小康的转变”的宏伟目标。(栗战书:《科学发展观在毕节试验区的探索与实践》,《人民日报》2012年2月 17日。)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方式问题更是受到全世界的重视。1992年6月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和发展首脑会议,达成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在会议召开前,为表明对全球性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的重视,1991年6月,中国政府在北京率先发起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并通过《北京宣言》,表明了中国政府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原则立场。

里约大会之后,中国政府开始行动。会后一个月之内,国务院就向各地转发了有关部门起草的《中国环境问题十大对策》,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年7月,国务院环委会决定组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并于8月成立了由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副主任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和领导《中国21世纪议程》文本和相应的优先项目编制工作。同时组织52个部门、300余名专家参加的工作小组,成立了“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承办日常管理工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的同时,还组织各部门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它是议程的行动方案并分解为可操作的项目,成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一个重要步骤。1994年3月,国务院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即《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成为世界上率先编制国别《21世纪议程》的国家。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并于1996年3月经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其中提出要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为中国共产党跨世纪的两大治国方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共中央连续五年在“两会”期间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1998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省考察乡镇企业时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对子孙后代负责。”(《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天然林停止采伐,把砍树人变成种树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九五”到“十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转变。时任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和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两组数据说明,“拼资源换增长”已走到尽头,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呼唤绿色核算体系已经势在必行。牛文元指出:一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其脆弱性,明显超出全球平均状况: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一个残酷的现实是: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二是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日益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三是我国2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字:(1)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每年沙化土地扩大面积从560平方公里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2)1952年我国人均耕地282亩,2003年减少到143亩,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建立开发区热潮中仅最近7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被占耕地大量闲置。同时,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土地肥力衰退,我国的中低产田比例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3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的4/5。(3)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半月谈》2004年第4期。)这表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在堆累“金山银山”的同时,也要为我们的后人留下赖以生存的“青山”。

与此同时,2000年中国社会虽然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但仍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进一步扩大和凸显。

以上种种情况表明,进入21世纪以后,时代呼唤新的发展观。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6日 17:17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雍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