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十年辉煌——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五、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西周幽王在位时,有一天郑桓公问周太史伯:“周朝是否很快衰亡?”博学多才又忧心国事的周太史伯答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周太史伯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作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就不能生存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始终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临新的形势,针对新的实际,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并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取得了巨大成就。

1.“和”文化源远流长

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塑造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特有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和”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中国古人很早就提出了“和”的概念,《易传》中就有“太和”的观念,《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随后在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论是儒家、墨家,还是道家、佛教,都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全社会的和谐,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和谐文化传统。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于和谐的言论论述很多,体现出一种整体和谐、群体和谐与道德和谐的辩证和谐观。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主张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子思提出:“君子之中庸,君子而适中”,进一步提出“中和”思想。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认为只要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孟子所主张的“天人合一”,也是“和谐”观念之一。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的看法,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如果人们和谐相处,就会取得一致,并增大力量。

如果说儒家的和谐价值观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仁爱和谐”观的话,那么道家的和谐价值观可以说是一种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和气生物”的“自然和谐”观。老子的《道德经》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言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认为,阴阳二气虽然处于不停的冲撞之中,但它们始终能够在道的基础上和谐相处。另外,《道德经》中还有许多与“和”相近或相关的概念,如“容”、“公”、“爱”、“美”、“柔”、“善”、“顺”、“祥”等。“和”与这些概念组合成“和善”、“随和”、“柔和”、“和气”、“和顺”、“祥和”等观念。庄子大致上继承和充实了老子的“自然和谐”观。其《天道》篇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运》篇说:“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天下》篇说:“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这里所谓“与天和”,所谓“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所谓“醇天地,育万物”,都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人顺应自然之道;所谓“与人和”、“应之以人事”、“和天下”,指的是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和谐。

墨子有感于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致使社会严重破坏,人民不得安宁的生活状况,鉴于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提出了“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政治主张。墨家学说中有着比较完整的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描述,其构思的被称为“尚同”的理想社会,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尚贤使能;二是人人劳动,各尽所能;三是兼爱非攻,没有战争。《墨子·兼爱上》说:“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又说:“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在墨家看来,天下大治的标准是:人与人相亲相爱,国与国和平共处,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父子各守道德名分。这样的社会理想正是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与儒家“小康”社会理想殊途同归。

佛教在本质上是一种陶冶心性、倡导平等和谐的和平主义宗教,尤其是中国化的佛教,更是吸收了儒家仁爱和谐与道家自然和谐的思想资源,形成了一套既治心又救世的和平和谐理论。在传统佛教的规仪中有所谓“六和敬”,即教徒生活的六大准则,其内容为: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这个“六和敬”既可以视为教内保持和谐境界的清规戒律,也可以视为佛教徒处世接物的人生态度,而其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和”。2006年4月,在普陀山举行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发表了言简意赅的《普陀山宣言》,提出了当代佛教界的“新六和”理念,即“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这个“新六和”理念正是当代佛教价值观的生动表述,其核心的价值观念同样是“和”。

历代先贤们的这些经典论述,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注重天人、人际、身心和谐统一的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文明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整合凝聚中华民族成为文明礼仪之邦,维护了多民族的和谐统一。与此同时,和谐观念成为治国安民的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诗·大雅·民劳》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可以说,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无论是封建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还是近代以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理想社会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吸收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吸收了相关的思想文化并进行创新的结果。概言之,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当中的和谐思想,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在某些方面提供了创新理论的灵感。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6日 17:17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雍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