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世界著名边境作战点评》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5月7日,以色列内阁授权国防军,如果叙利亚无视以色列的公开警告,继续进行军事行动,就对其实施有限的报复性打击,另外又向戈兰前线增调了几支装甲部队以配合这次行动。之后,以色列不断发出战争恐吓。叙利亚对于以色列即将入侵这一点深信不疑,对埃及在这次恶性事件中再次袖手旁观也大为不满,因此立即要求埃及履行双方防务条约,为叙利亚提供军事援助。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采取措施制止以色列的侵略。他认为,只要把埃军队部署在西奈前沿阵地,就能威胁以色列南部,使之不敢进攻北部的叙利亚,以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于是,5月13日夜晚,纳赛尔召开了有军、政高级领导人参加的会议,命令埃军总司令阿密尔立即组织威慑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在原驻西奈半岛的一个师的基础上,再增派两个师的埃及部队,公开威胁以色列的南部边界,使其不能在北部轻举妄动。

5月14日中午,阿密尔发布了“第一号战斗令”,明确指出,自5月15日14时30分起,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全军应根据事态发展,随时准备对以色列开战。当晚20时30分,埃军第16旅的首批部队令人瞩目地驶过开罗街道向西奈半岛进发。同日,被纳赛尔任命为埃、叙联合部队总司令的埃及总参谋长穆罕默德·法齐,赴大马士革同叙利亚军方领导人商讨联合作战事宜。增兵西奈之后,纳赛尔进一步决定,要求驻扎在西奈前沿哨卡的联合国紧急部队向后撤入其营地内,以便埃及能有效援助叙利亚并制止以色列的进攻。5月16日,穆罕默德·法齐将军奉命致信联合国紧急部队司令官,要求他们撤离各监视点。信中并没有提及撤走加沙地带和沙姆沙伊赫的联合国驻军。因为纳赛尔知道,如果埃及提议将这一极为敏感的地区的联合国军撤走的话,战争的危险就会大大增加。而埃及的目的仅仅是威慑,并不是想打仗。

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的答复是,要么让联合国部队原封不动地留在那里,要么让它全部撤走。吴丹的答复犹如催化剂,促使纳赛尔在通往战争的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退却显然是行不通的,埃及内阁会议讨论了5个小时之后,决定冒险承担全面撤军的后果,致电吴丹,正式要求联合国部队全面撤离。

埃及一经作出决定,甚至不等吴丹的答复,便行动起来。继5月17日埃军进驻西奈东部边境的哨所之后,18日埃及命令驻扎在沙姆沙伊赫的联合国军分遣队于15分钟内撤离哨所。5月19日,设在加沙的联合国紧急部队司令部降下了联合国的旗帜。

3400名联合国部队全部撤走了,10年来埃军和以军第一次直接面对面驻守边境,同时,埃及也面临着对蒂朗海峡实施封锁的问题。在联合国部队控制蒂朗海峡入口处要冲沙姆沙伊赫的时候,海峡一直对以色列开放。在埃及部队驻守沙姆沙伊赫的情况下,再允许以色列船只出入蒂朗海峡,显然会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但是纳赛尔知道,埃军在西奈的集结,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仅为20%,如果关闭海峡,那么开战的可能性就达到50%。因为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是以色列从南部通往非洲和亚洲的要道,以色列一再宣称,封锁海峡等于宣战。纳赛尔知道这一点,所以,没有马上派兵进驻沙姆沙伊赫。

然而,以色列的强硬反应促使埃及的行动进一步升级。5月16日,埃及刚宣布要求联合国部队撤军的消息,以色列就于当晚派遣一支坦克部队和3个机械化步兵营向加沙地带的埃及前线进发;5月20日完成了第一阶段动员;5月21日以色列正式宣布首次征召后备役人员。

为了防止以军抢先占领上述边境要地,埃及加快了增兵西奈的步伐。5月21日,埃及部队重新进驻沙姆沙伊赫。同日晚,纳赛尔在总统官邸召集会议,决定封锁蒂朗海峡。5月22日,纳赛尔总统宣布,封锁亚喀巴湾,不让以色列船只和给以色列运送战略物资的外国船只通过。23日晨,封锁亚喀巴湾的埃军队进入阵地。24日,埃及政府声明,亚喀巴湾的入口已被水雷、海岸炮台以及海上和空中的巡逻队有效地封锁住了。

在纳赛尔对以色列采取了一系列的武力示威之后,阿拉伯国家再次团结在埃及周围,并积极进行战争准备。约旦、科威特、利比亚和伊拉克宣布战争动员;黎巴嫩取消了美国第6舰队的礼节性访问;24日,科威特、苏丹和阿尔及利亚的先头部队已进抵埃及,以表示对纳赛尔的信任与支持;沙特阿拉伯的部队于24日获准进入约旦,另一支2万人的沙特部队已进抵约旦边境的亚喀巴港待命;约旦与埃及签订了双边协定,一旦战争爆发,约旦军队将协同参战。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3日 16:56 来源:长征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