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毛泽东智慧》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二、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区分敌、我、友

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中取得“阶级斗争”四字真经以后,就“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1925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时,这样描述他的个人简历:“教过一年书,做过两年工人运动,半年农民运动,一年国民党的组织工作。”在“学业”一栏中写道:“研究社会科学,现在注重研究中国农民问题。”毛泽东在另一个地方总结说:“我做了四个月的农民运动,得知了各阶级的一些情况”。

基于他1925年上半年在韶山从事农民运动的经验,毛泽东写出《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一文,于1926年1月1日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机关刊物《中国农民》上发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经过由点到面、由特殊到普遍的提升工作,毛泽东于1926年2月1日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这是毛泽东研究中国实际的阶级斗争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毛泽东是为了进行阶级斗争才对中国社会进行阶级分析的。因为阶级斗争的前提是阶级分析,只有先把人群分成不同的阶级,然后才能发动这一部分人去同那一部分人进行斗争。所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就开宗明义地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为什么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因为分不清哪是敌人、哪是朋友,有时认敌为友,错把敌人当朋友来团结,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时认友为敌,错把朋友当敌人来攻击,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认为这不是目的上的错误,而完全是策略上的错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原文中强调:“中国革命亘三十年而成效甚少,并不是目的错,完全是策略错。所谓策略错,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可见,毛泽东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革命策略问题,明确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领导者和同盟军。这一目的清楚地表现在全文的结论中。这个著名的结论指明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可以依赖的朋友,谁是应当提防的朋友。这就为中国革命一举解决了团结谁、依靠谁、打击谁的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画出了草图。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为了从政治上区分敌、我、友。因此在他这里,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政治上敌、我、友的区分是同一个概念。对他来说,所谓区分敌、我、友,就是把人群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把人群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就是区分敌、我、友。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3日 16:46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