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讲》

来源:人民出版社
[ 字号 ] [打印] [ 举报/纠错 ]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中国近代史上,一般将1840年至1949年统称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其中,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因由资产阶级领导而被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目标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历史任务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用毛泽东的话说,“这种革命,是彻底打击帝国主义的,因此它不为帝国主义所容许,而为帝国主义所反对。但是它却为社会主义所容许,而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国际无产阶级所援助。”它的前途是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1945年,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沉浸在无法言语的欢庆中,全国上下对和平建国抱着殷切的期待。4月24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联合政府》,提出“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这样的国家制度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但是,蒋介石并不理会这一代表人民心声的国家制度,而是调集兵力、积极备战。1946年6月26日,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由此拉开序幕。蒋介石妄图倚仗自己的军事优势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在三到六个月内消灭共产党。但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国民党政权因丧失了民心而垮台,残余势力逃往台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为迎接革命胜利的到来,实现从局部执政到领导新中国,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

在开幕式上,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特别是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新中国的诞生为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1953年12月制发了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提纲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中国革命第一阶段的任务,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人民大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这个任务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第一阶段的基本结束和中国革命第二阶段的开始。中国革命第二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最后修订的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委托加工、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劳动群众个体所有制基本上转变成为集体所有的公有制,亿万农民和大多数其他个体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成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在一个拥有五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成功地实现了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且没有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这个事实说明,这条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适应了中国国情,并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生产力。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脱胎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资本主义不发达甚至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的农业国。因此,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取得国家政权以后,都面临着完成国家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也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3年元旦,党和政府通过人民日报社论向全国人民宣布,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依靠自己的努力,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了起来。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起步。虽然日后遭到过严重挫折,但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倍。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从1965年起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等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了起来。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地展开,并逐渐收到成效。全国农业用拖拉机和化肥施用量都增长6倍以上,农村用电量增长70倍。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为前7年的49倍。经过整顿,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科学技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这期间建设起来的一些基础设施、基础项目和大中型企业,至今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四大运动”

“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举北犯,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于10月19日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把敌军从鸭绿江边逐回三八线附近。1951年6月30日,美国政府同意举行停战谈判,并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镇压反革命”——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历时两年多,范围涉及全国几乎所有地区,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残留的反革命势力,并清除了一批帝国主义间谍。曾经猖獗一时的匪祸,也基本扑灭,使我国的社会秩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改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

“三反”、“五反”——从1951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在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军队、党派中进行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三反”运动),以及在私营工商业者中进行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五反”运动)。在运动中,各地揭露了一批严重的贪污盗窃案件,并先后召开了坦白检举大会或公审大会,对于严重犯罪分子依法严惩。典型的例子是依法判处大贪污犯、原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刘青山和原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死刑。

责任编辑:朱子艳
主题教育

860010-16040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