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讲》

来源:人民出版社
[ 字号 ] [打印] [ 举报/纠错 ]

四、从单一模式到多样性发展道路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中国、苏联、东欧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把社会主义改革推向了高潮。但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改革观,导致了不同的结局:一个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苏联东欧剧变,另一个是中国、越南等国家走出了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剧变首先在东欧国家发生。在东欧剧变过程中,一般先是对形势不满的群众走上街头,对执政的共产党施加巨大压力,然后是反对派政党依靠和利用群众的情绪,将共产党赶下台。最典型的就是罗马尼亚的剧变,带有突发的暴力性质。多年来,罗马尼亚人民对齐奥塞斯库总统拒绝改革、高压统治的做法深感不满,社会矛盾一触即发。1989年12月16日,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发生抗议活动,后发展成反政府示威,随后反政府示威波及全国。12月21日,齐奥塞斯库总统在首都万人大会上讲话,会后部分群众举行示威游行,同警察发生冲突并造成流血事件。12月22日,示威群众占领党中央大厦,国防部长自杀,国防军倒戈,宣布支持示威群众,并同支持总统的保安部队发生激烈战斗。示威者包围总统府,齐奥塞斯库夫妇仓皇出逃,但在出逃途中被捕。是日深夜,反对派成立救国阵线委员会,宣布接管政权,并公布十条施政纲领,其中包括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自由选举等。12月25日,齐氏夫妇被判处死刑。

就苏联而言,20世纪60年代末经济增速开始下降,1971—1985年的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了一半多。1985年4月,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革新的方针,但以失败告终。1988年召开的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成为改革的转折点,戈尔巴乔夫完整地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将“多元论”、“民主化”、“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由此,改革的重心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当东欧发生共产党下台的剧变后,苏联国内要求实行多党制的呼声再次高涨。1990年3月,苏联实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任苏联总统;7月,召开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声明,标志着苏联共产党抛弃科学社会主义而改宗民主社会主义的过程最终完成。1991年,苏共地位已被严重削弱。7月,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颁布命令,要求俄共退出机关、军队、企业;8月19日,苏联发生部分领导人要求戈尔巴乔夫下台的政变;8月22日,叶利钦宣布苏联军队中的共产党组织为非法。与此同时,各加盟共和国的共产党组织也受到毁灭性打击。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召开最后一次会议,宣布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样,有着93年历史、执政70多年、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土崩瓦解,存在69年的苏联在世界地图上消失,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遭到重大挫折。

苏联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进入低潮时期。在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的条件下,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深化改革,开创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尤其受到世界人民的瞩目。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从第10位上升到第2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穷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也属罕见。此外,越南、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在改革的过程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南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必须是一个人们生活得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富裕,也更加平等、更加幸福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的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质量特征——以比资本主义具有更高发展阶段、具有许多优越性的品质而与之区别开来的特征”。所以,越南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就是“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态势。

恩格斯早就预见到:“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更是证明了一个道理:社会主义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模式,还有更宽广的道路等待共产党带领人民去探索。

推荐阅读材料

1.[德]弗·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高放主编:《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责任编辑:朱子艳
主题教育

860010-16040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