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请用数据说话:职场必备的数字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8.让“隐藏的数字”显现

  “请告诉我平日背包的重量。”

  当突然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能答的出来吗?

  我的包里有记事本、计算器、书、杂志,还有笔记本…… 所以相当沉。

  “这看上去挺有分量,但实际上有多重呢?”

  放在人体秤上一称,8公斤。

  每天竟然负重8公斤走路!

  现在,你能对那个包的重量有个大致印象了吧?

  但是,当我对朋友说:“8公斤啊!”他好像没觉得意外。然而,当它一提,却说:“啊,好重啊。”

  为什么不能说出背包的大致重量?或者,即便人家听到了重量也表现不出任何惊讶?那是因为没有结合作为基准的数字。

  就好像让人“大概估一下”某人的体重,大都会说:“60多公斤吧。”

  因为这是以自身的体重为基准,看了对方的身材,就按照比自己重或者轻而自然做出的推测。

  东西的价格也是这样,自己心里有个基准,就能判断出贵贱,至于基准值则因人而异。

  例如,去酒馆的时候,我看了啤酒的价格,生啤的基准是500日元。那么,500日元以上就判断是高价酒馆,低于此价格就是低价酒馆。

  还有,说“那里的午餐贵”“这个盒饭便宜”,也都是根据自己心中的基准来说的。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因为不能在工作中给对方恰当提示数字的人很多,而提示数字这件事本身很重要,并不是怎样说都行。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要选择什么样的数字。

  在日本,广告费的市场规模约有6兆日元。显然,如果你这样直接说出来,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如果你说最近的网络广告费约8000亿日元,超过了报纸广告费的约6000亿日元,就很容易给人留下印象。

  因为有可予比较的数字,就能很轻易地让人看出来被提示的数字是大是小。

  同理,在洽谈、演讲、会议等场合中,当你谈到数字的时候,请试想一下对方有没有基准值。如果没有,就有必要将作为基准的数字一并提出,这样才会有说服力。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7日 17:30 来源:中信出版社 编辑:王壹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