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官德》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二)原则

要义

古人崇尚仁爱,并不是一味地强调爱,而是同时提醒人们不要忽略“憎”。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仁者爱憎分明。这就告诉我们,爱是有原则性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树立是非观,宋代儒家学者叫做“羞恶”。“羞”针对的是自我,发现自己身上的丑恶便心生羞愧;“恶”针对的是别人,见到他人的丑恶便感到厌恶。

仁爱最怕的就是滥用,人们把这叫做妇人之仁,大多发生在母亲身上,对象一般是亲属。朱熹说的“妇人之仁只流从爱上去”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朱子性理语类卷第四》)。这种仁缺少原则性,是一种有缺失的爱,它并非只是妇人专利,只要抛开是非这个前提,不管是谁,这样的爱都属于妇人之仁。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这样的爱往往导致纵容,最后害了亲人。

故事

※ 母亲和儿子

这件事发生在春秋初期。郑国君主郑武公的夫人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出生时先出脚后出头,把母亲吓得够呛,取名寤(wu四声)生。小儿子是顺产,取名叔段。因为生儿子时的感受不一样,姜氏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讨厌大儿子,喜爱小儿子。她希望小儿子继任国君,跟丈夫提了好几次,郑武公就是不点头。

郑武公去世,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母亲姜氏要求把制(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那个地方封给小儿子叔段。庄公说:“制地是国家最险要的地方,做封地不合适,您考虑别的地方吧。”姜氏提出要京城(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南),庄公勉强答应了。于是叔段便入主京城,人称京城太叔。太比大还要大,表示权位极高。

大夫祭仲认为不妥,对庄公说:“根据建制,都城城墙的长度是300丈,京城就是按照这个规模修建的。建制还规定,大城邑城墙的长度是都城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城墙的长度是都城的五分之一,小城邑城墙的长度是都城的九分之一。如今京城成了太叔的领地,他的城池最大最坚固,这对国家是个威胁。”

庄公说:“母亲坚持把京城封给太叔,我能怎么办呢?”祭仲说:“姜氏是不会满足的。您应该早做打算,否则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庄稼地里的野草一旦长疯了很难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再看看吧。”

太叔的野心迅速膨胀,竟然发号施令,让西部和北部边界的城邑服从自己的管辖。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您到底打算怎么着?要是决定让位给叔段,我等就去服侍新君;要是决定不让位,就请及早动手,我们大家协助您除掉他。”庄公还是那句话,“再看看吧。”不久,叔段得寸进尺,将北部边界地区划入自己领地。公子吕提醒庄公该动手了。庄公说:“他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亲,势力越大,崩溃得越快。”

太叔越发猖狂起来,加固城池,囤积粮草,打造兵器盔甲,扩充军队,准备偷袭国都。姜氏支持太叔,答应到时候打开城门。不想消息走漏,庄公获知了阴谋,派兵讨伐太叔。京城百姓站在庄公一边,太叔出逃。郑国终于安定下来。

《春秋》这样记载:“郑伯克段”。郑国君主是伯爵,一般称其为郑伯,但这里的郑伯有讥讽的意思,表示庄公没有尽到教育弟弟的责任。段是太叔的名字,之所以称名而不称弟,是因为太叔的作为不像弟弟。既然不像弟弟,那么他与庄公之间的争斗就不能用兄弟相争来概括,而使用表示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战争的“克”字。(《左传·隐公元年》)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0日 14:33 来源:中国青年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