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党史必修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

  1937年7月7日,完成了全面侵华准备的日本帝国主义,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向中国发起进攻,守卫卢沟桥的中国将士英勇还击,全面抗战的闸门终于全部拉开。

  从7月到9月,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日本侵略军凭借精良的武器和长久备战的优势,不仅迅速拿下北平、天津两大城市,而且把战火烧到了整个华北。侵略铁蹄所到之处,中国军队损兵折将,步步溃退,城镇疮痍,乡村荒芜。日军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自我陶醉在“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之中。然而,日军的美梦没做多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在平型关给了它当头一棒,“不可战胜”的神话随即变成了笑谈。

  卢沟桥开战后,战争的血与火在刹那间催发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国共合作加快了步伐。开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驱逐日寇出中国!”《六大以来》(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43页。全体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日。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

  第八路军下辖一一五、一二〇、一二九三个师。一一五师由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全师共1.5万人。一二〇师由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全师共1.4万人。第一二九师由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全师共1.3万余人。这就是抗战期间名闻遐迩的八路军三大主力。

  林彪,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共产党。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并随着武装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成为中央苏区的开创者之一。因在多次重大战役中显示出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成为红军中最年轻的高级领导干部。

  聂荣臻,1899年生于四川江津(现重庆市)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并积极投身旅法学生运动。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聂荣臻奉命进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回国后到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31年到中央苏区。长征期间,与林彪一起率红一师、红军大学等部为先遣队,多次击退敌军,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立下大功。

  萧克,1907年生于湖南嘉禾县。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8年,率部参加井冈山会师,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历任连长、营党代表、营长、第一纵队参谋长。长征开始,身任红六军团军团长,奉命率部先遣西征,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开辟通道。后被任命为红四军第三十一军军长,为保存红军力量和实现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作出了重大贡献。

  刘伯承,1892年生四川开县。曾在川军中作战10年,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也参加了军阀之间的战争,有“川军名将”之称。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配合北伐战争而起义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刘参加了南昌起义,后辗转到苏区革命根据地。刘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

  徐向前,1901年生于山西五台县。1924年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3月,在国共合作面临分裂的严重关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6月,受党中央派遣,到鄂东北任红一军三十一师副师长,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1年,年仅30的徐向前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从此,他的名字和红四方面军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长征途中,徐向前与朱德等同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为维护红军的团结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7年9月,日军占领平津后,兵分三路在华北展开全面进攻:沿津浦线南下夺取济南、青岛;沿平汉线取保定、石家庄;沿平绥线向太原逼近。国民党军队抵挡不支,纷纷溃退。中共中央军委遂决定八路军三大主力出师抗日。根据同国民政府达成的协议,八路军开赴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作战。在党中央和毛泽东正确战略战术的指挥下,三大主力迅速到达各自的“责任区”:第一二九师进至以吕梁山为依托的晋西南地区;第一一五师进入恒山山脉,并逐步在太行、太岳两山脉中摆开阵势;第一二〇师赴晋西北,钳制进攻太原之敌。参见李良志、王树荫、秦英君:《全民抗战气壮山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274页。

  飞扬跋扈的日本侵略军为达到占领太原的目的,分左右两翼推进:右翼以一个派遣兵团和两个混成旅的兵力,在占领大同后,出阴山进犯雁门关;左翼由第五师团集结怀来、宣化,分两路西进,企图突破平型关,最后与来自大同的日军在雁门关会师。然而这一次,侵略军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沟深数十丈不等,全长约13公里。一条公路蜿蜒其中,许多地方狭窄得只能容一辆汽车通过,无法错车。但两侧高地山头却比较平坦,适合隐蔽部署兵力。显然,这是一个伏击歼敌的理想战场。

  敌第五师团长坂垣征四郎是个有名的“中国通”,但自“七七”以来,因几度获胜,自认所向无敌,一时忘乎所以。此次行动中,他一心想着尽快赶到雁门关会师取得头功,忽视了到雁门关之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平型关的威力。

  9月14日,第一一五师先头部队日夜兼程奔赴晋东北,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平型关西南,并派出侦察分队查看平型关地区的地形和敌情。23日,林彪在平型关东南面的上寨召开全师连以上干部动员大会,并下达具体部署:杨成武的独立团、骑兵营负责切断敌军的交通线,阻止敌军的增援;杨得志的第六八五团和李天佑的六八六团为主攻,全部埋伏在平型关东侧山地,利用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截击敌先头部队,并分割歼击沿公路开进之敌;徐海东的第三四四旅的第六八七团(团长张绍东)在平型关北面截断敌军退路,不让敌军退缩;第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绣)为预备队,以便机动。这个部署截头断尾、中间分割,可以把来犯之敌一网打尽,滴水不漏。

  24日,侦察部队传来消息,敌军将在25日早晨通过平型关。当夜12点,林彪和聂荣臻用电话向各支队伍下达了进发命令。

  岁值深秋,夜寒彻骨。晋北9月下旬夜间气温已很低,当年9月19日是中秋节,平型关、恒山、雁门关一带曾降大雪。部队行进到半途,天又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八路军官兵均无挡雨御寒装备,身上的军装,又破又烂。只能冒雨摸黑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行进。不久,大雨未至,山洪又来,战士们把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手结成“缆索”,或拽着马尾巴从激流中蹚过去,但不幸仍有战士被山洪卷走。李良志:《渡尽劫波兄弟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经过大半宿的冒雨急行军,拂晓前,部队终于到达目的地,按预定计划,分头在平型关首尾及两侧埋伏起来。这时,静悄悄的平型关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口袋,正张开着大口,等待日军悉数进入。

  天亮之前,雨是停了,经过一夜的秋雨侵袭,战士们全身汗雨湿透,又冷又饿,还得伏于湿地、山岩上待命。但是,伏击侵略军的计划让大家兴奋异常,充满必胜的信心。

  25日凌晨,山沟公路上由远而近传来汽车的马达声,只见坂垣师团的第二十一旅4000余人,乘汽车百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沿灵丘至平型关的公路西进,黑压压的一片,充满杀气。由于当地群众的积极协助和配合,一一五师如此大规模的调兵遣将和行军埋伏等军事行动,居然没有走漏一点风声。因此,这些毫不知情的侵略军还是大摇大摆,骄情横溢,如入无人之境。

  7时左右,敌第一辆汽车进入伏击圈,伏击的八路军官兵压着怒火,耐心等待这些不知死期已至的狂妄之徒走近、再走近……由于沟深路窄,加上雨后道路泥泞,敌军车辆人马拥挤堵塞,行进缓慢。等敌人的最后一辆汽车进入伏击圈,八路军的信号弹升入了天空。第六八七团第五连的连长曾贤生率全连首先发起攻击,用手榴弹炸毁敌人车辆,堵截敌军的退路。顿时,迫击炮、机枪、步枪、手榴弹,全线开火,居高临下,劈头盖脸向敌军砸去。拥挤在公路上的日军一时乱了阵脚,人仰马翻、车马相撞,乱作一团。因无路可退,日军拼死抵抗,反复争夺公路两侧制高点——老爷庙和白崖台,冲杀声响彻山谷。

  坂垣征四郎得知二十一旅一部被围,急令在蔚县和涞源的两个联队救援,但分别遭到早有准备的一一五师独立团和骑兵团的痛击。日军还出动飞机轰炸,但由于是沟谷中的短兵相接,飞机的威力相当有限。曾经参加平型关战役并担任连长的谷怀良在60多年后回忆当时的战况:

  “日军派出飞机支援地面部队,一天来四五次,每次七八架飞机,最多不超过10架。他们朝下面扔炸弹,并用机枪扫射。之前在战场上,没见过飞机,所以一开始,大家有些恐惧,但是,飞机一来,我们的步枪、机枪、冲锋枪,所有的枪支都集中火力射击飞机,当天,打下日军第一架飞机。山头上立即炸了锅,所有的士兵都在高呼,所有的冲锋号都吹响了,大家都十分兴奋。以后,再来飞机,大家都不怕了。整个战役共击落了日军5架飞机。后来,日军害怕炸弹滚下山误伤自己的部队,不敢轻易轰炸而撤退。”《寻访抗战老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激烈的战斗持续到27日白天,敌人终未能冲破包围,坂垣师团二十一旅遭歼灭性打击。因为敌人死不缴械,千余日军全部被击毙。中国军队伤亡也很严重。据老红军战士、聂荣臻的卫士阮受贤回忆,一一五师约有900人伤亡。《抗战以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书认为:中国军队团营干部5人负伤,以下近千人伤亡。第五连百名壮士,凯旋时只剩30多人,连长曾贤生壮烈牺牲。战斗极为残酷,独八旅三个团一个补充营5000多人,损失一个团。

  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迫使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因而有力支援了平汉线和津浦线友军的作战,使已陷入敌围的郭宗汾部得到支援,免于被歼的险厄。

  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李良志、王树荫、秦英君:《全民抗战气壮山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9月26日,蒋介石致电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彭德怀:“二十五日一战,歼寇如麻,足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是所至盼。”转引自李良志:《渡尽劫波兄弟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6日 12:18 来源:人民网 编辑: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