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党史必修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井冈山之路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后,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紧接着于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变,它完成了两个任务:一是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思想在中央的影响,明确“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语);二是把土地革命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从此,领导农民革命成为党的工作重点。“八七会议”是瞿秋白主持的。

  瞿秋白(1899-1935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五四运动期间加入李大钊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底,瞿秋白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并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7年7月至1928年7月和1930年9月至1931年1月,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1934年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红军长征后,瞿秋白被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1935年2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被捕,后慷慨就义。

  “八七会议”后,中央临委续补委员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准备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这中间还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在此前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起了极大的作用。在“八七会议”上,就是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为便于领导秋收起义,中共湖南省委确定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分为两个:一个是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毛泽东为书记,作为武装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另一个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人组成,任命易礼容为书记,负责地方工作。

  易礼容(1898-1997年),湖南省湘乡县人。1920年加入新民学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何叔衡共同创立湖南第一个党小组。马日事变后,任中共湖南省临时省军委书记,代理省委书记。“八七会议”后出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秋收起义”后不久,他脱离党的组织,但1943年开始,参加中国劳协的领导工作,并为国共两党工会的合作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政府领导工作。

  9月初,湖南省委决定在9月9日发动一场以攻占长沙为目标的秋收起义。这次起义不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主力编为第一团,团长钟文璋;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编为第二团,团长王新亚;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个营和浏阳部分工农武装编为第三团,团长苏先骏。参加起义部队共约5000人。此外,因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所以,设计赶制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的任务十分紧迫。

  9月初的一天夜晚,修水商会东厢房灯火通明,在师部参谋处一张宽大的八仙桌上,师部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3人正在灯下制作军旗,他们反复比较、推敲,修改,争论,最后确定: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星内的镰刀斧头代表工农,旗左边白色套管上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整体含义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武装。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

  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9月10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但是,由于混入起义部队的邱国轩部乘机叛变,致使该团腹背受敌,损失200多人,步枪200多支,团长钟文璋失踪,队伍被迫向浏阳转移。

  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向西攻占了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由于部队麻痹轻敌,9月16日陷入优势敌人的包围,部队被打散,部分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

  第三团于9月11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9月12日又占领东门市。9月14日敌人兵分两路包围第三团,该团被迫向上坪撤退。

  鉴于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1500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9月23日,在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卢德铭(1905-1927年),四川自贡人。1924年经孙中山面试后进入黄埔第二期步兵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在攻克醴陵、平江战斗中以奇袭获胜。特别是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中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升任二营营长。攻克武昌后,又任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二团长参谋。1927年9月,卢德铭指挥部队掩护毛泽东率部突围,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2岁。

  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在自己的临时住所“泰和祥”杂货铺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

  第一,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十个连,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第二,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全军由毛泽东领导前委,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第三,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

  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它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10月3日,整编后的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向井冈山进军。

  井冈山,属于南岭的北支,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东起永新的拿山,西至湖南酃县的水口,北起江西宁冈的茅坪,南到江西遂川的黄坳,方圆275公里。论海拔高度,一般为1000-1500米。距茨坪12.5公里的八面山,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最高哨口,其海拔高度也不过1800米。众所周知,江西、湖南两省多崇山峻岭,井冈山在当地并不出名,但为什么毛泽东偏偏会选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带着起义军直奔而去呢?这里头是有原因的。

  曾经有两个人向毛泽东推荐过这个“世外洞天”。第一个是叫张琼的妇女。当时她是湖南衡山县妇女会干部。1927年2月20日至23日,为了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曾到湖南衡山县城访问过张琼。张琼在闲聊中说起她有个表兄,受国民党追捕,无处可逃,逃进了井冈山。那儿山高皇帝远,国民党鞭长莫及。她的表兄在井冈山上躲了几个月,知道山上的详细情形,知道山上有“山大王”——土匪盘踞。毛泽东此时对井冈山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另一个人就是起义军中的二团团长王新亚。王新亚是江西安福人,早年参加共产党,当过北伐军营长。大革命失败后,他曾潜回家乡组织农民武装,与井冈山的袁文才、王佐是拜把兄弟,互相支援。秋收起义前,他接到江西省委的通知,指示他速到安源开会。该会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主持。在部署完秋收起义工作后,毛泽东郑重地对众人说: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敌强我弱,倘若暴动失利,退路在哪里?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王新亚把腿一拍,说:“要是咱们打输了的话,就退到我的两个老庚(袁、王)那里去。那里高山大岭,险要得很,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连绵好几百里,安得下千军万马呢!”大家忙问是哪儿,他说:“井冈山嘛!”毛泽东听后,马上联想到张琼曾经向他说起的情况,十分欣喜,连忙要王把井冈山和袁、王的情况再讲清楚些。此后,毛泽东心中就有了底。

  三湾改编后,不足千人的队伍短时间内难有作为,毛泽东自然决定找这个去处。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从此,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工农军队,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从此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有感于秋收起义的重大意义,毛泽东提笔写下了这首荡气回肠的《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1928年2月,新城战斗胜利后,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已经打开。然而,毛泽东始终心系南昌起义后朱德、贺龙等部队的下落。有了井冈山这个“落脚地”后,寻找友军,壮大革命力量,保存和发展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成为毛泽东最急切的思虑。派何人去联络朱德等革命同志?毛认为这个重任非何长工承担不可。何长工与毛泽东早在1918年北京留法预备班上就认识,毛十分欣赏何长工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而且何长工参与了组织秋收起义的许多具体工作,比如,设计制作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面军旗,在起义部队中担任连党代表和团部参谋,深得毛的信任。

  何长工(1900-1987年),湖南省华容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在法国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回国,在湖南南县、华容从事学生运动,创建该地区中共党团组织。1926年秋任华容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后任连党代表。同年9月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1928年年初奉毛泽东之命多次冒险寻找朱德部队,为井冈山会师奠定了基础。以后,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忠心耿耿,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共和国成立后,何长期在教育界担任领导职务,是中共历史上最早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之一。

  到达井冈山不久,何长工先被毛泽东派到长沙去联系湖南省委。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对共产党和革命左派人士大张“捕杀的网罗”,但何长工毫不畏惧,架起了井冈山中共秋收起义前委与湖南省委之间联系的桥梁。此后,何再度接受更艰巨的任务——寻找朱德。腥风血雨,杀机四伏,何长工只身进入广州,到处打听朱德的下落,但让他失望的是,由于音讯全无,只能铩羽而归。原来,在南昌起义军失利之后,为保存实力,朱德巧妙利用了在云南讲武堂同范石生的同学关系,将其所部改编为国民党军范部第140团,驻扎在韶关,朱德自己已化名为王楷。因为这个变故,致使何长工第一次出寻没能成功。

  何长工第二次进入广州时,正值中共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当时兵荒马乱,警车嘶鸣,情势更加险恶。何长工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在广州寻找线索。经过千辛万苦的打探,终于得知朱德部驻防处,他喜出望外,急赴韶关,又奔犁铺头,终于找到了朱德。何长工说明毛泽东派他前来联络的目的,通报了秋收起义部队几经转战、落脚井冈山的情况。朱德听后又询问了井冈山现有武装、地形山势、道路交通、经济供应、领导人状况以及能否屯兵等问题,何长工一一作了解答。朱德幸喜过望,他对何长工说:“我们跑来跑去就是要找个落脚的地方,我们这两支部队将来要集中。”

  何长工不辱使命,几度冒着被抓被杀的危险,联系上了南昌起义余部,为以后朱、毛会师井冈山铺平了道路,功不可没。现在,在苍松翠竹掩映的革命圣地井冈山,有一座纪念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开创千秋基业的雕塑园,其中英姿威武伫立于园门醒目处的一座单人塑像,就是何长工。

  1928年4月28日,在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的掩护和接应下,朱德、陈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安全地转移到达井冈山,在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毛泽东同朱德的这次历史性的会聚,是共产党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从此,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1928年5月4日,井冈山迎来了喜庆的日子。这一天,庆祝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同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暴动部队胜利会师暨红四军成立大会召开了。会上,劳苦功高的何长工担任司仪。红四军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下辖3个师8个团,兵力达5000余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规模最大、兵员最多、影响最深、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革命武装部队。为此朱德赋诗歌颂:

  红军荟萃井冈山,

  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经百炼,

  人民专政靠兵权。

  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使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粟裕语)它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和有力地推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而且对推动红军队伍的建设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井冈山会师之后,极大地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实力,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惊恐。在南京还未坐稳“江山”的蒋介石,鞭长莫及,只能遥令湘赣两省的军阀“进剿”井冈山。4月底,红四军首战五斗江,击破了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两次“进剿”,一度占领永新城,成立了永新县工农兵政府。5月中旬,红四军取得了草市坳战斗胜利,再次攻下永新城,击破了赣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进剿”,取得了辉煌的战绩,革命军民信心倍增。

  6月上旬,赣军改以第九师师长杨池生为主力,杨如轩为前线总指挥,带着5个团的兵力,气势汹汹奔井冈山而来。同时,湘军吴南部也出动3个团配合赣军的进攻。红四军以小股兵力钳制湘军,主力打赣军。6月23日,在新、老七溪岭和龙源口打得来犯之敌溃不成军。群众热情歌颂:

  不费红军三分力,

  打败江西两只羊(杨),

  真好!真好!

  快畅!快畅!

  军事上的胜利使井冈山的红色割据区域迅速扩大。红四军占领永新、莲花后,“割据区域计有宁冈全县,永新全县,莲花全县,吉安一小部分,安福一小部分,遂川之北乡,酃县之东南乡一部,横直数百里”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1929年2月25日。,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工农武装割据”已经初呈规模。

  继茶陵、遂川、宁冈、永新工农兵政府成立之后,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应运而生,酃县、莲花工农兵政府也宣告诞生。边界各县在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边界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边界党组织风生水起。边界的地方武装和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等群众组织茁壮成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进入全盛时期。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诗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4页。

  这是毛泽东1928年6月间在与进攻井冈山的敌人作战时,提笔挥就的诗词《西江月·井冈山》。慷慨豪迈,荡气回肠。它高度概括了整个井冈山斗争的形势和特点,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但革命军民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英勇作战,坚守红色根据地,最终取得革命的成功。

  但是,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毛泽东那样看清中国的革命形势,像毛泽东那样坚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发展壮大,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光辉前途。理论上,马克思、恩格斯笔下的共产主义社会大都以城市为分析对象;实践中,那时只有苏联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国家,苏联的革命道路是唯一可供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而苏联正是以攻占大城市获得革命硕果的。但大革命失败前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武汉、南昌、广州等城市发动的多次暴动,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中国的革命道路在哪里?

  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反映了那时党内领导人在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的彷徨。六大一方面肯定建立农村根据地和工农革命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又强调城市工人运动的兴起才是新的革命高潮到来的条件,中国革命依然要以城市为中心。需要说明的是,六大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大会,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瞿秋白、李立三、周恩来、邓中夏等在会前会见了斯大林等苏联主要领导人,斯大林等人还就各自的革命经验谈了对中国革命的看法。

  六大闭幕前就发出了对国内工作的电稿,指出要加紧城市产业工人中的革命工作。靳莲芳:《革命激流中的砥柱》,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然而,毛泽东独树一帜,坚持在农村建立工农政权的革命方向。

  1928年10月和11月,敌军“进剿”井冈山的硝烟刚刚散去,毛泽东连续写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与《井冈山的斗争》两个报告。这两个《报告》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论述,其中核心内容是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明确表述了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 半殖民地性质造成了中国政治的不平衡,统治集团的不统一和矛盾冲突,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缝隙和机会。

  2. 半封建的性质造成了经济的不平衡,地方性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使农村可以离开城市而相对独立存在。这是红色政权在农村可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3. 地域广阔使革命力量有回旋余地,“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4. 已经有了新的政党和革命的军队,有了战胜敌人的基本力量。

  以上分析和阐述,连同1930年上半年写成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1927年冬,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不久,马上开始了根据地土地革命斗争。到1928年12月,颁布了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的农民第一次分到了土地,对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井冈山根据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军几度来犯,都被革命军民打得落荒而逃。但是,井冈山毕竟区域狭小,人口稀少,不能满足工农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消极据守井冈山一地,绝非长久之计,必须主动出击,扩大“红色区域”才能让革命拥有“活水源头”。

  1929年1月,红军留下小部分部队由彭德怀指挥坚守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根据地出发,向赣南、闽西挺进。出发前,毛泽东为红四军拟写了《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

  一九二九年一月

  红军宗旨,民权革命。赣西一军,声威远震。

  此番计划,分兵前进。官佐兵夫,服从命令。

  平买平卖,事实为证。乱烧乱杀,在所必禁。

  全国各地,压迫太甚。工人农人,十分苦痛。

  土豪劣绅,横行乡镇,重息重租,人人怨愤。

  白军士兵,饥寒交并。小资产者,税捐极重。

  洋货越多,国货受困;帝国主义,哪个不恨。

  国民匪党,完全反动,口是心非,不能过硬。

  蒋桂冯阎,同床异梦,冲突四起,军阀倒运。

  饭可充饥,药能医病;共产主张,极为公正。

  地主田地,农民收种;债不要还,租不要送。

  增加工钱,老板担任;八时工作,恰好相称。

  军队待遇,极需改订;发给田地,士兵有份。

  敌方官兵,准其投顺,以前行为,可以不问。

  累进税法,最为适用;苛捐杂税,扫除干净。

  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论。

  对待外人,必须严峻。工厂银行,没收归并;

  外资外债,概不承认;外兵外舰,不准入境。

  打倒列强,人人高兴;打倒军阀,除恶务尽。

  统一中华,举国称庆。满蒙回藏,章程自定。

  国民政府,一群恶棍;合理铲除,肃清乱政。

  全国工农,风发雷奋;夺取政权,为期日近。

  革命成功,尽在群众。布告四方,大家起劲。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转引自时光:《星火燎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301页。

  这个布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朗朗上口的韵律,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向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表明了共产党的革命目标、革命的性质和对各阶级的政策,并号召广大群众支持革命,共同为中国革命的成功而努力。红军布告是一部宣言书,它表达了民意、深入了民心,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2月11日,红四军一部进抵瑞金与宁都交界的大柏地山区,与尾随红军的国民党两个团进行了一场激战,最终将敌两个团大部歼灭,俘敌800余人。随后北上东固,与红军独立二团、红军独立四团会师,在赣南立住了脚。3月中旬,进占闽西长汀县城,建立了长汀县革命委员会。3月底,红四军由闽西回师赣南,打击国民党地方武装和地主武装,先后占领瑞金、于都、兴国、宁都等县城,成立了兴国、于都、宁都等县革命委员会,赣南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5月至10月间,红四军先后两次进入闽西,在闽西工农武装的配合下,歼灭地方军阀陈国辉旅和卢新铭旅,先后攻占龙岩、永定县城,成立了以张鼎丞为主席的永定县革命委员会和以邓子恢为主席的龙岩县革命委员会,闽西革命根据地基本建立起来。1930年2月7日,中共赣西南特别委员会、赣南特别委员会和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军委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共同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赣南、闽西两区连成一片,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统辖范围扩展到30多个县境,在24个县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

  就在红四军艰苦转战,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同时,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广西、广东、浙江等省多地爆发武装起义,组建工农武装队伍。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红军已发展到10万人,开辟了大小不等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中主要有:

  湘赣革命根据地。1928年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湖南平江起义后组建的红五军2500人到达井冈山。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转移后,红五军留守。不久,由于敌军优势兵力进攻,红五军突围到赣南和红四军会合。5月,红五军返回井冈山,经过一年多的斗争,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以永新为中心,包括宁冈、莲花、茶陵、遂川等十几个县的湘赣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平江起义后,红五军主力奔赴井冈山,黄公略等领导红五军一部坚持游击战,在1929年建立了以平江、浏阳为中心的湘鄂赣根据地。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继方志敏等领导弋(阳)横(峰)起义创建赣东北根据地后,1928年10月,闽北崇安的农民起义又创建了闽北根据地。1930年7月,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成立了红十军和赣东北工农民主政府,方志敏任政府主席,初步形成了闽浙赣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29年,在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根据地。1930年4月,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建立了红一军。6月,成立鄂豫皖特区工农政府,三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28年年初,贺龙、周逸群到湘鄂西领导土地革命,先后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两个革命根据地。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联合,发展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不久,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联县政府。红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3万余人。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29年12月,邓小平、雷经天、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百色起义,成立了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领导龙州起义,成立了红八军,开辟了左江革命根据地。同年3月,在国民党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左江根据地丧失。11月,红八军余部编入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根据地,于1931年7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留下的部队由韦拔群等率领在右江地区坚持斗争。

  广东东江和琼崖革命根据地。1928年海陆丰根据地失守后,中共东江特委继续坚持游击战。1929年,在八乡山和大南山建立了根据地。1930年后,东江地区红军合编为红十一军。在海南岛,1928年红军失败后,退入母瑞山坚持斗争。1930年春,中共琼崖特委成立,随后,逐渐恢复了琼山、万宁、陵水等老区,开辟了临高、崖县等新区,组成红军琼崖独立师。

  红色革命根据地如星星之火,在中国南方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与此同时,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组织和工作,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捕杀,中共在城市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到1930年,大城市的产业支部已有229个,工人运动呈现复苏的景象。1928年下半年,仅上海的工人罢工就有105次,北平、天津、汉口、广州、香港、厦门、苏州、杭州等地工人和北方的铁路工人,也发动了不同规模的罢工。农民的抗租、抗税和抗粮的斗争也时有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就在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和武汉等城市,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事业异军突起,在全国人民当中传播了进步思想,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30年3月和10月,在中共倡导和推动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和左翼文化总同盟相继在上海成立,从此,马克思主义宣传和革命文艺的创作活动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红色根据地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和国统区工农运动的复苏勃兴,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1930年,随着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军阀之间混战的结束,蒋终于腾出手来,调集军队,迫不及待地向中央苏区挥师而来。

  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先后调集11个师另3个旅共10万兵力,由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略,向中央根据地的红一方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当时,红一方面军有第一、第三两个军团,共约4万人。在面临敌人大规模“围剿”的情况下,方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下,确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11月上旬,红一方面军除以少数兵力配合地方武装,迟滞、迷惑敌人,诱敌就范外,主力实行“退却”,全部退到东固、南垄、龙冈地区。12月1日,又秘密转移到黄陂、小布、安福圩地区,荫蔽待机。敌军以为红军胆怯,不敢与其正面作战,更加肆无忌惮,长驱直入。12月16日,各路敌军开始向根据地中心区进攻,到28日,先后进占万安、泰和、东固、源头、广昌、建宁一线,东西战线相距达到了800里。战线如此之长,兵力分散,首尾不能自顾,犯了兵家大忌。再加不断遭到红军和赤卫军、少先队的袭扰,士气沮丧、饥饿疲惫等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痛击敌人的时机到来了!

  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召开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撰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主席台两边台柱上,右边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左边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红军寻找敌军中部,准备在此打开缺口。

  12月30日,红军的“猎物”出现了。敌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率其师部及两个旅9000余人,孤军冒进,稀里糊涂进了红军在龙冈设下的包围圈,一阵猛烈攻击之后,全部被歼,片甲未归,张辉瓒被活捉。只此一战,吓得余下敌军仓皇逃散。红军乘敌阵势混乱,挥戈追击,接连获胜。第一次反“围剿”漂亮结束。

  毛泽东情不自禁写下《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一词,踌躇满志,溢于笔端: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钱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第一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急忙召集美、日、德军事顾问和三军将领共商对策。1931年4月,由军政部长何应钦带20万军队,向江西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二次“围剿”。这时,红军只有3万余人,但毛泽东不慌不忙,制定新的作战方针,那就是化整为零,将红军分散退到敌军不易到达的深山,然后找机会集中兵力进行突袭,出奇制胜。日本振武学堂毕业的何应钦哪见过这种打法?一头扎进崇山峻岭,却连红军的影子也找不到,四顾惘然中,却冷不丁杀出一队人马,还没等回过神,已经败得落花流水。就这样,红军拖着何部东奔西走700里,最后痛快淋漓地结束了第二次“围剿”。

  气急败坏的蒋介石忍无可忍,终于亲自挂帅,带来30万人马和英、日、德军事顾问,宣誓在3个月肃清红军。

  1931年7月,蒋介石部队气势汹汹开始第三次“围剿”。毛泽东、朱德“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率领红军主力千里回师,由闽西经广昌、石城、瑞金、于都、兴国、万安、富田等地,插入敌后,绕道千里,将敌人甩在赣南。等敌人醒悟过来再行追击,红军就可以逸待劳,选择可打的敌人置其于死地。从8月7日至11日,毛、朱指挥下的红军在敌人背后连续打了3个痛快的胜仗,歼敌10000余人,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敌军发觉背后起火,赶紧回身包围红军。红军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巧妙地跳出包围圈,再次与敌人周旋。就这样,红军牵着敌军的鼻子,忽东忽西,让敌人四下扑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战不得战,退不甘退,进退两难。

  就在这时,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兵戎突起。两广实力派陈济棠和李宗仁联手反蒋,趁蒋介石主力陷入江西苏区,正大举北进到湖南。祸起萧墙,蒋介石不得不偃旗息鼓,全线撤退去救“近火”。

  三次反“围剿”胜利使赣南、闽西两个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1座县城,面积5万平方公里,居民250万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也接连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3次“围剿”。1931年11月,鄂豫皖红军约4.5万人,合编为红四方面军。此外,湘鄂西、湘赣、湘鄂赣、赣东北等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也击退了敌人的多次“围剿”。12月,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7万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在江西于都举行起义,改编为红五方面军。

  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红军力量迅速壮大,在这样的形势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同时,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马模贞、匡珊吉:《抗日潮流的起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8页。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统辖和领导全国苏维埃区域的斗争,与南京的蒋介石政府分庭抗礼。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6日 12:18 来源:人民网 编辑: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