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走出中南海的邓小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第十三章 邓小平纠正“文革”错误触怒毛泽东

  列车穿过秦巴山地,苍凉和荒袤被抛在后面,广阔的川西平原显露出了勃勃的生机。

  7月3日,邓小平一家住进了成都金牛宾馆,他谢绝了几位当地负责干部的拜访,安排了一个舒心的周末。

  此时,在金牛宾馆,正举行着一个别开生面的画展。四川各地的一批知名画家聚集于此,挥毫拨墨,临场作画,尽显巴蜀子弟的才气。身为画家的邓家长女邓林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邓林对他们说,你们知道,我也是四川人哟。

  过了一会儿,邓林对画家谭昌容说到:“你们画了这么多的画放在这里,是不是请我们家老爷子来看一看。”

  画家们正求之不得。邓林去了。

  过了好一阵,也没见邓小平到来,画家们有的继续作画,有的则耐不住寂寞,徘徊在宾馆廊道里探听动静。

  但邓小平突然到来时谁也没察觉到。他穿着软底拖鞋,径直走到一幅画面前,静静地看着。

  人们聚拢过来,邓小平高兴地与大家打着招呼,和每位画家都握了手,然后继续看画。当他走到画家邱少秋的《双猫图》前边时,显得特别高兴。“白猫黑猫……嗯,你这幅画真有意思,这幅画真有意思嘛!”在这幅画前,邓小平驻足良久。

  也许他想到了60年代初他最早提出著名的“猫论”时的情形。1962年7月,他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当前最重要的是粮食问题。在所有的生产形式中,农业是单干搞得好。不管黄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他还对乡村干部说过,吃食堂是社会主义,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邓小平的这个说法后来被误传为“白猫黑猫论”。但是不久后,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批评了“包产到户”和“单干风”,邓小平的讲话记录稿被下令追回……

  也许他想起了1975年。第二次复出后,邓小平主持中央党政全面工作,恢复和发展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当他听到粮食不足,而且蔬菜、肉类奇缺,人民生活很苦时,就在一次中央召开的会议上说了这件事,并联系到全国的状况,号召大力发展生产,关心人民生活。他还提出,横下一条心,不怕第二次被打倒,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邓小平这一年的整顿和对“文革”错误的纠正触怒了毛泽东,次年初,他终于又一次被打倒。

  也许他想到了距成都仅仅40里的广汉县刚刚发生的一切:1980年4月,当广汉县向阳乡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将原有摊子一分为三,乡党委、乡政府、农工商总公司时,马上成为轰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爆炸性新闻。仅仅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田畴不事稼穑的穷县,外地人只需用几十斤粮票就可以换走当地的一个大姑娘。现在,广汉人以对饥饿最痛切的体验和对幸福日子执着的渴望,成为全国第一批用“包产到组”的形式种地的庄稼汉。邓小平清楚地知道,延续了十二余年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大锅饭体制在中国农村即将寿终正寝,适应农村生产力需要的新的生产方式正在孕育生长。他十几年前所提出的“黄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口召正在成为广大农民最乐于接受,最乐于实践的思想准则。

  第二天,邓小平在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的陪同下,上了峨眉山。

  当时,中共四川省委正在召开工作会议,一项重要议题是研究贫困山区休养生息、陡峭山坡退耕还林的政策问题。邓小平不想让省委主要领导人陪同,但是谭启龙怕对老首长照顾不周,执意要去。

  在峨眉山负责陪同邓小平的田家乐回忆说:

  “1980年7月4日,分管峨眉山景区工作的中共乐山地委副书记刘继智同志,要我跟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上山走走看看。任务很明确:一是伴游,二是将景区总体规划和实施情况作一些必要的汇报。我没有想到,这位中央领导竟然是小平同志。

  “7月5日上午11时,我同中央保卫局的老滕同志一起,到了峨眉火车站。站党支部书记和站长向老滕汇报了有关迎接小平同志的准备工作。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就是将会议室收拾一下,整齐地摆上茶具。

  “12点15分,站长告诉我们,小平同志乘坐的专列刚刚过了双福站。我和老滕一起到站台去迎接小平同志一行的到来。

  “专列飘着洁白的窗帘,缓缓地停了下来,小平同志神采奕奕地站立在车门口。我的心激动得快要跳出来了。在老滕同志的引见下,我紧紧地握着小平同志的手说:‘峨眉山的全体职工和出家人欢迎您!’小平同志连声说:‘谢谢,谢谢!’原来打算请小平同志到会议室去休息一下,但小平同志笑微微地说:‘我看时间不早了,我们上山吧!’大约12点40分,火车站乘客如云,一辆普普通通的小面包车缓缓地驶出了车站。前面没有警车开道,后面也没有车群尾随。人们没有想到,在这十分平常的小车里,竟然坐着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老滕安排我坐在小平同志旁边,说:‘小平同志有话问你。’我正想将车窗关严实,卓琳同志说:‘老爷子自来不喜欢关着窗户。’我便顺手把窗户推开了。人们一下看见小平同志春风满面的神采,暴风雨般的掌声和‘小平同志好!’‘小平同志好!’……的欢呼声骤然响起,汇成了沸腾的长河。坐在小平同志身后的卓琳同志高兴地嚷着:‘老爷子,快给大家挥挥手嘛!’小平同志不停地挥动着的双手,几乎和卓琳同志的声音同时而起。他那十分亲切的四川乡音‘同志们好!’‘同志们好!’……融化在春潮般的欢呼声中。

  “虽然是炎热的盛夏,峨眉山却如浴春风。拂晓遍洒了一场好雨,路上没有扬尘,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小平同志兴致盎然地观赏着道旁的青山绿水。

  “汽车驶向‘天下名山’牌坊。小平同志听说‘天下名山’横额是郭沫若题写的,便仰起头来看了又看,说:‘郭老的字写得不错,书如其人,很潇洒。’一转弯,车进入了西南交通大学的校园,当时上山的公路要假园而过。正是午休时间,校园里人迹稀疏,整个校园,似乎正安谧地甜睡着。我说:‘这是1965年内迁来川的原唐山铁道学院,是1972年改建为西南交通大学的。开办快90年了。第一届毕业生就参加了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小平同志说:‘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有个名叫杨杏佛的,早年参加革命,与鲁迅很好。牺牲后,鲁迅特地写诗悼念他。竺可祯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创立了‘物候学’。还有一个桥梁专家茅以升,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就是他设计修建的。’

  “景区公路当时还是十分简陋的土路,坑坑洼洼,车子颠簸得厉害,车行四五里,突然熄火了。小平同志下车在红砂路上踱着步,看见路旁开满了金黄色的花,大树上挂着的藤蔓也开着许多雪白的花,随风招展。小平同志问:‘这是什么花?这么好看!’我只好坦率地说:‘不认识。’虽然小平同志微笑着,但我的心里仍是忐忑不安。正在这时,四川林学院在山上实习的师生,纷纷从密林中钻了出来,向小平同志问好。小平同志亲切地问道:‘山上生活是艰苦的,和城市里不大一样,还习惯吗?’几个年轻人回答说:‘能在这里生活一辈子,我们更高兴。’小平同志笑着说:‘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啊!’

  “车子沿着盘山公路旋上了当时景区公路的终点双水井。此地位于峨眉山北坡,常常是云雾蒙蒙,十分潮湿。要上主峰金顶,还得步行10公里。前一天晚上这里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此处到雷洞坪一段,是用小木棍横铺而成的,泥烂如羹,很难找到踏脚之处。同志们都劝说小平同志今天暂不登顶。

  “乐山地区和峨眉县的党政领导都来看望小平同志。小平同志和他们一一握手说:‘你们工作很忙,请回吧!’小平同志细细地察看了《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图》,听取了规划说明和实施简况的汇报。当听到已第一期退耕还林2500多亩时说:‘退耕还林好。还林,还什么样的林呢?’我说:‘大多用当地的杉、柏、桢楠、女贞、香樟、峨眉含笑等常绿乔木混交成林。’小平同志紧接着说:‘风景区造林要注意林子色彩的完美。山林就像人的穿着一样,不仅有衣衫,还要有裙子、鞋子。林子下边种茶,四季常绿,还有经济效益。’顷刻之间,一团团白云蒸腾而起。一座座苍翠的峰峦,浮荡在浩无边际的云涛之中。小平同志问道:‘这里高多少?’‘海拔2355米。’‘比黄山的主峰高多少?’在旁的邓楠同志回答说:‘黄山最高处也不过1800多米。峨眉山比它高出1200多米哩!就是这里,也超过黄山500多米了。’小平同志双手叉着腰,发出爽朗的笑声:‘三年后再来,我一定要登上金顶!’

  “那时仅有一条由峨眉县城通向洪雅县高庙乡的‘峨高公路’横穿景区东西。要上万年寺就得在净水乡下车登山了。小平同志下得车来,亮出洁白的短袖汗衫,将裤管挽得高高的,从净水河边的桂花场,踏上4公里的坡道。‘登山不用杖,脱帽舞东风’,径向‘白水秋风’的万年寺健步攀登。

  “在登山道上,小平同志额角上不断冒出豆粒般的汗珠,同志们一再劝小平同志歇歇再走。小平同志总是坚定地回答说:‘登山不止嘛!’小平同志站在珍(曾)坪下边的高处,望着刀砍斧劈的二斗岩停步了。我说:‘这是地质史上有名的‘峨眉大断层’,全长50多公里。’小平同志对谭启龙说:‘小谭,我们一起来照一张,留个纪念。’到了万年寺,夕阳的余晖给寺周的山林抹上了一层胭脂色的霞光。古寺里射出的灯光,透过茂密的楠木林,繁星似地闪烁着。

  “峨眉山管理局(现为峨眉山管理委员会)的干部职工,准备了一席简朴而富有地方特色的便餐为小平同志一行洗尘。桌面上摆着白嫩嫩的四川豆花、红烧雪蘑芋、苦笋酸菜汤、凉拌红椒嫩姜和峨眉泡菜等,在柔和的灯光下喜气洋洋地散发着一缕缕乡土的清香。小平同志举起筷子,对服务人员说:‘四菜一汤好。什么也不再要了。’

  “7月6日清晨,金灿灿的朝阳,抚照着万年寺无梁砖殿的穹窿顶。小平同志站在巍峨的大殿上迎着晨光,用洪亮的声音回答保健医生小杜的问候:‘我睡得满好嘛!’饭后,小平同志游览了万年寺,看了唐代诗人李白与广浚和尚弹琴和诗的明月池,宋代四大书家之一的米芾榜书的‘第一山’碑,宋代太平兴国年间铸造的,通高7米多的金铜普贤大士像等文物之后,信步向‘峨眉十景’之一的‘双桥清音’走去。两地相隔3公里,都是苍苔满径的石级磴道。穿过城阙似的大峨楼,一股股山药的香味随着凉风迎面扑来。象牙坡两旁,山中的药农摆着一个一个的药摊,出售峨眉山特有的药材:天麻、黄连、八阵图、九子莲、普贤线、佛掌参、峨山竹七等,多达数百种。小平同志饶有兴致地猫着腰察看着、询问着,年逾古稀的老药农张大爷,如数家珍地向小平同志将药名、药性、应症、验方等说个不停。小平同志高兴地和张大爷合影留念。当听到纵横154平方公里的峨眉山景区内,约有高等植物3200多种,占全国拥有量的十分之一;药用植物近1700种,几乎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时,小平同志环顾如画的峨眉秀色,爽朗地说:‘峨眉山真是一座宝库!要好好保护,合理开发,让它为子子孙孙造福。’

  “下象牙坡,就进入了丛楠郁郁的‘古功德林’。这功德林方圆大约1平方公里,400多年前一位名叫别传的老和尚带领着门徒,栽了7万多株桢楠、杉、柏,而今老树新枝,绿云蔽天。小平同志观赏着浓翠欲滴的树林,细听着深壑里白龙江汩汩的水声。正值旅游旺季,这里又是景区的交通枢纽,游人摩肩接踵,往来如织。‘小平同志好!’‘老人家得佛(福)呀!’的祝福声,充满了这游山古道。

  “小平同志在清音阁足足休息了两个小时。站在黑龙江和白龙江汇合处的双飞桥上,仰望着参天古树,枝柯交茂;静听着深谷碧流,淙淙如琴。下午4时,沿着宝砚溪走下山。走出种玉溪的幽谷,来到太平桥边,离五显冈车站还有1公里。这时小平同志转过身来,从钵孟峰、天池峰、息心岭、玉笋峰直望到‘金顶三峰’。层峦叠翠,横绝蓝天。山野里的佛寺建筑,或高踞于险峰之巅,或巧构于悬崖之阿,或横跨于溪涧之上,或深隐于重翠之中,与雄秀的峨眉山水浑然一体。8亿年的自然史,5000年的人文史,历历在目。小平同志说:‘峨眉山是一个文化型的风景区,是一座宝库,要好好保护。要搞好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开发。要加强管理。办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

  从万年寺下山途中,邓小平边走边看两边的的庄稼和山林。当他看到一些陡峭的山坡上也种植了不少玉米,长得稀稀拉拉,便关切地说:“这会造成水土流失,人摔下来更不得了,不要种粮啦,种树吧。”看到路旁一些地种了中药材黄连,邓小平说:“种黄连可以,不要去种那几颗玉米。”谭启龙趁便向邓小平汇报说,四川边区农民负责太重,生活穷困,省委正在讨论加快发展山区经济的政策,准备拿出10万吨粮食扶持山区发展生产,用于减免长期缺粮农民的负担,不征过头粮,陡峭山坡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让山区人民休养生息。

  邓小平点了点头。看到老百姓生活很苦,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对随行的省市干部说:“山区农民居住分散,生活很苦,政策要放宽,让山区尽快富裕起来。”有的农民用不上电,烧不上煤,连烧柴都困难。邓小平特意交待:“要因地制宜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邓小平等人遇到了一位坐在青石上休息的老阿婆,邓小平走上去与她打招呼。

  “老人家,你好大年纪了?”

  “76岁,我属龙的。”阿婆摇着芭蕉扇,慢慢地说道。

  “哦,那咱们是老庚(同岁)噢。今年收成怎么样?”邓小平问。

  “托菩萨的福,收成还不错。”老婆婆刚刚拜完菩萨。

  邓小平没再说什么,摆了摆手,继续向前走去。

  当年负责接待工作的原四川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毕清林回忆说:

  “1980年,他来到峨眉山,我们考虑到他的安全起见,准备采取封山,分段封山,一段一段地封山。当他知道以后,他不同意。他说,我们也是游客,人家也是游客,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不要因为我们来了把游客挡在外边。当他住下来之后,他又把我们找过去,说,我们住下了人家游客住下了没有,游客有饭吃没有,你们去看一看。那个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半钟了。我们下去看到群众已经吃了,睡下了,回来之后给他做了报告,这个时候,他听了之后,他才放心了。

  从这件事情来讲,是我终生难忘的。”

  从峨眉山归来,邓小平视察了成都市郊的都江堰。

  都江堰是秦代李冰父子在岷江上游与中游分界处的灌县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几千年来一直发挥着很好的社会效益,它是中国古代水利史、科技史、文明史的突出成就,毛泽东和周恩来都非常珍视都江堰的成就。1958年中共中央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不仅利用休息时间借阅《华阳国志》、《都江堰水利述要》、《灌县志》,研究中国古代最大、最成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而且怀着极大的兴趣到灌县视察了都江堰。周恩来多次向外宾介绍都江堰,夸奖它经过了两千年历史的检验,是成功的。1972年11月21日,周恩来主持葛洲坝水利工程汇报时,意味深长地说,水利至少有三千年的经验,这是科学的事,都江堰总算个科学,有水平,有创造!两千年前有水平,两千年后我们应更高。

  20世纪50年代初,邓小平主持西南局工作时,曾亲自参加都江堰修缮工程的开工典礼。古代都江堰灌溉面积最大时曾达到300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由于工程年久失修,一度下降到200余万亩。建国初期,在西南局领导下,经过几次修缮,灌溉面积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对当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邓小平视察都江堰,同毛泽东、周恩来一样,是要从都江堰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智慧,是要研究、继承、发展、提高都江堰的水利成就,为治理长江、开发长江,修建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服务。

  7月10日,根据四川省委书记杨超的提议,邓小平视察了成都市郊农村沼气建设。

  “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千里平畴,土肥水美,温暖潮湿,物产丰富。可是,燃料匮乏,困扰民生。早就有“千里贩煤,两煤斤米;树叶竹枝,不济什一”的谚语。新中国建立后,四川省政府千方百计解决成都平原农村燃料问题。1973年以后,开始在农村普遍进行沼气开发利用的教育,试制、推广沼气池及炉具、灯具。成都平原农村的沼气建设逐渐发展起来。

  上午8点半,邓小平在杨超等陪同下,乘坐旅行车来到成都市金牛区簇桥公社,首先参观公社的沼气陈列室。杨超汇报道,四川省计划每年新建100万个沼气池;按此速度,到1990年可达到总数1400万口。

  邓小平问,能不能搞快一些?三年实现全省沼气化行不行?

  杨超说,三年恐怕不行。邓小平紧盯着问:“三年不行,五年怎么样?”他强调:“四川要搞快一点,先发展起来,这对于指导全国农村能源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杨超提出,四川要实现全省沼气化,需要国家投资3亿元人民币。

  邓小平说:“国家给你贷款2亿,你们省自己出1亿,1985年以后开始陆续偿还。”

  杨超解释,3亿元是作为修建沼气池的补助款,是按每修一口池补助10元计算的。除此之外,还有小水泥厂的建设投资和技术培训费用等等。所有这些加上,将是一笔很大的费用,社员负担将比较重,国家若不投资,社员没有能力偿还贷款。

  邓小平说:“沼气化了有收益嘛!沼气发展了,生产上去了,社队企业搞起来,会增加收益的。你们要把这笔账算清楚。”杨超会意地笑着点头。

  上午9点半,邓小平参观完沼气陈列室后,又来到簇桥公社第五大队第三生产队。看到邓小平从旅行车上健步走下,社员们都呼起来:“邓副主席来了!邓副主席来了!”大家迅速围拢来,持续不断地热烈鼓掌。邓小平满面笑容,向大家频频招手致意。

  邓小平首先来到生产队的沼气动力房。这个动力房由4个共320立方米的沼气池为它输气。沼气池又与养猪场相连,每天猪粪源源流入池内,发酵产气。动力房用沼气作动力,白天磨面、打米,晚上发电照明。动力房的社员为邓小平作了沼气发电示范。

  邓小平看到沼气发电,电灯光也很明亮,很有兴趣、很是高兴。杨超介绍,如果全省沼气化,按每口池子平均产气率计算,每年相当于生产60亿立方米的天燃气。邓小平连连点头:“好,好,要抓紧一点。”杨超说,全省实现沼气化,每个大队甚至生产队都修建大沼气池,解决了动力问题,社队企业就如虎添翼,那就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前景。

  邓小平说:“社队企业还要因地制宜地从各方面打主意,如种植业、养殖业、多种经营、加工工业、乃至出口外贸产品等,都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多搞一点。”

  听说这里是就地取材,建一口沼气池只花40多元钱,邓小平说:“很好,这是个方向,可以因地制宜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邓小平对杨超说:“发展沼气要有一个规划,要有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要抓科研。沼气池也要搞三化,即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不这样不好管理,也保证不了质量。”

  听到公社的同志介绍,公社、大队、生产队都有兼职人员负责沼气池时,邓小平问:“一个大队需要多少专业技术员?”回答说,要两个。邓小平说:“那就多了,一个就行。”邓小平又问全省有多少个大队,回答说有5万多个。邓小说:“将来一个大队配上一个真正懂得技术的沼气技术员,专管建池和修池技术,这样全省要配5万个。加上沼气配套所需的各种人员又是好几万,如果安排知青,全国就可以安排100万人。这就开辟了一个就业的渠道。”

  参观了沼气动力房后,邓小平又来到社员吴绍清家里参观。宽敞明亮的厨房里,柴、煤灶改成了沼气灶,大铁锅换成了铝锅,厨房里没有堆放柴禾、燃炭,也没有了农村厨房常有的烟尘油垢,显得干净整洁。沼气灶燃烧时,蓝蓝的火焰,无臭无味。邓小平高兴地说:“火也变了,锅也变了,干净了,卫生了,沼气把过去的土锅土灶都改掉了。”

  邓小平问吴绍清:“烧一锅开水要多少时间?”

  吴答:“可能半个钟头吧。”

  邓小平又问:“能不能炒菜?”

  “能。”

  邓小平突然很风趣地问:“能炒腰花么?”意在火力大不大。

  “……少量的也能炒。”吴答。

  邓小平高兴地笑了。大家都笑了。

  吴又点燃沼气灯让邓小平看。

  邓小平说:“沼气灯和电灯一样亮,沼气的灯具炉具,你们社队企业可以生产嘛!沼气化可以带动社队各种工业的发展。”

  杨超向邓小平汇报,打算搞沼气压缩气体,用它来开汽车。邓小平很赞赏这个设想,并说:“你们可以出去学习学习嘛。”

  大家汇报,办沼气可以提高肥效,可以除菌灭病,可以消灭钩虫病、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邓小平很重视,说:“血防工程搞了那么多年,不彻底,反复大,血吸虫病还是消灭不了。搞沼气能消灭血吸虫病,很好。”

  沼气的开发利用使这个村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队20多户,家家都用沼气煮饭、照明,每户每年可节约燃料钱数十元。集体则用沼气作动力发电,磨面、打米、加工饲料。村里村外,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有条有理。许多人家的院落里砌起了水池、花台,水池里游弋着金鱼、鲫鱼,花台里盛开着太阳花、月季花等。1979年8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我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来这里办过沼气建设讲习班。1980年3月28日,扎伊尔总统蒙博托等贵宾也来参观过。

  听了这些情况介绍,邓小平很高兴,又问到四川农村农民的收入情况。杨超向他汇报,广汉等县的冒尖队、冒尖户中,已有年现金收入200元以上的;农业总收入与现金收入的比例,大致是3:1。邓小平说:“这很好嘛。”

  参观完毕,邓小平高兴地和干部、社员们一起在“友谊沼气池”旁的坝子里合影留念。

  回宾馆的途中,邓小平兴致未减,在车上继续和杨超谈论沼气开发建设问题。邓小平对杨超说:“你们要把沼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种经济收益的账算清楚,能养活多少人?给中央好好写个报告。”杨超又提出要求,希望国家投点资,解决沼气建设资金问题。邓小平风趣地说:“杨超同志,算你把这笔生意做成了。”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5日 16:29 来源:人民网 编辑: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