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走出中南海的邓小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第二章 邓小平来到了吉林省视察

  1958年3月9日至26日,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召开了扩大会议。这次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关于一九五八年计划和预算第二本账的意见》、《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和《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等37个文件。在这次会议期间,毛泽东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基本观点。5月党中央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充分肯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正确性,肯定了已经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指出我国正在进入以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会后,钢铁工业于6月间拟定“大跃进”的目标,酝酿1958年钢的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设想1959年超过3000万吨,1962年达到八九千万吨以上。

  成都会议后,在农村中广泛地开展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当时河南省若干县行动较快。4月便出现了拥有9000多户的大社——遂平县的嵖岈山卫星社。到了7月中旬,有的地区形成了并大社的热潮。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中提出了不少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口号,如“打破条件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报刊上不断宣传“高产卫星”,出现了粮棉“丰产”的虚假现象。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现有合作社的规模和所有制的公有程度已不相适应,与早日向共产主义发展的需要不相符合了。7月16日出版的《红旗》第4期引用了毛泽东关于大办公社的讲话,在河南省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热潮。8月4日、5日,毛泽东视察河北的徐水、安国,6日到达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在公社门口,看到公社牌子,点点头说:“人民公社名字好。”9日,毛泽东在山东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毛泽东视察三省的消息,特别是8月13日的报纸发表关于“还是办人民公社好”谈话的消息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办人民公社的热潮。

  为了适应钢铁生产翻一番和农村生产关系急剧变化的新情况,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于8月17日至30日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而奋斗》及《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同时还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一九五九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问题的决定》等40项决议。

  北戴河会议结束十多天后,邓小平便去了东北。

  他此行的目的是宣传中央的方针政策,号召各地为完成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而努力奋斗。特别是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东北,不仅要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还要完成支援全国的任务。

  陪同邓小平视察的有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李富春,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峰,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刘澜涛,全国妇联主席蔡畅等。

  在黑龙江,邓小平视察了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等重要工厂。

  9月17日,邓小平听取了黑龙江省委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并在黑龙江省干部大会上发表讲话。

  邓小平在阐述了当前的国际、国内的形势后说,东北、黑龙江,潜力很大。过去几年全国支援把东北建设起来,现在应该轮到东北支援全国了。东北要用一切力量支援全国过关。北戴河会议时,富春同志提出东北的方针,大家赞成,就是把你们原来提的方针修改一下,叫作“充分挖掘潜力,大力支援全国,逐步合理发展”。

  邓小平说,东北的同志必须把自己的任务了解清楚。你们的潜力很大,好好地用点劲,可以比现在设想的支援得更多更好。你们的成绩很大,包括许多工厂在内。好多厂很有干劲,虽然程度不同,但劲都鼓起来了。大家很热心,计划看起来也不算小,但是鉴于潜力很大,是否挖够了,不能说。我是外行,但内行人一看就说是还有潜力未挖,稍微调整一下,鼓一下劲,想点办法,还可以加大计划。东北要完成支援全国的任务,就要解决三个关系问题。一是局部与全国的关系。东北是一个局部,要服从全国的需要,增加的东西为全国服务。二是大厂与小厂的关系。小的要服从大的,因为为全国服务的主要是大厂,所以大小厂协作为全国服务。三是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无非是拖拉机、排灌机械慢搞一点。邓小平最后说,总之,要正确解决这三个关系问题,才能适应于大力支援全国的任务。

  9月18日至23日,邓小平来到了吉林省视察。

  他听取了省委的工作汇报,先后视察了长春市、吉林市和四平市。并深入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地质学院、长春电影制片厂、南关区街道、丰满发电厂、吉林肥料厂、吉林染料厂、吉林电石厂、吉林造纸厂、四平市六马路小学和市盲人铁工厂等单位,与干部群众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等情况,并发表了重要讲话。9月19日,他来到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1958年一汽人“乘东风,展红旗”不仅造成出了国产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轿车的历史,而且开发、研制出了我国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并被中央批准参加国庆九周年庆典。就在一汽人“抢时间、争速度,造出轿车向国庆献礼”之时,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来到了这里。邓小平对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情有独钟。早年他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曾在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作过,和汽车有着不解之缘。他希望中国有自己民族的轿车工业,更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民族轿车工业会走向世界。

  秋天的东北,阳光灿烂。19日这天一早,一排崭新的车队由省宾馆徐徐驶向汽车城。车队穿过1号门,绕过中央大道,停在生产大楼下。9时10分,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全国妇联主席蔡畅等在一汽车厂厂长饶斌、副书记史坚的陪同下来到会客厅。邓小平没等落座,一眼就看到墙壁上悬挂的产品图。他左看右看,高兴得不得了。当他得知是一汽自己新近开发的新产品时,赞不绝口,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连声说:“好,好,好!”

  一汽厂长饶斌汇报了一汽自1956年出车后近两年来的生产、新产品开发、质量水平状况以及干部队伍建设情况。邓小平听得非常认真,他对一汽当时正在进行的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非常感兴趣,一边听,一边记,一边询问,并把一汽的经验概括为“两参一改三结合”,提议要在全国推广。后来由毛泽东圈阅,定为“鞍钢宪法”的一部分。

  邓小平对一汽的未来发展及产量情况给予了明确的指示,他说,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经济发展时期,国家要进行大规模生产建设,载重车今后用量会很大,你们要挖掘潜力多搞一些。听说你们将来的产量要向10万、20万、30万辆水平发展,这很好。发展汽车工业,这得要大批量,只有生产批量上去了,价格才会降下来。

  谈到燃油问题,邓小平说,现在石油很紧张,能否用其他的什么东西来代替,烧酒精怎么样?你们可以大胆地研究。我们国家现在红薯产量很多,它可以作酒精,但就是不能用茅台。风趣的话语,引得在场的人全都笑了起来。

  在详尽地询问了红旗牌高级轿车的生产开发情况后,邓小平来到了轿车装配车间,看到热气腾腾的工作场面,他不停地问饶斌,红旗车比伏尔加、吉姆怎么样?并指示,好就多生产些。邓小平还对每道生产工序都看得非常认真,就连“东风”轿车前标“龙”安上没有,水箱面罩两边缝隙过宽,模具怎样开发节省资金等细微问题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

  看到车间门口的两台简易机床,邓小平走了过去。这是一汽依靠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在革新活动中搞出来的。邓小平细心地观看了工人表演,连声称赞:这办法好。他指着机床说,机械加工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许多东西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简单的。德国现在许多机床就很简单,但能解决大问题。

  看过红旗车间后,邓小平又来到了铸工车间。当砂芯工部车间主任介绍彩新工艺烘干芯子可缩短一半工作时间时,邓小平连连称赞:这办法好得很嘛,既节省能源,又可减少工人在烘干炉里的上下装卸的次数,这就叫多快好省。在锻工车间,邓小平观看了车间的“三化展览台”,对工人们创造发明频频点头。在看过了发动机车间、热处理车间工人们的革新成果后,他对技术人员的大胆创新给予了很高评价。底盘车间改进前后的转向器引起了邓小平的浓厚兴趣。在生产现场,邓小平指着改进后的转向器对李富春说,改进后两个零件代替了原来的13个,成绩可观啊。李富春也会意地笑了起来。

  在总装配车间,邓小平看到从总装配线上开出的一辆辆崭新的解放牌汽车,脸上充满了满意的笑容。面对着锃明瓦亮的车身,他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视察结束时,邓小平鼓励全厂干部职工再接再厉,为支援全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在视察吉林肥料厂时,邓小平对厂负责人说,要想办法少用电,多增产。

  在染料厂,他指出,要向多品种、尖端方面发展,在质量上要更快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造纸厂,当他得知要建一个电极材料绝缘纸分厂时十分高兴,他说,这很好,有了这种纸我们就可以不依赖进口了。你们造纸工业就应当向造纸工业的尖端方面发展,完成了这个任务才是你们造纸工业的光荣!

  在丰满发电厂,邓小平还现场解决了丰满水库水位限数等实际问题。

  邓小平在视察这些重要企业时,着重强调:在工作上工业领导要局部服从全局,大力支持重点,保证完成国家的计划。这是他此次出行的主要目的。

  9月20日,邓小平等在省委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来到永吉县了解农业生产情况。他在该县岔路河公社的一块水稻田旁边停下来,问随行的生产队干部:试验田亩产多少斤?对方回答说,4万斤。邓小平听后吃惊的表示“能有这么高吗?能打十分之一,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接着,他对陪同的省市领导同志说:“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很高,精神很可贵。但是,指标要实际一些。这块试验田的产量能否兑现,咱们秋后可算账哟!”在到处都放“卫星”的时候,邓小平的这番话给人们留下了冷静的思考。

  9月22日,邓小平听取了中共吉林省委负责人吴德、赵林的工作汇报。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处书记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这次汇报会。

  在听取关于农业工作的汇报后,邓小平说,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充分运用现有条件,不能单靠拖拉机。拖拉机将来是要有的,农业必须实行机械化,这是农业技术改革的方向。但是单靠拖拉机,一二年内是做不到的。必须从现有的基础出发,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力争高产。要注意改革耕作制度,改变广种薄收、耕作粗放的习惯。要合理利用土地,集中力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必须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村更快地富裕起来。当时,全国正处于“大跃进”的浪潮中,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违背经济规律,蛮干的事情很多,浮夸风盛行。邓小平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精神的。

  这一天,邓小平在听取了吉林大学有关共青团炼钢厂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后,即兴题词:“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品德和真实本领的年轻一代的根本道路。”

  9月23日,邓小平视察了四平市六马路小学和这个学校的红领巾工厂。邓小平对该校学生的学习和劳动安排表示满意。他说,学生要一面读书,一面劳动,无论如何,不能削弱学生的基础课。他还特别指出,儿童年龄小,参加劳动不要太累,组织劳动街道要注意儿童的兴趣,要搞多种多样的劳动,培养多面手。他勉励红领巾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接好革命班。

  9月24日,邓小平一行来到辽宁的鞍山。

  他专门视察了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是新中国最早恢复和建设起来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是邓小平第二次视察鞍钢。3年前,1955年11月18日,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随刘少奇视察鞍钢。

  当时正是国家“一五”计划顺利实施时期,各行各业都在突飞猛进,新的发明创造不断出现。鞍钢广大干部、工人、知识分子,发挥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继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三大改建扩建工程完成并投入生产之后,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一到鞍钢,邓小平便对前来迎接的鞍钢经理袁振等人说:“我这次随少奇同志来,是来见习的,又向你们学习经济建设。”

  11月的东北,气候已经比较寒冷。刘少奇、邓小平到达鞍钢时已是下午,而且这一天,更是北风凛冽。市委领导担心两位中央领导人感冒,原想安排他们在宾馆多休息一会儿,暖暖身子。不料他们提出立刻到厂区视察。特别提出要亲眼看一看当时全国最大、最先进的鞍钢炼钢厂。

  在鞍钢经理袁振的陪同下,他们驱车来到第一炼钢厂。

  在简陋的炼钢厂厂长办公室,厂长曾扬清向他们汇报了该厂的情况。刘少奇、邓小平仔细地听着、思索着,偶尔还提出一些问题:这个厂日伪时期年产量多少?现在多少?将来能达到多少?设备是否先进?技术人员够不够用?等等。曾扬清逐一作了回答,并补充说:“工人们现在干劲很足,学技术、学文化、学政治,将来钢铁工业要大发展,按照国家要求,我们还要向外输送人才呢!”

  刘少奇、邓小平听后,点头赞许。

  继刘少奇发言后,邓小平说:“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很快,工业、农业、交通、文教都在迅速发展,希望你们多搞一点,搞好一点。多作贡献。”然后,他满怀深情地说:“你们多搞一点,不单是多出一点钢的问题,这对全国也是个鼓舞。要知道全国人民可看着鞍钢啊!”

  接着,刘少奇、邓小平一起来到平炉台上,仔细地观看炉子冶炼和工人操作情况,勉励工人们多炼钢、炼好钢,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

  天快黑的时候,他们又不顾劳顿赶到新建的无缝钢管厂。

  当厂领导介绍这里生产的无缝钢管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军事工业和民品生产上,刘少奇听后兴奋地说:“了不起!了不起!”邓小平手拿几份样品,对身边陪同的同志说:“希望你们不要骄傲,不要原地踏步,还要发展。”一晃3年过去了。

  邓小平再到鞍钢后,听取了中共鞍山市委书记赵敏和鞍钢经理袁振的汇报。

  这是一个“大跃进”的年代。许多人都头脑发热。当赵敏谈到要在小炉子上放“卫星”时,邓小平明确说:“要在大炉子上想办法,小炉子放卫星不算数。”

  所谓“小炉子”,是指当时在“全民大炼钢铁”的热潮中兴建的土炼铁炉、土炼钢炉。当时鞍山市曾发动各行业职工及家属13万多人,兴建小土炉2955座,生产土钢10万多吨。这些小土炉产品质量差,消耗高,破坏了生产综合平衡,造成很大的浪费,限制了钢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邓小平心里很清楚,这些土钢是没有太多作用的。

  “大炉子是挖潜力的问题,潜力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改进了制度、章程、改进了作风,发挥了群众积极性,努力干了。还有一种是由于改进了技术,出现了新的力量,这就是技术革命的问题了。后面一种潜力更大。”邓小平说。

  “鞍钢这样大的企业,应当大搞技术革命,要注意发动技术人员,只有技术人员和工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到处都讲空话、说大话的时候,邓小平更崇尚的是科学技术本身。

  9月25日,鞍钢在市“二一九”公园召开万名干部群众大会。邓小平因要去盖县检查农村人民公社的情况,未能出席。但他与随行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仔细研究确定了鞍钢这次会议的形式、地点和内容。会上李富春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作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号召鞍钢职工“解放思想,大闹技术革命,取得更大的成绩”。

  这一天,邓小平视察了盖县太阳升人民公社。

  太阳升人民公社在当时是全国的一面旗子。

  邓小平在听取公社负责人的汇报时,询问了不少问题,并对公社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批评。当公社党委副书记李树生汇报说全社今年计划养猪10万头,实际只养了27950头时,邓小平说,这么大的社,这么光荣的地方,才养这么点猪,太少了。

  当说到今年大旱时,邓小平问,你们打井了没有?为什么今年这样旱,你们不集中力量打井。他提出,要利用旱灾来搞水利。

  “明年你们规划了没有?一人平均多少斤粮食?多少斤棉花?多少头猪?”邓小平问。

  李树生回答说:“粮食平均2500斤”。

  “2500斤?必须亩产2000斤才能达到,大约比今年翻三番。”接着,邓小平算了一笔账,提出“明年每人2500斤粮食,300元收入,作为你们的目标行不行?”

  公社的同志说:“行。”

  邓小平又叮嘱说:“一定得打井。押宝要压在旱灾上,准备它旱。不能到那时,又说老天爷不帮忙。”

  邓小平还说,居民点是公社的基层组织。规划时要计算一下到田间的路程,要便于耕地。要种树,要绿化,要园林化。

  邓小平在沈阳,听取了中共辽宁省委负责同志的汇报。9月27日,邓小平在辽宁省和沈阳军区党员负责干部大会上讲话。

  他说,东北对全国所负担的任务很重。辽宁在东北又是第一,任务重。他再一次讲了“反骄破满”的问题。他说:“鞍钢就是这样的,觉得还不错啊,增长速度也可以啊,而且也比苏联还好啊,怎么你们还说努力不够,发明创造不多!我真有点委屈。”于是他从东北对全国所负担的责任讲起,教育大家“反骄破满”。他说:“中央对你们的压力一年要比一年大,你们要有精神准备。为什么?因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用全国力量把你们这个地方建设起来的。你们应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后的长远建设里,起到比其他地区要大得多的作用。这是义务,责无旁贷!在你们面前摆着的就是对全国的支持够不够,自己的努力够不够,而不是该不该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5日 16:29 来源:人民网 编辑: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