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党史第一课:中国共产党成立全纪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第二讲   共和之光稍纵即逝

袁世凯的渔翁之利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几乎成了反动政治的代名词。他是北洋军阀的鼻祖,一个对大清王朝和中华民国的命运都有重大影响的军阀集团首领。

袁世凯于1859年出生于河南项城的官僚大地主家庭。袁氏家族人丁旺盛,子孙显贵,是当地有名的豪门大族。袁世凯生父袁保中在家乡联合当地富豪之家,择险筑寨,操办团练,以“袁寨”名闻乡里。受家族尚武传统的影响,袁世凯从小喜好拳棒,骄矜大胆,而且臂力过人。优越自由的生活不但养成了他为所欲为、豪放不羁的脾性,而且,因生于官宦之家,受官场逢迎捧奉的潜移默化,他尤以诡诈权变、纵横捭阖见长。1881年,22岁的袁世凯投奔淮军统领吴长庆,开始军旅生涯。仰仗其父辈的影响,袁很快被委予营务处帮办一职,迈出其仕途上的第一步。但是,袁世凯能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并带来日后的发迹,却是得益于朝鲜平叛。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袁世凯跟随吴长庆赴朝,无论在解决朝鲜大院君的行动中,还是在围剿起义军的战场上,袁世凯都大显身手,显得精明强干,这使袁世凯大出风头、声名鹊起。同年10月,清政府给与袁世凯“以同知分发省分,前先补用,并赏戴花翎”的奖赏。1884年4月,中法战争爆发,深感国无良将的李鸿章“慧眼识英雄”,奏荐袁世凯为“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袁一跃而成为驻朝清军要员。1885年,李鸿章又上折称袁世凯“胆略兼优,能知大体”,“足智多谋……遇事冀可挽回匡正。”袁因此被清政府任命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并以知府分发,尽先即补,俟补缺后以道员升用,加三品衔。后来,李鸿章又称赞说:“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杨树标、王国永:《袁世凯家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可见李鸿章当时对袁的赏识。袁世凯攀上了李鸿章这条高枝,从此在政坛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1895年,从朝鲜回国不久的袁世凯被清政府委派到天津小站编练新军,这支总数不过7000人的新编陆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当时的中国,只有张之洞的自强军可与之匹敌。袁世凯深知军权的“硬实力”,他牢牢控制小站新军,将其视作自己的“命根子”。这便是日后北洋军的起源。后来,新编陆军扩编为北洋六镇,所有军事骨干都出自小站,从而形成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北洋军阀集团。

1898年,在维新变法炙手可热之际,袁世凯曾一度混迹于维新派之中,被维新派引为“同志并寄予厚望”。然而,“帝党”和“后党”两派斗争日趋白热化,善于观察风向的袁世凯权衡利弊,在借维新派捞足自己的政治资本后,竟一脚踢开维新派,出卖维新运动的绝密计划,投入西太后的阵营,维新志士因此血流成河。中国近代史记下了这惨痛的一页,同时,也将袁世凯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因出卖维新志士有功,袁世凯一时成了西太后的红人,一步登上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宝座,进入清政府的权力核心层。此后,以钻营见长的袁世凯利用这个首席总督的地位,进一步攫取更大更多的权力,诸如参政政务大臣、督办关内外的铁路大臣、督办商务大臣、督办电邮大臣、会办练兵大臣等官衔联袂而至,茂典殊荣,靡不崇备。(李德福:《袁世凯与清末民初的中国政治》,新疆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年版,第58-59页。)

然而,事物往往存在正反两面。野心勃勃的袁世凯在政坛上一路凯歌,看似轰轰烈烈,不可一世,其实,树大招风,危机四伏。袁的“擢太骤任太隆”,引发了他与清廷亲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尤其是在西太后归天之后。1908年11月,载沣之子溥仪承继大统,载沣授为摄政王。载沣摄政使袁世凯顿时“不安于位”,因为载沣对袁世凯势力的膨胀早已愤激至极,如今自己儿子当了皇帝,为加强王权,恨不得马上拔了这颗“眼中钉”,铲尽袁的势力,稳保儿子稳坐江山而无人敢问鼎。按摄政王载沣的本意,自然是杀袁而后快,但迫于多方的牵扯,终未敢下手。就在新皇帝上台后两个月,载沣借故免除了袁世凯的一切职务。

被赶出朝廷的袁世凯以养病的名义回到河南彰德,但政坛上多年的历练早已使袁世凯处变不惊。表面上,他在乡间过着悠闲的退隐生活;暗地里,时时窥测时机,准备卷土重来。就在这时,革命发生了,袁世凯得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武昌首义的枪声对已经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而言,不亚于催命的丧钟。清廷惊恐失措,如临大敌,连忙派出大臣荫昌率军南下镇压。荫昌带领的军队正是当年袁世凯的班底——驻扎在京畿附近的北洋六镇,它现在已经是清廷唯一的指靠。不用说,袁在官兵中的潜势力是很大的。荫昌以北洋六镇中的第四镇和第五镇为主力编成两个军,自己兼任第一军统帅,冯国璋任第二军统帅。冯国璋何许人也?正是当年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对袁唯命是从,在袁“隐居”期间,一直与之暗通声气。荫昌带领这样一支军队,结果可想而知。军中上下将士不听荫昌指挥,冯国璋根据袁世凯的暗中指使,更是有意放慢军事行动,对荫昌阳奉阴违。两军接连交战五次,官军均告失败。于是,湖北军政府大获全胜的捷报迅速传遍全国,陕西、江西等其余各省纷纷起来响应。南方各省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戈,警报不断传到清廷,大清王朝一幅末日来临的景象。摄政王载沣惊愕万状,忙召集内阁总理庆亲王奕劻、协理徐世昌及各位大臣前来商议。一班大臣来齐以后,你看我,我瞧你,面面相觑,一筹莫展。这时,已被袁世凯悄悄买通的庆亲王便乘机推荐了袁世凯,说他一定可以平乱。提到袁世凯,摄政王老大不情愿,对这样一个虎视眈眈的对手,摄政王当然不想起用。袁的老朋友徐世昌见状,进一步威胁摄政王,若不用袁世凯,大清帝国从此完了。摄政王又惧又急,无奈中,只得下令将袁世凯补授为湖广总督,并督办剿抚事宜。没想到过了两三天,袁世凯却回电不肯出山。老奸巨猾的袁世凯早已胜券在握,他料定这个局面非他出来收拾不可,但他有意要让与他作对的摄政王等清朝权贵多受几日煎熬,逼迫他们交出更多的权力来。穷途末路的摄政王只得屈尊派出徐世昌于10月20日亲自到彰德敦促袁世凯出山。袁世凯稳坐钓鱼台,一口气开出六个条件:一、明年召开国会;二、组织责任内阁;三、开放党禁;四、宽容武汉起事的人员;五、授以指挥前方军事全权;六、保证饷糈的充分供给。一望便知,这六项条件分明是索取清廷的政治与军事全权。事已至此,已经容不得清廷与袁世凯讨价还价了,走投无路的摄政王被迫接受袁的全部条件。10月27日,清廷下令召回荫昌,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所有赴湖北援救的海陆各军都归他指挥,又命令冯国璋统率第一军,段祺瑞统率第二军,这两人也都归袁世凯调遣。袁世凯得了便宜,仍不想就此罢休,他要借此做足文章。他借口足疾未愈,继续留在彰德乡下不出来,只是遥遥指挥冯国璋的第一军进攻汉口。冯国璋得到袁世凯的指令,自然不遗余力猛攻汉口火车站,武汉革命军失利。11月1日,北洋军完全占领了汉口,革命军不得不退到汉阳。清军倚仗着这一胜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乘胜追击,将武昌的革命军赶尽杀绝。不料袁世凯却下达命令,停止作战,并说是此后未经下令,不准外出。各军将领莫名其妙,不知袁世凯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也只好执行命令。原来,袁世凯早有成竹在胸。他下令进攻汉口,并不是真正想与革命军真刀真枪地拼命,他只是想借此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既让清廷看到依靠他才能收拾局面,又让武汉军政府看看他的军事力量,让对方不敢小看他。野心勃勃的袁世凯计划在清廷与革命军政府之间坐收渔翁之利。“他凭着几十年官场斗争的经验和对清廷亲贵集团的认识也深知,要不是爆发了这场辛亥革命,他根本无缘东山再起,也许只能老死村野;而如果镇压了这场革命,他可能也难逃鸟尽弓弃的最终结局。”(李德福:《袁世凯与清末民初的中国政治》,新疆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年版,第82页。)他袁世凯正好趁这个天赐良机,一方面凭借北方清朝统治的力量来胁迫南方革命党人;一方面利用南方革命军的力量来要挟清政府,将革命军和清廷玩弄于股掌之间,正好让自己赚个满钵。

经过此番处心积虑的部署,袁世凯才于10月31日从彰德乡下到信阳督师,旋即又到汉口亮相。此时,他并不急于按照朝廷的要求回京受命总理大臣一职,他要先对在武汉的革命阵营打探一下虚实。他一面奏请朝廷停止用兵,一面派自己的亲信与军政府的黎元洪取得联系。他的幕僚刘承恩按照他的吩咐,代表他致信黎元洪,建议“和平了结”,并且要求革命方面接受君主立宪。革命的目的就是推翻清王朝,而当时革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一呼而百应,气势如日中天。袁的这一要求自然无法得到革命派方面的同意,但是,袁世凯本人的实力,尤其是他手中指挥的北洋军,却极大地诱惑了革命阵营中的主要领导者。11月11日,黎元洪在武昌接待了袁世凯派来的代表,希望袁世凯来赞助共和,劝说他相信投向革命比继续支持清王朝对他本人更有利。此后,黎元洪又以他自己和“同志人等”的名义写信给袁世凯,信中说:“将来民国总统选举时,第一任之中华共和大总统,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另一信中还推崇袁世凯是:“我汉族中之最有声望、最有能力之人。”同时,革命派的领袖人物黄兴也致信袁世凯,竭力颂扬他的才能,并且表示,只要他参加起义,同革命党人一起推翻清朝,那么,“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当亦无有不拱手听命者。”(参见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9-800页。)袁世凯虽然摸清了革命的政治脉搏,但他觉得时机未到。当时,他夸口要“力避曹孟德欺人之名”,“但使我得有面目与世人相见”,因此,即便有这样的机会,他也不会去欺负人家孤儿寡妇(指小皇帝和皇太后)。其实,袁世凯有更深一层的考虑。他知道现在从他们手中夺取江山还为时过早。清廷虽然已经摇摇欲坠,但余威仍在,他袁世凯此时断然把皇帝搞掉,必然激起朝廷中的反抗力量与他为敌。这种矛盾冲突势必削弱他同南方抗衡的力量,进一步影响到他将来是否能坐稳大总统的宝座,不如拖延些时日先彻底架空朝廷,让其无任何阻挡自己计划的能力;同时,利用当前革命的形势造成清帝不得不自动退位的局面,自己不但脱了干系,而且还可利用清皇朝的存亡问题作为与革命阵营讨价还价的筹码。(参见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65页。)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6日 16:39 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