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舌尖上的健康》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1

【基本信息】

作者:李亚松 著

出版时间:2012年7月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亚松,医学学士,主治医师。参加工作10余年来一直在临床一线诊治患者,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研究,并参与《上班族健康保胃战》等书的编审。

【内容简介】

饮食养生最简单实用,这是一个普遍共识。但到底吃什么最补,回答可是千差万别。

有人说吃人参最补,但有人一吃就鼻血长流;有人说绿豆能去火,但有人一吃就泻肚;有人说喝鱼汤对身体好,可有人一喝就过敏……如此现象不胜枚举。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正是因为人与人的体质不同,适合一个人的饮食,不一定也适合另一个人。

麻烦出现了,到底应该吃什么呢?本书的回答是,按照中医体质养生的原则,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食疗方法。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然后按体质去进补,才是最有效的食疗。

【目录】

序言 自己的身体自己补

小测试 体质自测方法

第一章 气虚体质——气力不足,容易外感,要益气健脾

什么是气虚体质,如何判断

治疗气虚,请试试药粥

益气健脾,多吃五谷糙米

黄入脾,用“两米”益气健脾

甜入脾,教你蜂蜜补中益气法

脾虚患者,请多吃“两豆”

益气补血,以参补身最有效

巧吃鱼类,抓住养脾好时机

气虚体质者,不宜吃得过于肥厚

第二章 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要温阳养肾

什么是阳虚体质,如何判断

阳虚女人,不妨多吃鸡蛋

冬季,善用美味素食补肾

美味隆冬粥,养肾更养人

最佳补肾秘方——冬季火锅

黑补肾,多吃黑食手脚不凉

肾主骨,巧用羊骨粥养肾

适吃海带,让你“肾”气凌人

可爱蔬果,让肾不再失落

第三章 阴虚体质——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要益气滋阴

什么是阴虚体质,如何判断

阴虚,应吃滋阴生津的食物

鸭肉是阴虚者的上乘之品

燕窝,滋阴润肺比药强

阴虚者,可用百合滋阴去燥

适吃海参,滋阴养血好秘方

清热润燥,银耳不容小觑

黑芝麻,阴虚体质的保健品

常吃豆腐,既补阴又降血压

巧配食物,改善阴虚便秘

第四章 湿热体质——又湿又热,排泄不畅,要疏肝利胆

第五章 痰湿体质——疲倦嗜睡,容易发胖,要祛痰化湿

第六章 血淤体质——面色晦暗,易生肿瘤,要行气活血

第七章 气郁体质——气机不顺,情绪郁闷,要宽胸理气

第八章 特禀体质——容易过敏,禀赋特殊,要益气固表

第九章 平和体质——身体协调,七情适度,要继续保持

【精彩文摘】

序言 自己的身体自己补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因人而异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养生也是一样的。我们唯有先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为自己开出良方。

近几年,随着健康知识的不断普及,“体质”一词已变得不再陌生。然而,现在大家都在说体质,但究竟什么才是体质,可能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事实上,专家早就给体质下了定义,它是指我们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调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

体质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后来逐渐被各派医家所沿用。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的抵抗力不一样,当疾病来袭之时,有的人抵抗力强,所以毫无损伤,但有的人却因抵抗力差,而饱受疾病的折磨。除了这些,体质还有本质之意,就像有的人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但有的人却壮实如牛,很多女孩在减肥时总抱怨自己喝口水都长肉,而别人每天大吃大喝却依然苗条,其实,这就是与个人的体质有关。

中医认为,某些特异体质就是疾病的征兆,而更多的疾病,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统计显示,一些人的生活习惯不良,极易导致某些疾病,如频繁抽烟喝酒的人、工作繁忙的人、精神紧张的人、生活和饮食常无规律的人、长时间操作电脑的人、爱喝浓茶的人、长时间坐着不动的人、常吃补药的人、性生活频繁的人等,都是疾病高发的人群。因此,生活中的我们,需要及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不可否认,人的体质与遗传有关,但通过后天的调整,还是可以改善一些的。特别是通过对饮食的调整,就能很大程度地改善体质。

饮食是体质形成最典型的后天因素,它通过后天营养的摄取,来维持身体的正常活动,《黄帝内经》曾多次提及饮食与体质之间的密切关系,而饮食也是最易操作、最具疗效的方法之一。《素问?六节脏象论》有云:“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很显然,不同的食物有着不同的成分和特点,而我们的五脏六腑,也各有所好,因此,食物是调理体质的首善之选。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富贵病频繁出现,大家都知道这些病症因安逸而生,却不知它们也是由于饮食因素而产生,饮食是体质变化的基础,而自身体质的改变却极易引发疾病,因此,饮食调养对于改善体质,防治疾病有重要意义。并且,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营养水平,还能维护和增强我们自身的体质。

李亚松

2012年元月于北京

小测试 体质自测方法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可以分为九种: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血淤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以及平和体质。虽然我们知道了这九种体质的存在,但是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哪种体质,很简单,下面这个小测试,就能让你轻松知道自己的体质特点。

为了方便大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简单的方式得知自己的体质属性,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个有趣的小测试,测试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回忆自己近期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特征,并在符合自己的答案后做个小小的记号即可。那么,还等什么,赶快拿起笔,试试自己是什么体质的人吧!

1.唱卡拉OK时,呼吸短促,老是上气不接下气。

2.常常感到身体四肢酸痛沉重。

3.常常感觉手脚心发热。

4.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甚至有哮喘病史。

5.经常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量多。

6.面部和鼻尖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

7.皮肤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紫斑 (皮下出血),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

8.常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地叹气。

9.容易感冒。

10.平时痰多。

11.经常口干咽燥。

12.经常大便干结。

13.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

14.常常手脚发凉。

15.经常大便黏滞不爽。

16.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

17.眼泡容易肿。

18.眼睛发干发涩。

19.皮肤常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

20.胃脘部经常怕冷。

21.小便有热感,常常尿色发黄。

22.面色晦暗或者有色素沉着,黑眼圈,面部色斑。

23.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

24.眼球经常有红血丝。

25.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被惊吓。

26.经常感到疲乏无力。

27.吃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

28.常感到乳房与两侧肋部胀痛。

29.喜欢安静,不喜欢说话,说话声音低弱。

30.容易出汗且汗出黏腻不爽,手足心多汗潮湿。

31.面颊潮红或偏红,经常感觉身体或脸上发热。

32.容易起荨麻疹。

33.衣服比别人穿得多,不耐寒,夏天也耐受不了空调房间的冷气。

34.女性常白带发黄,男性阴囊易潮湿多汗。

35.易紧张,易心慌,心跳快,焦虑不安,容易失眠。

36.经常出现各种疼痛。

37.常出虚汗。

38.嘴里常常有黏黏的或甜腻的感觉。

1、2、3、4、20、21、22——属于气虚体质;

5、6、7、8、9、10、11——属于阳虚体质;

12、13、l4、l5、35、36、37——属于阴虚体质;

16、17、18、l9、24、25、26——属于湿热体质;

20、21、22、23、2、3、4——属于痰湿体质;

24、25、26、27、17、18、19——属于血淤体质;

28、29、30、31、32、33、34——属于气郁体质;

35、36、37、38、13、14、15——属于特禀体质。

选择“是”的答案为3个或3个以上的,则归属于此种体质。若是2个,则是有此种体质的倾向,但还是属于比较健康的,即平和体质。如果这些答案里都没有,那么,恭喜您,您属于健康的平和体质,要继续保持。

第一章 气虚体质——气力不足,容易外感,要益气健脾

什么是气虚体质,如何判断

形体征兆:说话无力,经常出虚汗,呼吸短促,觉得浑身没劲等。

性格表现:性格比较内敛,不爱讲话,也不喜欢冒险。

易发疾病:极易患感冒,还很难痊愈,以及容易患上内脏下垂等疾病。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一些人:他们即使什么都没做也出汗,他们所出的汗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是受热而出汗,但他们的汗是冷的;他们比较安静,不太喜欢说话,一旦说起话来也是轻言细语,即使是叫喊声音也不大,甚至多说了几句话,就要好好地喘上一口气。

他们通常会比一般人瘦弱或者肥胖一些,只要稍微干点儿体力活,就会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也因为这个缘故,他们似乎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他们的皮肤缺少弹性与光泽,牙齿容易松动。他们中有些人,虽然从表面来看与平常人一样健康,但自己却总是觉得浑身不对劲,常常心神不定。

以上这种状态,都是气虚体质的症状。那么,什么是气虚体质呢?简单来说,气虚体质是指因“一身之气不足”,而导致气息微弱,脏腑功能低下的现象。这种体质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禀赋的遗传,也有后天因素的不良后果,如大病、久病而元气大伤,过度用脑或经常体力透支,为了漂亮而频频节食减肥等,都是造成气虚体质的原因。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这种体质可以从病症中进行分辨。

落枕

在睡姿正确、没有颈椎病以及脖子没有外伤的前提下,如果经常落枕,那么就是气虚了。因为在晚上睡觉时,我们人体是阳气衰弱、阴气旺盛,一般正常人睡觉会气血流畅,但如果气虚了,气就无法推动血脉正常运行,颈部就可能受到寒邪入侵,引起气血淤滞、经络痹阻,进而使脖子感觉到酸痛。由此可见,经常落枕就是气虚的征兆。

皮肤瘙痒

中医认为“风盛则痒”,即指人体感染了邪气。邪气又分为内邪和外邪,内邪较为简单,而外邪却种类繁多,也许会让我们患上感冒,也许会让我们气血不畅,并出现某个部位疼痛,或者让我们阳亢、皮肤干燥而瘙痒。但总体来说,我们之所以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就是因为自己气虚了。

月经提前

一般来说,女性的月经周期为 28天,偶尔提前一次,或者提前时间不长,又没有明显的不适应,都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每次提前都在 7天以上,甚至一个月来两次,这就属于“经期提前”了。中医认为,造成月经不正常的原因有三点:肾气亏损、肝气郁结、脾胃不调,而这些都是气虚导致的结果。因此,女人月经不调之时,便是气虚的征兆,要补一补气了。

反复感冒

《黄帝内经》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它的意思是,人体气血充足才能保证各项功能顺畅运行,让邪气无法侵入,身体自然会很健康,不容易生病;而人体气血不足,则无法与邪气抗衡,外邪很容易就侵入体内,所以,稍微受点寒凉,身体就招架不住,一不小心就得病了。气血不足是气虚的一种,因此,反复感冒也是气虚体质的体现。

患鼻咽癌

中医认为,气虚体质者体内气的推动能力较弱,而血又是在气的推动作用下运行全身的,因此,正常人大都气血通畅、新陈代谢正常,很少得病;气虚的人,却因全身的血气及津液不能在气的推动作用下流动,而出现某些阻滞的现象,这种阻滞现象会使痰热淤毒等长期阻滞聚集在鼻窍,堵塞经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鼻咽癌肿,进而患上鼻咽癌。

由此可见,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多半也是气虚体质者。

在现实生活中,患有上述这些疾病的人,应当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最好能在治疗疾病之余,再寻找一些能够改善气虚体质的方法,如饮食、睡眠、生活习惯等,使自己的体质越来越健康,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温馨提示:感冒是气虚体质者最常见的疾病,也许,药物能暂时性地抑制疾病,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疾病的发生。这也是气虚体质者会反复感冒的原因。若想彻底摆脱感冒的困扰,就必须注意饮食的调养,以及纠正日常生活中某些不良习惯,并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

治疗气虚,请试试药粥

每一种偏颇体质,都是不健康的,因此,必会出现诸多的病症,气虚体质者亦是如此。对于这类体质的人而言,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感冒,并且还会反复发作,难以痊愈,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其实,想有效治疗这种感冒并不难,可能几碗美味可口的药粥即可做到。

所谓药粥,即指以谷类为主,再配合水果、蔬菜、鱼肉蛋奶、药物等,熬制成的稀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药粥疗法,一直到清代,历代药粥理论都为中医所青睐。古人认为,药粥有强身延年、防治疾病的功效。而现代医学也认为,服食药粥是一种既方便,又颇具疗效的食疗方法。

尽管药粥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唯有对症下药,才能使其更具疗效。因此,在我们食用药粥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两种,下面,我就根据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感冒症状,分别介绍几种药粥,以供大家借鉴。

风寒型感冒

这种感冒比较常见,多在冬春两季发病,它的主要表现是恶寒和发热。一般发热的温度都不高,同时还伴有头疼、身痛、鼻塞等症状;经常咳嗽有痰,痰为白色,舌苔也是白色的。患这种类型感冒的人,都喜欢穿很多衣服,或者晚上盖厚被子。 

豆豉姜葱粥 

准备 20克淡豆豉、15克生姜和 3根鲜葱白,以及 1碗 (约 250毫升 )已经煮好的热粥。将淡豆豉压烂,生姜切成细丝,葱白切碎,然后把淡豆豉、姜、葱白一起放进粥里,再加适当食盐调味。将它们搅拌均匀即可。

注意,粥最好是趁热食用。喝完粥后,尽量盖上被子平卧在床上,等到出汗了,病就好得差不多了。

姜葱米醋粥 

这道粥的做法很简单:选 5片新鲜的生姜,5条新鲜粗壮的葱白,还有 15毫升米醋、50克粳米;将姜、葱白、粳米一起放入沙锅中,让它们慢慢煮熟,最后再加米醋煮沸,调味后趁热食用即可。

吃完这道粥后,多穿点衣服或睡觉时盖上厚被子,只要稍微出点汗,就能减轻感冒的症状了。

生姜炒米粥 

如果患上风寒感冒的人,不但有以上所提及的症状,还会呕吐或食欲缺乏时,不妨用这道粥来治疗。

这道粥的做法也很简单:准备一些材料,30. 50克生姜、50克炒米,以及适量的红糖;将生姜洗净(注意不用去皮),并切成薄片,与炒米同时放入沙锅中,任其慢慢煮成粥状;再加进红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以上三种药粥,对外感风寒型感冒颇具疗效,因为它们都有发汗解表、疏散风寒的功效。而生姜炒米粥还能止呕化痰,所以,它对于既有风寒型感冒症状,又有呕吐现象的患者有奇效。

风热型感冒

通常,中医认为这种类型的感冒是受到风热之邪而导致的病症,它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并且是比较明显的发热。除此之外,也有微弱的恶寒表现,其症状为头痛、口干、微口渴等。患这种病的人有汗,还经常咳嗽,咳出来的痰是淡黄色的,并伴有咽喉肿痛的现象,舌苔又薄又黄。

薄荷粥

这道粥的做法非常简单,必须准备一些材料,15克干薄荷(鲜品需要30克)、100克粳米,以及适量的冰糖。将薄荷煎制成汤汁,不要煎得时间太长了,水开后两分钟即可,接着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放进薄荷汁内一起煮成粥,等到粥沸腾后,稍凉一会儿食用即可。

石膏葛根粥

做这道粥时,要准备这些材料:生石膏 45克、鲜葛根 100克 (干品 30克)、淡豆豉 6克、粳米 100克,以及生姜 3片、葱白 3根。做法是将石膏、葛根、豆豉、姜同时放入锅中煎煮,然后去渣取汁,沉淀澄清后备用;将粳米放进沙锅里,任其渐渐煮成粥状,等到煮沸后,再加入药汁、葱白,煮成稀粥后,趁热食用即可。

以上这两种药粥,都有疏风清热、利咽解表的作用,能治疗风热型感冒。

当我们食用这些药粥时,最好能先看一下中医,然后,尽量在中医的指导下食用。当然,一般来说,药粥只适用于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症状不复杂的感冒。对于病情较重,并伴随有其他较多的病症时,或者食用药粥后,感冒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的人,就应该立刻去医院,请医生做个详细的诊治,以免拖延了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温馨提示:药粥的功效何其多,它除了能治疗感冒以外,还有很多别的功效,如经常失眠的人,可以在煮粥时加白莲;想自己皮肤好的人,可以用粳米红枣一起煮粥;想养肝护肝的人,可以用枸杞煮粥;经常头晕或有高血压的人,可以试试胡萝卜煮粥;因便秘想补中气的人,可以用莲藕煮粥;想夏天预防中暑的人,可以在煮粥时加荷叶。此外,绿豆粥、赤豆粥、八宝粥等,也都很有营养,适合日常食用。

益气健脾,多吃五谷糙米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抛弃了祖先留下来的天然养生佳品——五谷糙米,而渐渐迷恋上了汉堡、薯条等洋快餐。于是,我国肥胖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虽然引起肥胖的因素并不只有这一个,但洋快餐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中医有云:“五谷最养脾,万生万物,独厚五谷。”由此可见,最有利于自身健康的食品,还是祖先留下的五谷杂粮。

提起洋快餐,很多人都会想到它的一个别名——垃圾食品。尽管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洋快餐的危害,但当全球都在抵制洋快餐之时,中国人却排着长队买来吃。在某些特定的时刻,还有不少家长以此来表示对孩子的奖励。有些时尚白领自感“小资”,也迷恋于那些汉堡、薯条的美味。事实上,这些东西都在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洋快餐对于脾脏不好的气虚体质者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这些难以消化的食物,会堵塞主管运输的脾脏,阻碍我们人体“管道”的正常运行,进而加大脾脏的工作难度,并引发诸多的疾病。中医认为,气虚体质者想益气养脾的话,最好多吃一些五谷杂粮,并且,以糙米为首选。

糙米是稻米经过加工后,所产生的一种米,又指除了外壳之外都保留的全谷粒,即含有皮层、糊粉层和胚芽的米。糙米的外层组织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比起我们日常食用的白米,更富含诸多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所以,糙米一贯都被视为健康食品。而中医学也认为,糙米味甘、性温,能够健脾养胃、补中益气、调和五脏、镇静神经,以及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糙米的养生之效,如唐代著名的中药学家孟诜,就曾在自己的著作《食疗本草》中说,糙米有“止痢、补中益气、坚筋骨、和血脉之功”。明代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称,糙米具有“和五脏、好颜色”的妙用,他指出,常食糙米不仅可以安和五脏、益气延年,还能润泽容颜,使青春常驻。

由此可见,糙米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有益气健脾、养生延年的神奇效用。然而,在诸多古代经验的提示下,我们没有重视糙米,反而是日本,对糙米青睐有加。日本人称糙米为玄米,他们极力提倡吃玄米饭(即糙米饭)。那么,这种米饭是怎么做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只需先将糙米用冷水浸泡一夜,第二天用高压锅煮焖 1小时,即可。

这里再为大家推荐一种糙米的做法,即营养丰富的罗汉果糙米粥,做法也很简单:取罗汉果2个,糙米180克,盐1小匙作为原料;将两种食材同煮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这道粥最好能在早餐时食用,以避免因热量摄取过多而形成脂肪堆积于体内的情况。还要谨记一点,吃了这种粥后,一定不能再吃夜宵,否则,会引发食积。这道粥不但美味,还可以起到益气健脾与润肠、凉血、通便的功效。

当然,除了糙米以外,还有不少五谷食物,也能达到益气健脾的效果。

粳米

《食鉴本草》中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泻痢,唯粳米之功为第一。”粳米性平,味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有益于身体的发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将它熬成粥后,更能补脾、和胃、清肺、益气、养阴和润燥。可以说,凡是虚弱之人,都应该多吃粳米,尤其是脾虚者,更应该多吃。

糯米

唐朝医药学家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泻。”糯米又叫江米,是大米的一种,我们经常用它包粽子或熬粥,是家庭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其性温、味甘,能够补养人体的正气,吃了以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由此可见,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是气虚体质者的最佳食物。

从中医保健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饮食结构比例,如此才能算得上健康:五谷占到约50%,蔬菜类至少占25%{16;30%,豆类、坚果类及海藻类占10%{16;15% ;汤占最后的5%{16;10%。但需要注意的是,癌症患者与肾脏病患者,尽量不要吃豆腐等蛋白质类食品,因为摄取后,肾脏的负担会非常重。这里指的汤,可用蔬菜或海带、紫菜等为材料。

黄入脾,用“两米”益气健脾

中医有云:“黄入脾,四时皆养。”也就是说, 黄色的食物能起到健脾养生的功效。黄色的食物中,又以粗粮居多,五谷粗粮含有丰富营养。气虚体质者,应该多吃一些黄色的粗粮。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康,才能使气血的运行变得畅通无阻,进而滋养我们的五脏六腑。根据中医五行学说,黄色食物对应土,故而易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从营养学来讲,黄色食物大多含有较多的营养元素,尤其是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起到保护皮肤和黏膜的作用,以抵御由冷虚而引发的感冒等病症?

那么,我们应该吃点什么黄色的食物好呢?这里,我为大家推荐“两米”。

小米

小米,又称粟米,其味甘、咸,性凉。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每100克小米中,就含有9.7克蛋白质,这远比粳米高。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低于稻、麦。此外,一般的粮食中,都不会含有胡萝卜素,唯有小米每100克就含有0.12毫克的胡萝卜素,而其维生素B1的含量,也位居所有粮食之首。

据《本草纲目》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即小米能入肾、脾、胃经,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功效,不仅如此,它还能治疗脾胃虚热、反酸呕吐、消渴泄泻等,在这些病症之中,有不少是气虚体质易患的疾病,由此可见,小米是改善气虚体质的佳品之一。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两种小米的吃法,既简单又富含营养。

红糖小米粥 

取小米30.50克,红糖适量;将小米如日常煮粥一样慢熬,煮烂后,加入少许的糖调味。这种粥既可以作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喜欢甜食的人的零食。它具有补中益气、和脾益肾的功效,尤其对那些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疳积的小孩有奇效。对于病后产后体弱者更为适用。

南瓜小米粥 

取绿豆、小米、玉米(以与小米大小差不多为优)、南瓜、红枣、花生各适量;将南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到最后能熬烂);其他材料也洗干净,入锅(除绿豆),加水烧开(为防止溢出,可以在锅里滴些食用油),熬10分钟左右,再加入绿豆继续熬,熬至南瓜熟烂、绿豆开花即可。

玉米

玉米,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粗粮,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刺激肠胃的蠕动,加速粪便的排泄,使得体内的气血畅通无阻,进而达到改善气虚体质的目的。除此以外,玉米胚尖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还能增强新陈代谢,进一步扫清气血运行的阻碍。因此,不少中医都用它来治疗脾胃不健、食欲缺乏等病症。

相对于小米而言,玉米的做法更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鸡蛋玉米羹 

取罐头玉米 160克,鸡蛋 2个,罐头蘑菇 40克,淀粉 5克,牛奶 100克,冬菇 25克,料酒 25毫升,鲜豌豆粒 20克,盐、葱、姜各少许,将鲜豌豆放入热碱水中泡一下,再放入凉水中泡凉备用;将炒锅烧热,加油,用葱、姜、料酒煸炒;接着倒入豌豆、蘑菇、冬菇,稍烩后,加水,再倒入玉米、鸡蛋、牛奶和盐,开锅后加入淀粉勾芡即可。

奶香玉米饼 

准备鸡蛋黄 2个、面粉 100克、新鲜玉米 2个、奶油 40克(室温下放软)及适量的盐或糖(根据个人口味而定,爱吃咸的加盐,爱吃甜的加糖);将这些材料放在一起,搅拌均匀成糊状备用;用平底锅煎或烤箱烤。要注意的是,如果用烤箱,那么盘子上要铺锡纸或涂一层牛油。

温馨提示:除了以上介绍的“两米”之外,南瓜也是黄色食物的佳品,其性温味甘,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它的淀粉与糖类容易被人体分解吸收。而南瓜的做法也不胜枚举,如南瓜饼、南瓜粥、南瓜汤、南瓜酥、南瓜糕等层出不穷。至于做菜它也不在话下,蒸、煮、煎、炸、炒样样都能鲜嫩可口,叫人留恋。

甜入脾,教你蜂蜜补中益气法

现实生活中,有些女性会脸色晦暗,这很可能是“丢失”了气血造成的。因为她们每个月,都会损失掉一部分气血。那么,气血亏虚该怎么补呢?北方有句俗语说“女人不能三日无枣”,这也是中医上的养生之道。甜入脾,即甜食能促进脾胃功能,使血液流畅,让女人容光焕发。

中医认为:“气不行则血不行,气为血之母。”由此可见,气虚体质者若想补气,就必须先补充身体里的血液。对于气虚体质者而言,应该怎样补血呢?其实很简单,只需在日常生活中,适量地吃一些甜食就可以有效地补养气血、补充热量了。中医一直都讲究“顺时而补”,那么,什么时候养脾最好呢?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许,在大家的印象中,春天是养肝的最佳时机,怎么又跟脾脏有关系了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这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否认,中医认为“酸入肝”,而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但酸过量却会使肝气过于旺盛,进而损害脾胃的功能。因此,这时还应适当地补充一些甜味的食品。

提起甜食,可谓是数不胜数,但那些没有营养的小零食,就不要多吃了。这里,我为大家推荐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蜂蜜。蜂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人又称其为岩蜜、石蜜、石饴、蜂糖。中医学认为,蜂蜜味甜,易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并且,它还是一种天然食品,其中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弥补人体的不足,有益寿延年的保健功效。

《本草纲目》提到蜂蜜的功效时说:“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又说它“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这段话讲述了蜂蜜的药用功效,即能中和体质,改善因脾虚导致的气虚体质。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蜂蜜是营养最丰富的食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滋补品。据营养学家分析,蜂蜜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铁、钙、无机盐、维生素、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以及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与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这些都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的功效,能及时排解肠道的垃圾,进而加速气血的运行。

蜂蜜不仅味道好,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即它所含的单糖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这对老人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因而它也被称为“老人的牛奶”。如果每天能在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饮用一两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则不仅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肝病、便秘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上面也曾提到蜂蜜的药物作用,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相关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些肠道致病细菌,放入蜂蜜之中,大约10小时以后,痢疾杆菌全部死亡,48小时后,伤寒杆菌、大肠杆菌也都相继死亡。由此可见,蜂蜜有着良好的杀菌作用。身体虚弱的妇女、小孩、老人以及气虚体质者,最易受到病菌的侵害,这些人更应该多食用蜂蜜。

蜂蜜的食用方法

蜂蜜的吃法是花样百出,既可以单吃,也可以与别的食物同吃,通常人们都喜欢用2-3匙蜂蜜,再加上半杯温开水一起搅匀食用,也有人喜欢将它涂抹在面包、馒头上吃。还有人喜欢将蜂蜜与雪梨一起吃,即挖去雪梨中间的核,再把蜂蜜倒入中间的洞中,然后封盖,放入锅内蒸熟,最后边吃梨,边饮蜜。这种吃法,对润肺去燥有很好的效果。 

这里,我再为大家介绍两款利于健康的蜂蜜吃法。

蜂蜜鸡蛋羹 

准备蜂蜜35克、鸡蛋1个,将鸡蛋打入碗内,放入锅中蒸15分钟,熟后放凉,再加入蜂蜜。

山楂蜂蜜茶 

把干山楂放入沙锅中,加水煮 30分钟左右;起锅,过滤取汁,兑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食用蜂蜜的注意事项

虽说蜂蜜既好吃,又营养丰富,但在食用时却有一些禁忌,如果不绕开这些禁忌,不但不能给我们带来健康,而且还可能会引发某些疾病。

吃法上的禁忌,为了防止营养成分被破坏,蜂蜜不能用沸水冲;用量上也很有讲究,一般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成人一天可以食用100克,但不能超过200克,而儿童的用量以30克为宜。当然,也可以咨询医生。

除此以外,在食物搭配上则更应该注意,营养不能被吸收事小,如果引起了食物中毒反应,那就非常严重了。据专家分析,蜂蜜不能与豆腐、豆浆、豆腐渣等豆制品同食,因为豆腐味甘咸、性寒,虽能清热散血,但与蜂蜜同食却易导致腹泻;也不能与葱同食,《金·要略》就有记载:“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蜂蜜还不能与韭菜同食,因为韭菜富含的纤维素,也会导致腹泻。

另外,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患者,也不宜多食蜂蜜,会加重病情。

温馨提示:蜂蜜的功效何其多,其中有一条极受女性的欢迎,那就是它的美容效果。蜂蜜富含的营养素,能促进脏腑组织的再生与修复,调整内分泌以及新陈代谢的功能。因此,它也是一年四季均可选择的理想美容食品。想美容的女性,可以将蜂蜜加入到牛奶、绿茶中;而想减肥的女性,可以制作蜂蜜水果沙拉,用蜂蜜代替沙拉酱,这不仅不会引起发胖,还可以通便。

第二章 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要温阳养肾

什么是阳虚体质,如何判断

形体征兆:面色淡白、肌肉不壮、口唇色淡、脱发、怕冷等。

性格表现:性格沉静、内向居多。

易发疾病:发病基本以寒证居多,或患痰饮、肿胀、腹泻、阳痿等病。

冬天穿棉衣,夏天穿短袖,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但有一些人,即使在酷暑也要穿长袖,更有甚者还穿着毛衣。三伏天,别人开着空调才觉得舒服,他却要“全副武装”,把自己裹个严严实实。对于这类人,即使白白胖胖,也不一定代表健康。他们害怕寒冷,尤其是腰和背,手脚也一年四季总是冰冷的,还很容易出汗,而这些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体质特征了。

那么,什么是阳虚体质呢?说起它的特点,必须先了解阳气。

什么是阳气,它又有什么用处?其实,所谓阳气,就是我们常说的阳刚之气,阳气能使人精神焕发。因此,阳虚体质者大多精神不振,性格沉静、内向。至于为何会形成阳虚体质,主要是先天和后天两部分的原因:先天是指遗传因素,主要是禀赋不足,或母亲怀孕期间养护不当,如孕育时父母体弱多病,母亲是高龄产妇,或早产儿。

后天主要是指失于养护,而损伤了阳气,如年幼时滥用抗生素,过用苦寒败胃的中药,或平时经常吃寒凉的食品等。除此以外,久病或大病之后也容易造成阳气亏虚,以及进入老年后的阳气衰弱,也可能会造成阳虚体质。由此可见,阳虚体质者是不健康的,按照中医理论,阳虚是因为“阳气不足,失于温煦”,或以形寒肢冷等虚寒为特征的体质状态。

因此,阳虚体质的人大多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脸色发白,嘴唇颜色很淡。他们一般比较易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惊悸等疾病。不仅如此,阳气盛衰还决定了人的生殖、繁衍能力,一旦阳虚了,最易患的疾病就是肾虚。中医认为,肾气是人体之元气,如果肾气耗尽了,人的生命也就衰竭了,因此,阳虚体质者养生,就是要养肾,肾气足自然就会长寿。

如何才能判断自己是否肾虚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面诊和病症。

面诊判断法

中医学认为,耳为肾之窍。耳部是人体的三条阳经所过的地方,与肾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我们也可从耳部看肾病。健康人耳朵的颜色是微黄红润,没有分泌物的,若耳朵呈现青黑色,还有点痛的话,很可能就是肾出现了问题;如果是浅黑色,多半是肾虚;纯黑则是肾气将绝的特征;若耳轮枯焦而黑的人,大多数是肾虚热、肾精亏损或肾气不足等病症。

病症判断法

此法就是通过一些疾病的症状,来观测自己的肾部健康状况。这就像一流清鼻涕,便知道自己可能要感冒一样,只要综合判断,不但简单,而且准确实用。从症状的角度来看,肾虚通常会有以下症状:

1.畏寒,总有一种怕冷且怕吹风的感觉。

2.四肢发冷,甚至出现冷到肘、膝关节的症状,往往伴随腰膝酸痛、神疲倦卧、少言寡语。

3.腰痛,轻者难以弯腰或直立,重者出现足跟疼痛、腰部乏力等症。

4.哮喘,肾虚不能纳气,就会引起喘息气短,呼多吸少,使人感到难以畅快呼吸。

5.夜间多尿,一般夜尿次数在两次以上,或尿量超过全日的1/4,严重者夜尿一小时一次。

6.有头晕耳鸣、眼睛发花、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且,头晕患者常伴有耳鸣之声,妨碍听觉。

综上所述,阳虚体质者的养生之道,重点就是在养肾,其次还要注意日常的保暖措施。然而,养肾的方法何其多,我们该从哪里下手呢?都说

药补不如食补,其实,食物才是我们最好的医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详细了解了阳虚体质的特征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针对这些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食物调理。那还等什么,赶紧往下看吧!

中医学有“肝肾同源”之说,而适当的运动,就可以达到养筋健骨、舒经活络、血脉通畅、健肾强身之效,还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阳虚体质者适合做些散步、慢跑、瑜伽、打网球、打太极等运动方式,但一定要持之以恒。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各关节、腰腹、颈背部、脚部的保暖,尤其是女孩,在春秋季、空调房里,尽量不要穿露肩、露膝、露脐、露腰的衣服。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8日 10:44 来源: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编辑:王千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