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我们接着看毛泽东《祭母文》的第三部分。这部分是母亲文七妹的临终嘱咐,以及毛泽东对母亲在天之灵表达的决心。从这决心中,已能看到毛泽东的大志向。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1919年10月8日

母亲是在韶山家中去世的,毛泽东当时在长沙,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赶回韶山,母亲入棺已有两天。毛泽东在母亲灵前作这篇《祭母文》,泪流满面,他接着写下:……母亲叮嘱儿子们,你们各自一定要做个好人。母亲还嘱咐说,平时有恩于我们家的人,还有劳累病苦的,无论大小亲疏,都有待你们去报答周济。

毛泽东说,母亲啊,我对你的思念将和时光同在。你的养育之恩,如春日的朝晖和云霞,我何时能够回报?我会如精卫填海那般奋斗不已。母亲!你没有离去,身躯虽逝,灵魂万古。我今生的每一天,都是报答你恩情的时辰。我今生的每一天,都和你在一起……

1936年,毛泽东在接受埃德加·斯诺的采访中也曾这样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穷人们在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她常常给他们饭吃。但是,如果我父亲在场,她就不能这样做了。我父亲是不赞成施舍的。我家为了这事多次发生过争吵。”

母亲的善良与慈祥,特别是她对邻里对劳累病苦的乡邻的关怀,使少年毛泽东不只是关心自己一家人,此影响尤其重要。这是毛泽东能体会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那样的崇高美德的源泉。

我曾经站在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圣母玛利亚雕像前久久瞻仰,玛利亚怀里抱着死去的耶稣,作品题名《慈悲》。这尊作品陈列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我感叹米开朗琪罗创作的慈母形象,实在是欧洲文明永恒的精神财富。

慈母,是文明的缔造和传承者。我们民族也应该记住哺育了毛泽东的这位伟大的母亲,应该有滋养灵魂的作品来表现这位中国的慈祥的母亲,永远纪念她。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9日 15:32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