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这真诚历历在目啊!毛泽东继续写道: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毛泽东说,母亲从不说假话,一点儿欺人之心都没有。母亲头脑清晰,处事能把感情和道理分得很清楚。母亲做事没有什么失误,不妥的事物也很难逃过她的眼睛。母亲清净的风尚,传遍亲戚邻里。母亲一尘不染啊,表里如一。母亲五德鲜明,这为人的大节,合成了母亲的人格。长歌至此,毛泽东当是想起了母亲领着幼小的他拜观音的情景,于是写下“如在上焉”,感觉母亲就像端坐在上的观音菩萨!仔细体会,毛泽东对母亲品德人格的回忆,是按照“仁义礼智信”五德追述的,并明确写出“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毛泽东3岁时,弟弟毛泽民出生,母亲曾带毛泽东到棠佳阁外婆家去住。毛泽东小时候有几年时光在外婆家度过。舅舅文玉钦是读书人,家里开了个启蒙馆,附近有十几个孩子来上学,毛泽东3岁在这里听诵《三字经》,4岁对学识字感兴趣。他正式读私塾始于8岁,止于13岁,据称“读遍韶山私塾”。这时他已经私自读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禁书了。渐渐长大的毛泽东,期望接受新事物,而四书五经里的教导,仁义礼智信这五德,已经深深地进入毛泽东的内心,成为他怀念母亲最浓郁的情感。这在《祭母文》中一目了然。

毛泽东接着诉说母亲的隐痛和抱恨……这里凝聚着他对母亲最深的爱,是他不能不在母亲灵前诉说的: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祭母文》所述的“恨偏”大抵就这八句,虽然短小,却是整篇祭文中最沉重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毛泽东这里讲的“三纲之末”,是说母亲处在夫权的统治下,有志向不能施展,有追求不能实现。母亲精神的痛苦,以此最为突出。

我们认真地来看一下“三纲”。

“三纲”之说出自董仲舒。从孔子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取义,认为上德风正,民风就正,所以,君应当为臣之表率,父应当为子之表率,夫应当为妻之表率。

董仲舒此说之来源,可追溯到秦汉以前,如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礼记·乐记》说:“君好之,则臣为之。”在汉代之后,有韩愈说:“……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文天祥《正气歌》更说:“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这些都是在讲,处在重要位置的人,要起表率作用。这与《尚书·皋陶谟》讲帝王要从修养自身做起,还要教导好自己的亲属,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正统文化。《三字经》讲得更加通俗:“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说的是君臣之间要讲信义,父子、夫妇要亲密和顺。可是,到后世,怎么变成了对臣子、对儿女、对妻子的残酷统治和压迫呢?究竟是什么力量异化了“三纲”,至今值得深加研究。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9日 15:32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