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精彩书摘】

第三章 治天下以用人为本

清代雍正皇帝有一句概括用人重要性的话,可以说是高屋建瓴,振聋发聩。他说:“治天下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雍正帝说,用人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其余的事当然也很重要,但与用人这件事比起来,就是次要的。如果将用人比作一棵大树的根和干的话,其余的事只能算作枝和叶了。

现在可能有人对雍正帝这句话很是不以为然,认为治国的根本应是发展经济、实行改革一类大事,怎么会是用人呢?这要看你怎么看。首先,你必须站在国家领导人的角度,从政治家的角度去看问题;其次,要辩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叫死理。我们不妨重温一下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视察时的一段话:“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如果我们对“关键在人”这四个字能够确有领悟的话,那么对治国以用人为本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古代是不是只有雍正帝这样说过?其他政治家、思想家是不是也这样认为?这样认为的理由又是什么?本章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第一节 为政在于用贤

战国思想家墨子较早地提出了尊贤用贤是为政之本的思想。《墨子》一书提出了尚贤、节用、兼爱等十种主张,其中尚贤是反对贵族的官位世袭制度,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谁有才能谁就应该做官。尚贤的“尚”是崇尚、尊重的意思;而真正做到尚贤,应该是将贤人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尚贤的基本涵义是尊贤用贤。《墨子·尚贤》篇里,有几处谈到了尚贤是为政之本的道理。

墨子说:“那些担负着治国理政重任的王公大臣们,不能不以任用贤能之士作为国家政务的根本任务啊。所以国家如果拥有众多的贤良之士,那么国家安定的基础就雄厚;如果贤良之士少,那么国家安定的基础就薄弱。所以为政者的根本任务,不是别的,只是大量地吸收和使用贤才而已。”(先秦)《墨子·尚贤》:“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不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他又说:“如果想继承尧、舜、禹、汤四位仁君的治国之道,就不可以不尊贤用贤。尊贤用贤,是为政之本啊!”(先秦)《墨子·尚贤》:“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尧、舜、禹、汤这四位帝王的共同特点是尊重贤人,共同做法是选贤任能。所以墨子说,要想学习他们的治国之道,就是要尊贤用贤,这才是处理国政的根本。

治天下以用人为本的思想,为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和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所认可、推崇,并加以发挥。例如,诸葛亮说:“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举措》。《便宜十六策》在《隋书·经籍志》中有收录。他又说:“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举措》。诸葛亮认为,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任用贤才。理由就是:失掉贤人国家就危亡,得到贤人国家就安定,这是必然的,相反的情况从来没有过。这话说得是不是有点绝对?从形式上看,它是有点绝对,但历史事实反复证明它是对的。

东晋的著名学者、道教理论家葛洪这样说:“没有舟船而想横渡大海的,没见过有渡过去的;没有良臣辅佐而想把天下治理太平的,没听说有成功的。”说到这里,他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故招贤用才者,人主之要务也。”(晋)葛洪:《抱朴子·贵贤》:“舍轻艘而涉无涯者,不见其必济也;无良辅而羡隆平者,未闻有成也……故招贤用才者,人主之要务也。”

清代初年有个叫唐甄的学者,做过知县,对用人问题也颇有研究。他讲用人重要性时,有几句很有分量的话,他说:“国家政务包括的事项很多,但只有用贤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国家治乱的原因在于它,国家兴亡的原因在于它,除它之外没有别的原因。总之,国家的治乱兴亡全是由用贤如何所决定的。”(清)唐甄:《潜书·下篇上·主进》:“为政亦多务矣,唯用贤为国之大事。治乱必于斯,兴亡必于斯,他更无所于由也,一于斯而已矣。”

既然用人问题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那么招贤用贤就应该是君主的基本责任。古人对此亦多有论述。

孟子说:“尧把得不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最为忧虑的事,舜把得不到禹和皋陶这样的人作为自己最为忧虑的事。因为自己的田地种得不好而忧虑的,那是农夫。把钱财分给别人叫作惠,教人去做善事叫作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作仁。所以说,把天下让给别人比较容易,为天下找到贤人就比较难啦。”(先秦)《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这给后来治国者一个提示:要做尧舜之君,首先就要像他们那样,将招贤用贤作为自己第一位的责任。

古人认为,招贤用贤、知人善任不仅是帝王的责任,凡具有选贤荐贤之责的大臣,特别是宰相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古代的宰相是百官之长,如果宰相只知忙于具体事务,而不注意发现人才,并及时向朝廷推荐人才,那么这样的宰相就不是称职的宰相。春秋时的楚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楚庄王退朝回来晚了,他的夫人樊姬问他为什么回来晚了,庄王说:“今天与贤相说话,不知不觉就晚了。”樊姬问:“贤相是谁?”庄王说就是虞丘子。不料想樊姬语出惊人,她说:“虞丘子身居相位数十年,竟没有推荐一个贤人。如果他知道有贤人而不推荐,这是对国家不忠;如果他不知道有贤人,说明他没有识人的智慧。这样的人,怎么是贤相呢?”第二天上朝,楚庄王便将樊姬的话告诉了虞丘子。虞丘子叩头说:“樊姬说得对。”于是虞丘子辞掉相位并推荐孙叔敖。孙叔敖做了宰相后,庄王终于称霸于诸侯。见(汉)刘向:《新序·杂事》:“(樊姬曰)今虞丘子为相数十年,未尝进一贤。知而不进,是不忠也;不知,是不智也。安得为贤?”从这个故事里看,虞丘子还是个不错的官员,楚庄王对他的工作是满意的,称他为“贤相”。但他有一条,为相若干年没有推荐出一个贤人,这作为国相来说就不称职。他自己对别人提的这条意见也心悦诚服。另有一处史料说,虞丘子是做了十几年楚相后,自动提出辞职并推荐孙叔敖的。楚庄王开始不同意他辞职,他讲了几句话很有深度,打动了楚庄王。他说:“长期占据一个有丰厚俸禄的重要职位,这属于贪婪;不向国家推荐贤能之人,这属于欺骗;不肯让出自己的职位给贤能之人,这属于不廉。这三项都做不到的,属于不忠。您不能让我做一个不忠的人,所以一定要答应我辞职。”(先秦)《楚史梼杌》:“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话都说到这份上,楚庄王只有答应了。我们从虞丘子讲的这三条中可以看出,关键是要推荐贤能,特别是要推荐比自己强的人。这一条做到了,其他两条自然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唐太宗对宰相之责说得更明确。贞观初年,房玄龄、杜如晦分别担任左、右仆射(唐代的宰相职务)。有一天,唐太宗对他们说:“你们二位身为宰相,应当广求贤人,并根据他们的才能加以任用,这是宰相的职责呀。听说你们每天受理诉讼案件,忙得一点儿空闲都没有,这怎么能帮助我选拔贤才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3:“丁巳,上谓房玄龄、杜如晦曰:‘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之职也。比闻听授词讼,日不暇给,安能助朕求贤乎!’因敕‘尚书细务属左右丞,唯大事应奏者,乃关仆射。’”于是唐太宗又下了一道命令:以后凡尚书省的具体事务,都交给下属官员去做,只有需要向皇帝报告的大事,才由宰相办理。这样,宰相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关心选拔贤才的事情了。

唐代文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对宰相之职也有论述。他说:“公开透明和公正无私地选拔人才,使各类人才都能扬长避短地发挥作用,以委婉有余为良好,以出众超群为英杰,比较他们的长短优劣,根据各自特点安排合适的职位,这是宰相的为政方法。”(唐)韩愈:《韩昌黎文集·进学解》:“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姘,卓荦为杰,较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在韩愈看来,公正地选拔人才和合理地使用人才,是宰相从事政务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南宋有一个官员叫杨万里,任过东宫侍读、秘书监等职,是一个学者型官员,对人才问题比较有研究。有一次宰相王淮问杨万里:“我这个当宰相的,最先应该关注的事情是什么?”杨万里只回答了两个字:“人才。”(元)脱脱等:《宋史》卷433,《杨万里传》:“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

金代比较英明的皇帝金世宗,有一次对宰相说:“推举贤人、辞退不肖之徒,这是宰相的职责啊。有才能高于自己的,可能怕他得到重用后分了自己的权力,因此往往不肯把他推举到与自己并列的位置,我对这种做法很不喜欢。希望你们不要有这种思想。”(元)脱脱等:《金史》卷6,《世宗本纪上》:“二年正月……庚午,上谓宰相曰:‘进贤退不肖,宰相之职也。有才能高于己者,或惧其分权,往往不肯引置同列,朕甚不取。卿等毋以此为心。’”看来,一些大臣不愿荐贤的私心,早已被皇帝摸透了。

元世祖忽必烈非常器重的大臣程钜夫,在给皇帝上书时也特别强调宰相的进贤之责。他说:“天子之职,莫大于择相;宰相之职,莫大于进贤。”(明)宋濂等:《元史》卷172,《程钜夫传》。诚可谓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6日 11:44 来源:党建读物出版社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