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向毛泽东学写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第三节 延水河畔,窑洞窗前,妙笔生花铸辉煌——毛泽东土地革命后期至抗日战争时期的写作实践

  遵义会议后,即土地革命后期直至抗日战争时期,约10年左右时间,毛泽东的著述活动内容丰富,成果空前。他已经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和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

  这主要因为,第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国情和革命规律的认识逐渐成熟,毛泽东在主观上具备了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的条件;第二,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毛泽东的工作和生活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明显改善了著书立说的物质条件,客观上允许他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理论研究;第三,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和“打日本,救中国”的强烈使命感,激励着毛泽东的写作欲望。这些因素,决定着此时的毛泽东不仅写作文章的数量猛增,而且文章内容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方面。但是从总的比例看,毛泽东关注与思考的重心及其著述的主要方向,是在抗日救国、为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而努力的方面。当然,党的建设、哲学研究、经济、文艺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正如他在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回忆的那样:

  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

  正确的理论来源于丰富的实践。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同样离不开对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他在延安时期写下的一大批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重要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国共合作同抗战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做的报告,其中心思想是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他明确指出:

  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党的任务是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目前大于革命势力,要战胜敌人,必须抛弃关门主义,组织起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和红军在这个统一战线中具有决定性的领导作用。

  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诸多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反复论证的主题。

  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首次系统地阐明了苏维埃政府在外交、抗日和统一战线方面的重要政策。

  在外交方面,毛泽东“期望各友好国家不要帮助日本帝国主义,至少采取中间立场。”他认为反战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苏联等国家,能够组成一个反侵略、反战、反法西斯的世界联盟。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政策方面,毛泽东认为,战胜日本侵略者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毛泽东认为,中国依靠军队的运动战,配以阵地战,并发挥全国人民的抗战潜力,就可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建立国防民主政府的思想。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5日 15:35 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编辑: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