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百年新闻经典》丛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通讯卷]前言

记录历史风云 反映时代风貌 讴歌当代英模

郑保卫

翻开新中国的历史长卷,你会发现一串串响亮的名字,而且会寻到他们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

20世纪50年代,河北遵化农民王国藩的“穷棒子精神”为翻身农民指引了一条互助合作、奋斗脱贫的道路;鞍钢工人王崇伦“要和时间赛跑”的精神,激励着成了国家主人的工人群众竭尽全力去为国家多做贡献;志愿军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成了人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他们的事迹鼓舞着各条战线的群众去战胜困难,奋勇进取。

60年代,大庆人的优秀代表铁人王进喜成了艰苦创业者学习的楷模;大寨人与天奋斗,向地要粮的顽强精神成了5亿农民的杰出代表;我国登山健儿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非凡壮举为正处在困难时期的中国人民提供了克服困难、英勇奋斗的信心和勇气;县委书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民公仆形象深深印在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心里,成为鼓舞他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高中毕业生邢燕子自愿到农村去的行动,呼唤着多少有志青年奔向农村广阔天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解放军战士雷锋的事迹,启发了多少青少年去领悟人生的真谛!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作为的企业家、科技专家、先进教师、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优秀干部、青少年标兵——孔繁森、邓稼先、袁隆平、华益慰、吴仁宝、许振超、王顺友、任长霞、杨利伟、张丽莉,等等,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亿万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而使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得以广泛传播,并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主要是媒体的宣传报道,特别是新闻通讯所发挥的独特的宣传作用。

新闻通讯以其细微的观察、细致的描写、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揭示,将新闻人物的生平事迹、精神面貌、内心世界真实地传递给读者。也正因为新闻通讯所具有的这种独特功能及效果,使之成为最受欢迎的新闻体裁之一。

新闻通讯可以说是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形成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体裁。它长于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来反映事件,报道人物,揭示问题,总结经验,因而具有消息等其他体裁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新闻通讯兼具文学性和新闻性两大特征,既能更好地满足受众全面、深入了解新闻事件与人物的需要,又以不拘一格的行文结构和饱含深情的笔触,把多彩生活的本来面貌呈送给读者,带给读者以美的阅读享受,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读者青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国近代新闻通讯,始于民国时期名记者黄远生1912年在《申报》上发表的“远生通讯”。它甫一问世便受到读者喜爱,成为历久不衰的一种新闻体裁,并在长达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进步。

早期的中国通讯,沿袭了古代纪实文学的实录方式和表现手法,因此带有传统史传、游记文学的浓重色彩。在黄远生等记者的努力下,中国近代新闻通讯开始注重“深刻之观察”“缜密之研究”“系统之叙述”“隽趣之描写”,这使它更加符合新闻的特点与本质,更加具备现代通讯的特征与风骨。

从黄远生之后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是中国新闻通讯发展的成熟期和丰收期。这一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新闻通讯这一体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长足发展。新闻通讯不但写人、写事、写地方风貌,也写工作经验,而且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现手法融于一体,使其更富感染力和穿透力。可以说这一时期新闻通讯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益成为宣传典型、推动工作的有力手段。

这一时期新闻通讯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抒情评论色彩。如20世纪60年代《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透过对61个中毒民工的救助过程,反映出社会主义国家“一人有难,万人相助”的新风尚新面貌,整个事件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人民日报》发表的《“一厘钱”精神》,对宣传和推动增产节约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一厘钱精神”成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口号;新华社发表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把肩负党的嘱托,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事迹描写得细致入微,感人至深,许多读者读后激动不已,潸然泪下;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发表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把普通一兵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愿做革命的螺丝钉”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风貌展现到了极致,“学习雷锋好榜样”,成了全国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新闻通讯也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不少新的变革和突破。一方面,对于重大题材的主动选择和对事实的辩证分析,使一些通讯显得更加厚重、大气和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更多的通讯作品已从记录事实发展到透视事实,从反映现实进入到预测前景,从报道成就扩展到揭露问题,视野愈见开阔,内容更加广泛,思想日显深刻。整体而言,这一时期通讯的思辨性和战斗性出现了飞跃,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大增强,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像《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红色的警告》三部曲、《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命运备忘录》等作品,揭露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种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以及社会转型的深入,新闻通讯开始逐渐向平民化、多样化转变,许多普通百姓成为新闻通讯的主角,叙事结构也更加灵活多变,如《夜宿车马店》等,一些短小精悍的人物通讯和一事一议的工作通讯受到读者好评,新闻通讯开始更具亲和力,更有可读性。

百年来,通讯这种体裁已在新闻媒体上大放异彩,成为璀璨夺目的明珠。经由一代代新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闻通讯领域涌现出了许多精品佳作与创作名家。这些优秀作品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它们有的质朴平和,真切自然,生活气息浓郁,有的则辞藻华美,文采飞扬,充满诗情画意;有的用写实笔调,平实客观地展现新闻事实的原貌,有的则将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饱满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然而,不管风格怎样变化,新闻通讯作品有一些特征是共通的:反映的主题思想深刻,呈现的事实价值重大;对时代精神的揭示准确鲜明,对现实问题的反映针对性强;运用的事实清晰,描写的人物典型;采用的细节丰富生动,使用的语言亲切感人。阅读这些作品,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引领人们去重温一件件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去与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对话,去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通讯已成为中国历史进程的一种折射,它把人们的生活体验、思想感受和精神追求,传递给一代又一代读者。

在总结新闻通讯的写作特点时,我们觉得需要特别谈及的是作者的情感投入和表达问题。仔细阅读那些优秀的新闻通讯,特别是优秀的人物通讯,我们会发现,作者们无不倾注了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这从作品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得到。

著名记者穆青当年在同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的学生们谈心时曾说过,一个对党和人民没有深厚感情的人是当不了好记者的。这既是他对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劝勉,其实也是他自己几十年记者生涯的切身感受。他在回顾当年自己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谈到,当时他们在兰考访问,许多同焦裕禄接触过的干部群众含泪向他们讲述焦裕禄的感人事迹,他们一边采访,一边也跟着流泪。而当开始写作时,一想起焦裕禄的事迹自己的泪水就禁不住夺眶而出,眼泪把稿纸都打湿了。当年跟他一起采写焦裕禄的同事冯健也谈到,穆青在听兰考的干部、群众回忆焦裕禄时,常常会激动得不能自已,从凳子上站起来流着眼泪在院子里踱步,采访不得不因此中断。

正是采访写作者的这种真挚情感的注入和流露,使得许多新闻通讯作品能够释放出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的巨大的正能量,进而产生极大的思想震撼力和社会影响力,而这也正是新闻通讯最具特点和魅力的地方!

自1912年至今,中国新闻通讯已经走过了百年路程,其中名篇佳作蔚为大观。值此之际,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出版《中国百年新闻经典·通讯卷》一书,这既是对中国新闻通讯百年辉煌成就的总结和展示,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其未来发展的企盼与期待。

选编工作对我们来说真是个难题!在中国新闻通讯百年发展的历程中,名篇佳作犹如群星璀璨,数不胜数,而由于整本书的篇幅所限,我们只能挂一漏万,优中选优,许多优秀作品因此不得不忍痛割爱,这让我们深感遗憾!

我们确定的选编标准,从内容取材上,主要依据“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意义、重大影响”这一标准,即选择那些描述和反映在近代中国历史各个重要发展阶段上,具有重大意义和重大影响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的代表性新闻通讯。从作品作者上,则尽可能考虑其代表性,即在确保内容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那些知名度高、写作特色鲜明的作者的新闻通讯作品。

为了使作品选择的面更宽些,原则上每位作者只选一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瞿秋白、范长江、魏巍三人各选了两篇)。对合作创作的作品,通常重点介绍第一署名作者,如果第一署名作者已有其他作品入选了,则介绍另外一位参与写作者。对一些没有个人署名的集体采访写作的作品,我们只列出参与采访写作者的名单,而不作具体作者的介绍。

按照上述标准,本书选取了自黄远生首创近代新闻通讯以来,至今影响重大的47位作者的50篇新闻通讯(含部分报告文学)佳作。这些通讯有的如实记载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某一重要历史进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有的生动描写某一先进典型人物,展现其言语行为,反映其思想风貌,揭示其精神境界,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有的深刻揭示某一社会现实问题,或指点迷津,启发思考,或针砭时弊,扶正祛邪,借以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些通讯中有不少作品写作技巧精湛,写作风格独特,运用的语言生动优美,展示的情节曲折感人,从写作业务上看堪称代表之作,对后人有着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总之,入选作品大都是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名篇佳作。通过这些作品,读者既可以从中领略百年来中国新闻通讯的独特风采与巨大魅力,也能借以欣赏近代中国百年发展过程中那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聆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那一曲曲激越昂扬的时代旋律。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为了读者阅读和学习上的便利,我们在选编此书时除了介绍每篇作品产生的背景及采写过程,并从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对作品作了概要分析,同时对作者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作了详细地介绍。我们希望通过上述深入、扎实和创新性的工作,真正有助于广大新闻通讯写作爱好者更好地借鉴经验,对照自己与这些名家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差距,提升新闻通讯写作水平。

对普通读者来说,则可以从此书中更好地感受新闻通讯的魅力,从而对中国新闻通讯史上的优秀作品、创作名家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在精神上能够产生共鸣,增加人生的兴味与体验,寻得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我们衷心祝愿中国新闻通讯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步迈向下一个更加繁荣的百年,也企盼广大读者能够从优秀新闻通讯作品中获得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在此书选编过程中,我的研究生李晓喻在资料搜集、作品及作者介绍撰写,以及前言写作等方面作了许多细致工作;博士生李刚存、任媛媛,研究生赵卓、高晓东、张峡、赵常秋等同学参加了一部分作品及作者介绍的撰写和润色工作,在此谨致谢意。《中国百年新闻经典》课题组的孙丽同志从提供资料到联络作者,以及选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业务工作都提供了耐心周到的服务,对她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还须说明的是,本书在人物和作品介绍中,参考了许多相关书籍、文章与资料,汲取了其中许多有益的素材和观点,限于篇幅,没能够一一列举和注释,在此谨向有关作者及编者表示真诚的谢意!            

2013年8月

(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教材编写组专家。)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1日 17:03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雍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