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百年新闻经典》丛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评论卷]前言

承载使命  穿越历史  影响后世

王润泽

中国近代新闻事业诞生后,评论随之出现。它伴随着国家民族的危亡而生,在动荡曲折的历史中成长,在中国历史和新闻史上地位重要而特殊。

历史漫长的中国古代报纸,几乎只登载一种内容——政府政治信息;评论、广告、副刊等现代报刊内容统统不见。清朝后期近代新闻事业从西方传入,评论作为第一个成功的报刊内容被中国文化接受,成就了中国近代报刊的辉煌,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那时国家和民族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报纸“执笔者大都怀着忧虑国家之心,目睹栋折榱崩的阽危,因此感伤之情与奋斗之气,自然流露于字里行间,所以感人最深,发生影响也最速”;而其特点“一则是多数报纸都是以捐款创办的,非以牟利为目的;二则是各报都有鲜明的主张,能聚精会神以赴之”①。

因此与西方新闻事业诞生过程中的市场经济推动不同,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大部分是出于改良维新的政治需要。即为办报人多为热衷改良社会的知识分子,报纸评论成为他们针砭时弊、改革社会、参与政治的最直接和最有力的武器,并很快在中国落地、发展、壮大,一时形成以政论报纸为主流的中国近代报刊第一次、第二次创办高潮。以评论为重要内容和特点的新式媒体,成为推进改良救亡和历史进步的社会公器。从这个角度说,是评论推进了中国近代报纸的诞生和发展并不为过。

评论诞生之时所打下的深刻时代烙印,成为中国媒体的一种特殊文化气质和精神品质,被继承下来并一直持续至今——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政治生活的参与性与文化批判的敏锐性。可以说从各个时代优秀的评论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发现这种个性和品质。因此虽然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传媒文化,两地之间的传媒文化千差万别”,“媒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精神和内容,也是不一样的”,但新闻评论,特别是优秀的评论,却能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判断和历史好恶,穿越历史,影响后世。评论是媒体的灵魂——肉体可以消失,灵魂却可永存。

从民国成立、建设共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代在变,但中国新闻评论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没有变。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国媒体上的评论或大声疾呼,或针砭时弊,或褒扬正气,每一篇精心制作的评论,对社会对历史均产生积极的效果。

当然受文风和文体的影响,中国报纸评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按照其应有的突出新闻性的写作范式来操作,很多议论文章,包括政论、杂文等,都可以刊登在报纸上,成为评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分类稍显不清的评论文章虽然形式和文风各有特色,但它领风气之先,思想深刻,观念新颖,对读者极具冲击力,它们引领着国人的进步、前进,对社会亦富有启发价值。

本书收集的是中国自有报纸以来,对社会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的评论作品,有的评论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产生重要作用,如王韬的《变法》、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陈独秀的《偶像破坏论》等,分别站在变法、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潮头,用或深刻或激情或理性的评论,指出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有的评论虽经历史风雨,却依然包含传统价值和普遍真理,闪烁着生命的光彩,如鲁迅的《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所表现出来的对民族自信心的坚定信念,艾丰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中折射出的社会责任感,在今天依然令人敬佩;有的评论则是以小见大,对中国文化、社会具有善意之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如杜重远的《要面子不要脸》、白岩松的《伤心一跪》等,让我们对民族性中卑微的一面产生深刻的触动;有的评论则是对后世文风有重要影响。这些评论或立意高远,或切中时弊,或分析精准、赋予人文精神;少有愤世嫉俗的偏激、风花雪月的呻吟以及貌似正义的伪监督。

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百年新闻经典·评论卷》,对集中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评论作品的写作,对提升媒体评论人的思想文化素养,对理解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精神品质,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评论部分的选择是由几位学界和业界的专家一起完成的,由于百年来优秀的评论文章灿若星河,我们尽力选择,也可能挂一漏万。现在将这些作品呈现出来,恳请方家指正。 

为了更好地展示评论作品,让读者对评论有更深的理解,我们试着对作品的背景、特色、意义和影响逐一进行介绍,对评论作者也从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给大家更多背景信息和学习路径,这样的安排希望对读者有益。而有些作品因为是集体创作,或者由于时代久远,留存下来的资料过少,或者由于是电视或广播评论,涉及工作团队,无法将所有工作人员一一找到、核实和详细介绍,也颇为遗憾。

本书出版过程中,北京惠博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孙丽同志做了大量细致认真的工作,我的学生白博、黄欢、马梅若一起参与到具体资料收集和整理写作的工作中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徐妍同学对部分评论作者的综合素质等内容的整理修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这里我诚心感谢他们的付出。

另外本书也参考了很多相关正式出版或非正式出版的资料,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限于篇幅未能一一列出,也在此向有关作者和编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3年8月

(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新闻春秋》主编。)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1日 17:03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雍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