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百年新闻经典》丛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刘梓良 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内容简介】

《中国百年新闻经典》丛书是一部力求体现专业水准,揭示新闻实践活动规律,探寻新闻经典作品与记者综合素质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给人以启迪的史料性图书。

《中国百年新闻经典》丛书,历时六年之久,经过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辛勤努力,从消息、评论、通讯、摄影、漫画五种体裁的大量新闻作品中,遴选了1900—2011年的110多年间的中国近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该丛书对所选定篇目的作者给予简介并配有照片,对其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进行概述、提炼;对作品还从背景、特色、意义和影响等方面,逐项进行精当点评,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及写作特色。

作为编写者,在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的同时,每当阅读作者的综合素质、作品和点评,都会获得一种新的力量与启迪。每一位作者的奋斗历程,都记录着他们的辛劳与探索的足迹;每一篇经典作品,无论展现的是平凡的具有深刻意义的小事,还是作者笔下描绘的历史风云,既能给人以教育、启迪和借鉴,也折射着作者的学识、专业水准、社会责任和创新能力。读者能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工作成就中,领略并享受着奋斗者的快乐与心灵和智慧的滋养。本套经典丛书,对新闻从业者,特别是刚刚走向或准备走向新闻行业的年轻同志以及大、中学生,不仅仅是一部值得认真阅读的经典之作,它,更是一条通向事业的成功之路,也是人生的一座高高耸立的价值坐标。

【章节选读】

总序

创新理论 精研一事 物我两善

刘梓良

对新闻消息、评论、通讯、摄影、漫画五种体裁的新闻作品,力求编写一部体现专业水准,揭示新闻实践活动规律,给人以启迪的《中国百年新闻经典》,无论从整体设计,作品标准的制定,还是资料的搜集等,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一、创新理论

如何梳理和编写一百多年来的五种体裁的新闻经典作品,是按照传统的思路就作品来编选作品,还是努力找出新闻经典作品与记者综合素质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作为线索?如果按这样的创新思路来编写,那么,记者综合素质理论建构的基础是什么?为此,本人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科学建立新闻工作价值体系与有效提升我国新闻媒体传播能力研究》课题,为探索和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方法与理论的支撑。首先,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的研究摒弃了以往就新闻作品来研究作品,或就队伍现状来研究现状的单一、孤立的传统研究方法,着力体现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性。其次,在创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把新闻从业者的知识结构(价值基础)、专业技能(价值能力)、职业道德(价值规范)、创新能力(价值成果)构成一个完整且相互联系的综合素质价值整体,建构了以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新闻理论框架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与新闻实践活动规律——活动主体、活动方式、活动对象、活动目的相统一,又与知识生产者的核心要素——学识、技能、道德、创新的综合素质相一致。

那么,该怎样来确立百年新闻经典的编选标准呢?概括地说,就是以“重要事件、典型人物、重大意义、深远影响”作为作品编选的主要依据。

(一)反映近百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现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要事件的新闻作品; 

(二)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的新闻作品;

(三)所报道的重要事件和典型人物,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具有给人以警醒、教育、激励、鞭策的重大意义的新闻作品;

(四)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开掘深刻、见解独到,能够揭示出重要事件的内在本质和典型人物的思想品质,引发理性思考,产生深远影响的新闻作品。

根据每类体裁所选定的篇目,每篇作品的编写内容包括:①作者照片;②作者简介;③作者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④作品;⑤点评。对每一件作品,从背景、特色、意义及影响等方面,逐项进行点评。通过对所选入作品的精当点评,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及写作特色。

在此基础上,对搜集的资料,经过课题组的反复核实、查证,按照上述内容程序进行认真编写,最后由承担不同体裁的分卷专家,进行修改和审定。

二、精研一事

本套经典丛书,由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和北京惠博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策划。在确立上述编写思路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先后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的20余名硕士生、本科生协助,历时3年多时间,查阅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各学生所在的校图书馆和新华社资料库、解放军画报社等单位的百余种图书、报纸、期刊和画册,从不同历史阶段的大量的作品中,遴选了1900—2011年的111年间的中国近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初选作品。按照编选标准,经过专家的三轮严格细致的评审,最终选出消息作品75篇,评论作品68篇,通讯作品50篇,摄影作品115幅,漫画作品100幅。

由于在入选的解放前的作品中,有个别未署名的情况,因此,在作者简介的内容方面,只能空缺;也有在解放后入选的作品中,个别作者的某一方面的资料不够全面,经过多方查证无果,也只能留下遗憾。在编选的过程中,凡是能够查阅到的资料,我们竭尽所能去搜集;有的作者退休后已随家属移居海外,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想尽办法与之联系,把相关资料补齐。尽管课题组做了大量、艰辛的努力,但仍有缺憾之处。

本套经典丛书,尽管课题组花了近六年时间,可谓精心研磨、竭尽全力,但在一百多年浩如烟海的新闻文本里来选择“经典”,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免出现挂一漏万的情况。如有新发现,再版时作补充。

在“作者简介”“综合素质”“点评”中,课题组参考了一些学者、新闻工作者和被选入文本作者的相关文献,在此都尽可能地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做了列举,在此表示诚挚地感谢!如有遗漏者,在此深表歉意,再版时一并弥补。

三、物我两善

我们在搜集、整理和编写一百多年的新闻经典中发现,凡是达到经典标准的新闻作品,其作者的综合素质也是优秀的。这就证明了一个真理:人品决定作品。人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作品的质量。就新闻作品的引导力和影响力而言,新闻虽然来自于事实,但新闻不是“事实”的简单呈现: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运用什么方法来认识、挖掘事实的本质和内涵,传递怎样的价值主张与社会责任,通过什么样的创新形式来表现作品,这无不与新闻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在缺位或有欠缺任何一个素质结构的情况下,优秀的新闻作品是不可能产生出来的。一位优秀的医生,首先必须具备专业领域的比较全面的医学知识,其次是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同时具有对病人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履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高尚使命和悬壶济世的神圣责任。人世间的道理是相通的,要“物善”,必先“我善”。

作为编写者,在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的同时,每当阅读作者的综合素质、作品和点评,都会获得一种新的力量与启迪。在每一位作者的奋斗历程中,记录着他们的辛劳与探索的足迹;在每一篇优秀作品中,无论展现的是平凡的具有深刻意义的小事,还是作者笔下描绘的历史风云,既能使人从作品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的学识、专业水准、社会责任和创新能力。我们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工作成就中,领略并享受着奋斗者的快乐与心灵和智慧的滋养。特别是对刚刚走向或准备走向新闻行业的年轻同志,这不仅仅是一部值得认真阅读的经典之作,它,更是一条通向事业的成功之路,也是人生的一座高高耸立的价值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编写百年新闻经典的过程中,运用综合素质理论与内蒙古党委宣传部联合开展新闻采编综合素质的培训,从2011年9月以来,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实践再次有力地证明:无论是促进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效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理论,不仅揭示了以人为本的实践活动规律,探索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纯杰同志,对指导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的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和本经典丛书的编写,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做了大量的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各分卷的每一位主编,无论是在学界、业界,不仅有着深厚的学养和理论功力,并且在工作实践上,成果颇丰。他们为本经典丛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北京惠博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孙丽同志,无论是在查阅和整理大量资料,还是协调有关专家评审、改稿的过程中,六年如一日,始终兢兢业业,扎实勤奋工作,这种勤奋和敬业精神,着实令人敬佩!计利红同志在担负培训中心办公室工作和肩负网站视频工作的同时,在资料搜集和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本套经典丛书,编写的主旨既是对中国新闻行业百年来的最优秀作品进行精选、汇编,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百年的发展提供脍炙人口的新闻经典作品,同时,也为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启迪和帮助。

2013年8月

(刘梓良,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主任、博士,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

[消息卷]前言

我对经典消息的理解

孙德宏

先谈谈我对“消息”的理解。

消息是新闻中最简捷,也最重要的文体。甚至也可以说,如果新闻报道只需要一种文体,那也只能是消息,而不可能是通讯、评论等其他任何文体——这是由消息本身所特有的基本品质所决定的,更是新闻之所以存在的合法性之所在。具体地说,消息具有“真、短、快、新、活、深”等特点,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要求,以简短而生动的文本形式,真实而快捷地告诉受众我们这个世界新近发生了什么,甚至还客观而深刻地告诉我们事态将可能怎样发展。进而,尽可能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欲望,甚至影响公众对事物的判断。

由此,也决定了我对一个优秀的,乃至经典的消息文本的理解。

在具备上述诸特征的基础上,我以为“经典的消息”应突出这样三个品质:一是它所报道的应该是受众最希望或最应该知道的事情,即我们所常说的“最有新闻价值”的事情;二是报道极其具体客观,传播者(记者、媒体)只是个“报告人”,不可以“根据自身好恶选择事实”;三是其文本形式极其“干净”,这包括语言、行文、结构等。

价值大、极其具体客观等等,这些都是消息,尤其是被称之为“经典消息”所必备的品质。其实,这与“新闻”的本初意思,“传递有用信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用事实说话”是一致的。尽管在学理上大家对后两句话尚有争议或补充,但总的讲,大家对“新闻”必须是个具体的“事实”“事件”的报道,“好新闻”必须是个具体的、“价值大”的“事实”“事件”的报道,还是有基本共识的。从哲学上讲,这与黑格尔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极为一致。“理念”讲的是理想及其价值,“感性显现”讲的是“理想及其价值”的实现方式要具体——这两者恰切结合的文本,显然就是康德所期待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形式,亦即“美”的,就是满足受众需要、对受众有益并易于被受众接受的,就是“好的消息”,就是“美的消息”,就可称之为“经典”。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从纯粹“技术”的角度而言,我更愿意把“干净、生动”理解为“经典消息”的极为重要品质。一个极有价值的新闻,能把它简洁地说清楚,尽快地报道出去,就是好的文本。相反,在采写上啰唆、花哨,乃至“东拉西扯”等的结果,必然是使真正的新闻被湮没或冲淡。而行文“干净、生动”者,必将使新闻更突出——这才是新闻的本意。因此,那些只保留主要新闻事实及与此有必要关系的相关背景,其他均删去的新闻文本才可能是好的文本。“干净”是尽可能保证客观的极重要的技术方法,当然也是传播主体思想能力及表达能力的重要表现。所以,这一要求既反映了传播主体新闻价值判断能力的高下,也反映了传播主体实现新闻价值能力的高下。就这一点而言,史上那些经典者,真是令人激赏不已:价值重大,文本干净。比如《袁世凯挥泪取销帝制》这则消息:(袁世凯)“连开密议数日,对军政财政皆无解对策”,“召梁士诒等密议至半夜,聚泣良久”,尤其是“密议至半夜,聚泣良久”,一个已经走上绝路,甚至连垂死挣扎亦无机会的袁世凯及其“帝国”的临终形象跃然纸上。再如《瞿秋白毕命记》这则消息:(瞿秋白)“书毕乃至中山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酒半乃言曰:‘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继而高唱《国际歌》,以打破沉默之空气,酒毕徐步赴刑场”,“空间极为严肃”,“既至刑场,彼自请仰卧受刑”……至此,共产党人瞿秋白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形象栩栩如生,报道感人至深。

从这样的角度而言,这本选集里的很多文本都是较为靠近或追求上述“标准”的,其中很多文本被称之为“经典”是不过分的。

最后,就本书的选编情况向读者报告一下几个具体问题。

首先,虽然选编者们花了较长的时间,做了不少的功课,但在一百多年浩如烟海的新闻文本里,选择七八十个消息文本,而且还要尽可能地被大家公认为“经典”,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尽管选编者也尽量拿出一些客观的标准,但把握这些标准者毕竟也是具体感性的个体,加之大家学识所限,因此,这个选本中的具体文本的入选及其点评也只能是部分专家的有限评价,敬请读者谅解;其次,晚清和民国时的消息文本几乎都无作者(记者)署名,因此本书最初设计中每篇的“作者简介”和“综合素质”部分只能有一些空缺;第三,在“作者简介”“综合素质”和“点评”中,选编者参考了一些学者、业者和被选文本作者的相关文献,这些都尽可能地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作了列举,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并对遗漏者深表歉意,希望再版时能有所改进。

2013年 8月

(孙德宏,工人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高级编辑、文学博士,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和“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领军人物”,担任国内多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兼职教授。)

[评论卷]前言

承载使命  穿越历史  影响后世

王润泽

中国近代新闻事业诞生后,评论随之出现。它伴随着国家民族的危亡而生,在动荡曲折的历史中成长,在中国历史和新闻史上地位重要而特殊。

历史漫长的中国古代报纸,几乎只登载一种内容——政府政治信息;评论、广告、副刊等现代报刊内容统统不见。清朝后期近代新闻事业从西方传入,评论作为第一个成功的报刊内容被中国文化接受,成就了中国近代报刊的辉煌,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那时国家和民族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报纸“执笔者大都怀着忧虑国家之心,目睹栋折榱崩的阽危,因此感伤之情与奋斗之气,自然流露于字里行间,所以感人最深,发生影响也最速”;而其特点“一则是多数报纸都是以捐款创办的,非以牟利为目的;二则是各报都有鲜明的主张,能聚精会神以赴之”①。

因此与西方新闻事业诞生过程中的市场经济推动不同,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大部分是出于改良维新的政治需要。即为办报人多为热衷改良社会的知识分子,报纸评论成为他们针砭时弊、改革社会、参与政治的最直接和最有力的武器,并很快在中国落地、发展、壮大,一时形成以政论报纸为主流的中国近代报刊第一次、第二次创办高潮。以评论为重要内容和特点的新式媒体,成为推进改良救亡和历史进步的社会公器。从这个角度说,是评论推进了中国近代报纸的诞生和发展并不为过。

评论诞生之时所打下的深刻时代烙印,成为中国媒体的一种特殊文化气质和精神品质,被继承下来并一直持续至今——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政治生活的参与性与文化批判的敏锐性。可以说从各个时代优秀的评论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发现这种个性和品质。因此虽然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传媒文化,两地之间的传媒文化千差万别”,“媒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精神和内容,也是不一样的”,但新闻评论,特别是优秀的评论,却能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判断和历史好恶,穿越历史,影响后世。评论是媒体的灵魂——肉体可以消失,灵魂却可永存。

从民国成立、建设共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代在变,但中国新闻评论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没有变。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国媒体上的评论或大声疾呼,或针砭时弊,或褒扬正气,每一篇精心制作的评论,对社会对历史均产生积极的效果。

当然受文风和文体的影响,中国报纸评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按照其应有的突出新闻性的写作范式来操作,很多议论文章,包括政论、杂文等,都可以刊登在报纸上,成为评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分类稍显不清的评论文章虽然形式和文风各有特色,但它领风气之先,思想深刻,观念新颖,对读者极具冲击力,它们引领着国人的进步、前进,对社会亦富有启发价值。

本书收集的是中国自有报纸以来,对社会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的评论作品,有的评论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产生重要作用,如王韬的《变法》、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陈独秀的《偶像破坏论》等,分别站在变法、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潮头,用或深刻或激情或理性的评论,指出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有的评论虽经历史风雨,却依然包含传统价值和普遍真理,闪烁着生命的光彩,如鲁迅的《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所表现出来的对民族自信心的坚定信念,艾丰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中折射出的社会责任感,在今天依然令人敬佩;有的评论则是以小见大,对中国文化、社会具有善意之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如杜重远的《要面子不要脸》、白岩松的《伤心一跪》等,让我们对民族性中卑微的一面产生深刻的触动;有的评论则是对后世文风有重要影响。这些评论或立意高远,或切中时弊,或分析精准、赋予人文精神;少有愤世嫉俗的偏激、风花雪月的呻吟以及貌似正义的伪监督。

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百年新闻经典·评论卷》,对集中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评论作品的写作,对提升媒体评论人的思想文化素养,对理解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精神品质,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评论部分的选择是由几位学界和业界的专家一起完成的,由于百年来优秀的评论文章灿若星河,我们尽力选择,也可能挂一漏万。现在将这些作品呈现出来,恳请方家指正。 

为了更好地展示评论作品,让读者对评论有更深的理解,我们试着对作品的背景、特色、意义和影响逐一进行介绍,对评论作者也从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给大家更多背景信息和学习路径,这样的安排希望对读者有益。而有些作品因为是集体创作,或者由于时代久远,留存下来的资料过少,或者由于是电视或广播评论,涉及工作团队,无法将所有工作人员一一找到、核实和详细介绍,也颇为遗憾。

本书出版过程中,北京惠博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孙丽同志做了大量细致认真的工作,我的学生白博、黄欢、马梅若一起参与到具体资料收集和整理写作的工作中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徐妍同学对部分评论作者的综合素质等内容的整理修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这里我诚心感谢他们的付出。

另外本书也参考了很多相关正式出版或非正式出版的资料,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限于篇幅未能一一列出,也在此向有关作者和编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3年8月

(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新闻春秋》主编。)

[通讯卷]前言

记录历史风云 反映时代风貌 讴歌当代英模

郑保卫

翻开新中国的历史长卷,你会发现一串串响亮的名字,而且会寻到他们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

20世纪50年代,河北遵化农民王国藩的“穷棒子精神”为翻身农民指引了一条互助合作、奋斗脱贫的道路;鞍钢工人王崇伦“要和时间赛跑”的精神,激励着成了国家主人的工人群众竭尽全力去为国家多做贡献;志愿军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成了人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他们的事迹鼓舞着各条战线的群众去战胜困难,奋勇进取。

60年代,大庆人的优秀代表铁人王进喜成了艰苦创业者学习的楷模;大寨人与天奋斗,向地要粮的顽强精神成了5亿农民的杰出代表;我国登山健儿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非凡壮举为正处在困难时期的中国人民提供了克服困难、英勇奋斗的信心和勇气;县委书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民公仆形象深深印在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心里,成为鼓舞他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高中毕业生邢燕子自愿到农村去的行动,呼唤着多少有志青年奔向农村广阔天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解放军战士雷锋的事迹,启发了多少青少年去领悟人生的真谛!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作为的企业家、科技专家、先进教师、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优秀干部、青少年标兵——孔繁森、邓稼先、袁隆平、华益慰、吴仁宝、许振超、王顺友、任长霞、杨利伟、张丽莉,等等,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亿万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而使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得以广泛传播,并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主要是媒体的宣传报道,特别是新闻通讯所发挥的独特的宣传作用。

新闻通讯以其细微的观察、细致的描写、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揭示,将新闻人物的生平事迹、精神面貌、内心世界真实地传递给读者。也正因为新闻通讯所具有的这种独特功能及效果,使之成为最受欢迎的新闻体裁之一。

新闻通讯可以说是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形成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体裁。它长于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来反映事件,报道人物,揭示问题,总结经验,因而具有消息等其他体裁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新闻通讯兼具文学性和新闻性两大特征,既能更好地满足受众全面、深入了解新闻事件与人物的需要,又以不拘一格的行文结构和饱含深情的笔触,把多彩生活的本来面貌呈送给读者,带给读者以美的阅读享受,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读者青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国近代新闻通讯,始于民国时期名记者黄远生1912年在《申报》上发表的“远生通讯”。它甫一问世便受到读者喜爱,成为历久不衰的一种新闻体裁,并在长达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进步。

早期的中国通讯,沿袭了古代纪实文学的实录方式和表现手法,因此带有传统史传、游记文学的浓重色彩。在黄远生等记者的努力下,中国近代新闻通讯开始注重“深刻之观察”“缜密之研究”“系统之叙述”“隽趣之描写”,这使它更加符合新闻的特点与本质,更加具备现代通讯的特征与风骨。

从黄远生之后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是中国新闻通讯发展的成熟期和丰收期。这一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新闻通讯这一体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长足发展。新闻通讯不但写人、写事、写地方风貌,也写工作经验,而且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现手法融于一体,使其更富感染力和穿透力。可以说这一时期新闻通讯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益成为宣传典型、推动工作的有力手段。

这一时期新闻通讯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抒情评论色彩。如20世纪60年代《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透过对61个中毒民工的救助过程,反映出社会主义国家“一人有难,万人相助”的新风尚新面貌,整个事件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人民日报》发表的《“一厘钱”精神》,对宣传和推动增产节约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一厘钱精神”成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口号;新华社发表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把肩负党的嘱托,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事迹描写得细致入微,感人至深,许多读者读后激动不已,潸然泪下;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发表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把普通一兵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愿做革命的螺丝钉”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风貌展现到了极致,“学习雷锋好榜样”,成了全国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新闻通讯也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不少新的变革和突破。一方面,对于重大题材的主动选择和对事实的辩证分析,使一些通讯显得更加厚重、大气和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更多的通讯作品已从记录事实发展到透视事实,从反映现实进入到预测前景,从报道成就扩展到揭露问题,视野愈见开阔,内容更加广泛,思想日显深刻。整体而言,这一时期通讯的思辨性和战斗性出现了飞跃,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大增强,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像《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红色的警告》三部曲、《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命运备忘录》等作品,揭露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种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以及社会转型的深入,新闻通讯开始逐渐向平民化、多样化转变,许多普通百姓成为新闻通讯的主角,叙事结构也更加灵活多变,如《夜宿车马店》等,一些短小精悍的人物通讯和一事一议的工作通讯受到读者好评,新闻通讯开始更具亲和力,更有可读性。

百年来,通讯这种体裁已在新闻媒体上大放异彩,成为璀璨夺目的明珠。经由一代代新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闻通讯领域涌现出了许多精品佳作与创作名家。这些优秀作品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它们有的质朴平和,真切自然,生活气息浓郁,有的则辞藻华美,文采飞扬,充满诗情画意;有的用写实笔调,平实客观地展现新闻事实的原貌,有的则将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饱满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然而,不管风格怎样变化,新闻通讯作品有一些特征是共通的:反映的主题思想深刻,呈现的事实价值重大;对时代精神的揭示准确鲜明,对现实问题的反映针对性强;运用的事实清晰,描写的人物典型;采用的细节丰富生动,使用的语言亲切感人。阅读这些作品,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引领人们去重温一件件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去与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对话,去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通讯已成为中国历史进程的一种折射,它把人们的生活体验、思想感受和精神追求,传递给一代又一代读者。

在总结新闻通讯的写作特点时,我们觉得需要特别谈及的是作者的情感投入和表达问题。仔细阅读那些优秀的新闻通讯,特别是优秀的人物通讯,我们会发现,作者们无不倾注了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这从作品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得到。

著名记者穆青当年在同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的学生们谈心时曾说过,一个对党和人民没有深厚感情的人是当不了好记者的。这既是他对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劝勉,其实也是他自己几十年记者生涯的切身感受。他在回顾当年自己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谈到,当时他们在兰考访问,许多同焦裕禄接触过的干部群众含泪向他们讲述焦裕禄的感人事迹,他们一边采访,一边也跟着流泪。而当开始写作时,一想起焦裕禄的事迹自己的泪水就禁不住夺眶而出,眼泪把稿纸都打湿了。当年跟他一起采写焦裕禄的同事冯健也谈到,穆青在听兰考的干部、群众回忆焦裕禄时,常常会激动得不能自已,从凳子上站起来流着眼泪在院子里踱步,采访不得不因此中断。

正是采访写作者的这种真挚情感的注入和流露,使得许多新闻通讯作品能够释放出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的巨大的正能量,进而产生极大的思想震撼力和社会影响力,而这也正是新闻通讯最具特点和魅力的地方!

自1912年至今,中国新闻通讯已经走过了百年路程,其中名篇佳作蔚为大观。值此之际,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出版《中国百年新闻经典·通讯卷》一书,这既是对中国新闻通讯百年辉煌成就的总结和展示,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其未来发展的企盼与期待。

选编工作对我们来说真是个难题!在中国新闻通讯百年发展的历程中,名篇佳作犹如群星璀璨,数不胜数,而由于整本书的篇幅所限,我们只能挂一漏万,优中选优,许多优秀作品因此不得不忍痛割爱,这让我们深感遗憾!

我们确定的选编标准,从内容取材上,主要依据“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意义、重大影响”这一标准,即选择那些描述和反映在近代中国历史各个重要发展阶段上,具有重大意义和重大影响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的代表性新闻通讯。从作品作者上,则尽可能考虑其代表性,即在确保内容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那些知名度高、写作特色鲜明的作者的新闻通讯作品。

为了使作品选择的面更宽些,原则上每位作者只选一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瞿秋白、范长江、魏巍三人各选了两篇)。对合作创作的作品,通常重点介绍第一署名作者,如果第一署名作者已有其他作品入选了,则介绍另外一位参与写作者。对一些没有个人署名的集体采访写作的作品,我们只列出参与采访写作者的名单,而不作具体作者的介绍。

按照上述标准,本书选取了自黄远生首创近代新闻通讯以来,至今影响重大的47位作者的50篇新闻通讯(含部分报告文学)佳作。这些通讯有的如实记载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某一重要历史进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有的生动描写某一先进典型人物,展现其言语行为,反映其思想风貌,揭示其精神境界,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有的深刻揭示某一社会现实问题,或指点迷津,启发思考,或针砭时弊,扶正祛邪,借以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些通讯中有不少作品写作技巧精湛,写作风格独特,运用的语言生动优美,展示的情节曲折感人,从写作业务上看堪称代表之作,对后人有着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总之,入选作品大都是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名篇佳作。通过这些作品,读者既可以从中领略百年来中国新闻通讯的独特风采与巨大魅力,也能借以欣赏近代中国百年发展过程中那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聆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那一曲曲激越昂扬的时代旋律。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为了读者阅读和学习上的便利,我们在选编此书时除了介绍每篇作品产生的背景及采写过程,并从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对作品作了概要分析,同时对作者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作了详细地介绍。我们希望通过上述深入、扎实和创新性的工作,真正有助于广大新闻通讯写作爱好者更好地借鉴经验,对照自己与这些名家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差距,提升新闻通讯写作水平。

对普通读者来说,则可以从此书中更好地感受新闻通讯的魅力,从而对中国新闻通讯史上的优秀作品、创作名家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在精神上能够产生共鸣,增加人生的兴味与体验,寻得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我们衷心祝愿中国新闻通讯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步迈向下一个更加繁荣的百年,也企盼广大读者能够从优秀新闻通讯作品中获得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在此书选编过程中,我的研究生李晓喻在资料搜集、作品及作者介绍撰写,以及前言写作等方面作了许多细致工作;博士生李刚存、任媛媛,研究生赵卓、高晓东、张峡、赵常秋等同学参加了一部分作品及作者介绍的撰写和润色工作,在此谨致谢意。《中国百年新闻经典》课题组的孙丽同志从提供资料到联络作者,以及选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业务工作都提供了耐心周到的服务,对她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还须说明的是,本书在人物和作品介绍中,参考了许多相关书籍、文章与资料,汲取了其中许多有益的素材和观点,限于篇幅,没能够一一列举和注释,在此谨向有关作者及编者表示真诚的谢意!            

2013年8月

(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教材编写组专家。)

[摄影卷]前言

光影“史记”传千秋

于宁

老子、孔子长什么样?诸葛亮、关公长什么样?

画家画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大多数人认可就行,因为谁也没见过。数千年来,我们的先人记录当时的人和事、追述历史的人和事,基本是靠书写文字。司马迁名垂千古的不朽巨著《史记》,以及比之早数百年的《春秋》等莫不如此。有了人物的肖像画和史实画以后,情况有所改善,但画的与实际的相比难免有差异。后人要想知道当年的秦皇、汉武风采如何,垓下之战、赤壁大战是何景象,只能靠各自的想象了。

自从法国人达盖尔1839年发明了摄影术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记录当代的人和事,除了文字和绘画以外,还有了摄影。而后人要了解当年的人和事,除了读文赏画以外,还可以凭借当时拍摄的照片,准确清楚地知道马克思、恩格斯长什么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场景如何,等等。摄影与文字相辅相成,成为报道新闻、记录历史的重要手段。于是在我们面前所呈现的人类历史,不再仅仅是由一大片黑压压的文字而引发的想象图景,而是由成千上万的图片配合文字来共同绘就的五光十色的真实画面。人类的历史变得可视、可载、传之千古了。

摄影真是神奇!

摄影术发明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但在19世纪为中国留下影像的绝大多数还是西方人。到了20世纪特别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人从事摄影的逐渐多起来。100年来,中国的摄影事业从蹒跚起步到蔚为大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摄影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可歌可泣。百年历史值得珍视,正反经验值得总结,经典之作值得研究,摄影前辈的不朽业绩和献身精神更值得我们景仰、师法。

粗略划分,100年来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

(一)革命战争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喜欢摄影、热爱摄影以至专门从事摄影的人是一支异常活跃的力量。如果说,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摄影事业还仅仅是初始阶段、萌芽阶段,那么,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爱国抗日的新闻摄影事业便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来,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和摄影家,例如:沙飞、吴印咸、石少华、徐肖冰等等。他们的摄影作品或揭露日本侵略者烧杀淫掠的暴行,或歌颂前线将士、游击健儿与日寇英勇奋战的壮举,或反映边区群众踊跃支前的感人场景,或展示八路军、新四军的领导者为民族解放日夜操劳的风采。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所领导的摄影队伍进一步壮大,在短短三年多时间,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影像资料。高帆、高粮、邹健东等人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他们留下的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已经成为那段历史最宝贵的记忆。

(二)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时期

新中国成立如日初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红红火火,人民精神昂扬向上。虽然在这个时期的后半段“左”的指导思想日趋严重,但是总体来讲,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在正常进行。这一时期的新闻摄影便反映了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战天斗地、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并展示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这个时期的著名摄影记者有陈正青、侯波、吕厚民、徐永辉、吕相友、孟昭瑞、张峻等等。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个时期极左思潮猖獗,个人崇拜盛行,新闻摄影同整个宣传文化事业一样,遭到极大破坏。作品数量少、题材窄、摆布造假盛行,基本上都是为左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这个时期虽然只有10年左右时间,但其创深巨痛的影响是不应遗忘的。作为反映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摄影作品有:批斗游街破四旧、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工农兵开展大批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唱“革命样板戏”等等。

(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以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思想的解放催生了摄影生产力的解放。新闻摄影同整个文化事业一样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优秀作品百花争艳,摄影园地新人辈出。作品的题材大大拓宽,不仅有讴歌伟大成就的,也有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不仅有反映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也有反映群众艰难困苦的。80年代中期穆青、蒋齐生提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理念后,摄影在报刊上的地位和影响迅速扩大。这个时期活跃在摄坛的不仅有在“文革”时期被剥夺工作权利的老摄影人,更有一大批摄坛新秀异军突起,例如:王文澜、贺延光、司马小萌、于文国、王瑶等等。

(五)数字技术助腾飞时期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数字技术在摄影摄像、影像传播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与手机的普及,使新闻摄影迅速从小众走向大众,越来越多的人热爱新闻摄影,参与到新闻摄影的行列中来。同时,摄影与摄像并驾齐驱,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融合,摄影作品施展的天地空前广阔了。这对专业新闻摄影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奋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经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和中国记协批准,自2005年起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华赛”(全称“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架起了中外摄影界友好交流的新平台,使中国新闻摄影人更方便地与各国同行同台竞技,及时了解、学习和借鉴世界新闻摄影的最新进展、最新成果、最新经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新闻摄影迅速跻身世界新闻摄影的前列。一大批年轻的摄影记者和摄影师佳作迭出,令人称道。特别是在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报道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近几年,广大摄影记者和摄影师以人为本,深入贯彻“三贴近”,坚持搞好“走转改”,拍摄了大量反映社情民意的优秀作品,促进了下情上达,密切了党群关系,维护了社会和谐,推动了党和政府利民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

可以说,100年来的中国新闻摄影史,就是一部中国摄影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零散到全面的历史。中国摄影的真实性越来越高、对促进中国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如果说收入本书的图片大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那么看看文字说明,就可以知道在每一幅图片后面还有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故事。至于这些图片的作者,他们本人艰辛探索、勤奋敬业的故事更是感人至深。纵观100年来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名家大师以及今天仍然活跃在新闻摄影第一线的优秀记者和摄影家,不但业专技精、作品上乘,而且品德高尚、风清气正,堪称中国新闻摄影人的表率和楷模。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忠诚为国,不怕牺牲

这些优秀的新闻摄影人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们对祖国无限热爱,对侵略者无比憎恨,他们以自己手中的相机为战斗的号角,揭露敌人的罪恶,唤醒人民投入保卫祖国的战斗中。为了抵御侵略,保卫祖国,有不少记者浴血沙场。例如,在卢沟桥事变之后,一位才华出众的青年摄影记者方大曾活跃在抗日前线,发表了不少图文结合的出色的战地报道,正当人们期待看到他更多的报道时,他却突然消失了,究竟是何时何地怎么牺牲的?谁也不知道,让人扼腕唏嘘。

(二)热爱事业,精益求精

这些优秀的新闻摄影人对摄影事业非常热爱,倾情投入,认真钻研,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对他们来说,摄影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是为摄影而来到世间的。离开摄影,人生就没有意义。为了摄影,有的人放弃了从政当官的机会,例如高粮、贺延光等,始终坚守在摄影记者的岗位上。更多的人,即使是退休多年,仍然随身带着相机,随时聚焦有价值的人物、场景。

(三)以人为本,心系百姓

这些优秀的新闻摄影人都富于人文关怀,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疾苦特别关注。在坚决贯彻“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歌颂社会光明面的同时,他们也勇于揭露社会上的消极落后现象和丑恶现象,以唤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共同为克服落后、消除丑恶而斗争。对于处在贫穷落后环境中的妇女和儿童,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用照片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诉求,帮他们排忧解难。例如解海龙的《大眼睛》、居杨的《丢丢的故事》等,都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四)坚持真实,反对虚假

这些优秀的新闻摄影人在工作实践中忠于事实、忠于真理,反对摆布造假,坚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为了追寻事物的真相,不管冒多大的风险,自然界的也好,社会上的也好,他们都义无反顾,挺身向前。某些时候迫于当时的情势,有些照片不能发表,他们也抓拍不误,保存起来,留给历史一个真实的记录。

新闻摄影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操守?有怎样的创新?在每位作者的综合素质资料中,有较详细的介绍。

奉献给读者朋友的这部《中国百年新闻经典·摄影卷》是从100年来数百位摄影记者和摄影师的数千件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我们力求选入本书的作品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称得上是经典或有经典性的意义,能够成为百年来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发展史上某一阶段或某一事件的代表性作品。为此,特作几点说明:

(一)所选作品大多具有正面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但是也有个别作品只是某个特定时期有代表性的符号,这并不表示编者对那一时期或那一事件持肯定的评价。

(二)对领袖人物、重大事件可能有很多出色的摄影报道,为尽量减少雷同的题材,我们只能好中选好、优中选优,从中选择比较起来影响最大的,其余的只能割爱。

(三)外国的新闻记者和摄影师也有很多关于中国的优秀摄影作品,例如埃德加·斯诺和罗伯特·卡帕等都拍过很多,本书均未选,只选中国记者和摄影师拍摄的作品。

(四)为了吸纳更多作者的作品,在本书中一个记者和摄影师的作品一般只选一幅,个别作者确有多幅作品特别优秀、影响重大的,则选了两幅,例如沙飞、吴印咸、石少华、侯波、吕厚民、贺延光等。

(五)因为本书选的是新闻摄影的经典,而不是艺术摄影的经典,所以许多优秀的艺术摄影作品,包括风光摄影、景物摄影、人像摄影、创意摄影等,未在本书的选择之列。

本书在编选过程中,曾征求过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特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选人手和掌握资料的限制,本书所选作品与评点很可能有不当之处和遗珠之憾,恳望读者朋友予以批评指正,以便今后再版时补正。

2013年9月

(于宁,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席,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范长江奖获得者。)

[漫画卷]前言

镌刻在历史年轮上的生动画图

张耀宁  郑化改

漫画之所以“漫”字当头,就在于它表现形式浪漫而无拘束。

比喻、夸张、象征、寓意、概括,是漫画的基本创作手法。在美术品中,它是最能直截了当、酣畅淋漓表达人们情感的画种。

这种特质,使漫画具有鲜明的评议性,从而使其能够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进行或褒或贬的评议。除了单纯幽默搞笑和哲理漫画之外,可以说,凡是对社会现象带有评议性的漫画,都是我们今天所称的“新闻漫画”。

中国新闻漫画诞生于清末民初,迄今已110多年。把这期间的新闻漫画经典作品串在一起,便是一幅展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它无声地向后人述说着中国社会百多年来,曾经发生和出现过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以及其功过是非。

应当说,中国百多年来的新闻漫画,是全人类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镶嵌在历史年轮上的新闻漫画,似翡翠、似珍珠,在人类精神家园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一)从漫画的起源到中国新闻漫画的诞生

中国与欧美一样,古代就有漫画,却没有“漫画”这个名称,也未形成独立的画种。

早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期间,不同宗教派别处于政治需要,将攻击对手的讽刺画印制在各宗教派别的出版物上,但它既没有得到普及,也没有形成规模。

18世纪中叶,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先导的欧洲诸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新思想的启蒙运动与新的印刷技术,促使漫画形成独立的画种并得以迅猛发展。

这些对时政进行评议的漫画多以报刊为载体,被称为“政治漫画”(POLITICAL CARTOON) 、评论漫画(EDITORIAL CARTOON) 。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清王朝的专制时期。尽管当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已相当成熟,但缺少民主思想启蒙的封建帝国,尚不具备漫画发展的条件。

自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起,国门洞开。伴随西方帝国主义的隆隆炮声,西方近代报刊裹挟着西方漫画在上海等地大量登陆,这使国人大开眼界。随着先进印刷术的引进,中国近代报业和近代漫画得到迅猛发展,这属于不幸之中的幸事。

同欧美一样,中国近代漫画一出世,就担负起评议时政的重任。

1898年7月19日,香港的《辅仁导报》上刊登了香港爱国人士谢缵泰的漫画《远东的形势》。1903年12月15日,该画经过修改以《时局图》为题在上海《俄事警闻》创刊号上刊登。随之中国人自己画的各类时事漫画在中文报刊上遍地开花,中国近代新闻漫画形成独立的画种登上历史舞台。

起初这些画并不叫“漫画”,而被称为:谐画、时画、警画、喻画、讽画等。

1904年3月17日的上海《警钟日报》上首次在刊登这类画中标注了“时事漫画”,但却昙花一现,连续出现仅四次。21年后的1925年5月,上海《文学周刊》开设“子恺漫画”专栏来连载丰子恺的画。是年12月,《子恺漫画》一书出版,1927年2月《子恺漫画》第二集出版。1927年秋,由丁悚和张光宇等人自发组织了“漫画会”。1928年4月21日,漫画会出版了《上海漫画》杂志。这一系列动作导致“漫画”这个名称在我国迅速普及并沿用至今。

带有评议性的漫画,在中国近现代报刊上一直被称为“政治讽刺画”或“时事漫画”。1987年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成立后,开始从新闻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研究漫画与新闻和新闻媒体的关系,遂将这种带有评议性的漫画改称为“新闻漫画”。

20世纪90年代初,“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新设立的“中国新闻奖”中设立了“新闻漫画”奖项。近年来中国新闻漫画事业继往开来,得到稳定而持续的发展。

(二)中国新闻漫画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中国新闻漫画的发展经历了7个时期和5个高潮。清末民初(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新闻漫画出现了扬帆起航的第一个高潮;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呈现出第二个高潮;全面抗战时期呈现出第三个高潮;新中国成立初期呈现出第四个高潮;粉碎“四人帮”和改革开放之初呈现出第五个高潮。

这五个高潮为中国新闻漫画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漫画人才并积淀下数量众多且极其珍贵的漫画佳作。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00—1919.5):漫画反映深刻社会矛盾,封建主义的腐朽、及进步人士为寻求国家的独立自主富强所进行的斗争。最为活跃的漫画家主要有:张聿光、潘达微、钱病鹤、何剑士等人。

2。 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漫画反映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形势之下,人民群众与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最为活跃的漫画家主要有:马星驰、沈泊尘、但杜宇、丁悚、黄文农等人。

3。 土地革命时期(1927.7—1937.7):漫画反映人民群众同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最为活跃的漫画家主要有:朱金楼、张光宇、蔡若虹、叶浅予等人。

4.全面抗战时期(1937.7—1945.8):漫画反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暴行以及全国军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最为活跃的漫画家主要有:丰子恺、张谔、叶浅予、张乐平、张光宇、廖冰兄、汪子美等人。

5。 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漫画反映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民主斗争。最为活跃的漫画家主要有:沈同衡、丁聪、华君武、张仃、江有生等人。

6.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0—1977):漫画反映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的进步、发展、问题与思考。最为活跃的漫画家主要有:米谷、方成、华君武、张乐平、赵延年、江有生、李滨声等人。

7.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0):漫画反映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探索、发展的历程。最为活跃的漫画家主要有:华君武、方成、江有生、英韬、韦启美、王复羊、孙以增、方唐等。

(三)中国新闻漫画艺术的特点

起步于清末民初的中国新闻漫画,尽管比欧美晚了两个多世纪。但古老民族的文化积淀,使它呱呱落地之始,就突显出不俗的艺术水准。一百多年来中国新闻漫画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

漫画具有绘制工具简单、发表媒介众多的特点,因而是最受人民群众喜爱和最易掌握的画种。

从漫画创作者而言,中国的漫画创作队伍大多数是由业余漫画作者组成的。即便是“漫画专家”,也并非以专门画漫画为生。他们大都担任着其他工作,如编辑、教学、研究、行政工作等。这种“业余性”和“民间性”,使得他们的创作同人民群众和丰富的社会生活联系紧密。

从漫画欣赏者而言,不同文化程度、生活经验、欣赏水平的读者都喜欢漫画,甚至文盲半文盲都可以读懂漫画。所以漫画拥有最广大的读者,这一特点,是其他任何一个画种所不可比拟的。

2.与新闻媒体密切联系性

中国新闻漫画不仅诞生于新闻媒体,而且发挥作用也主要靠新闻媒体。可以说,漫画对于新闻媒体的依赖性,比任何画种都强烈。这是因为漫画需要及时针对新闻事件进行褒贬,并迅速与读者见面。一幅好的新闻漫画,其宣传效果不亚于一篇社论。

新闻媒体不仅为漫画提供了发表作品的阵地,同时也为漫画作者不断提供着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和思想观点。新闻媒体就像慈母用最新思想和信息作为乳汁养育漫画家,漫画家将这些乳汁提炼加工成简洁易懂的图画返还给她,从而使她的话语具有更强的影响力。

3.强烈的爱憎指向

中国新闻漫画是在民族和阶级矛盾加剧、社会激烈动荡年代诞生的,因而它自兴起之初就以“反帝反封建”为使命,成为呼唤民众、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利器。

中国的新闻漫画作者大都爱憎分明、善良正直、嫉恶如仇。他们不畏强暴,用漫画发出自己的呐喊,常常被誉为反帝反封建的斗士。书中大量漫画验证了这一点。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新闻漫画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各个历史阶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漫画队伍中不断产生出杰出的漫画大家和具有时代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4。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新闻漫画是否具有民族特色,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思想倾向是否能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其次,是在题材上是否从生活中挖掘和提炼,为人民群众所熟悉。其三,是否采用人民群众所乐于接受、感到亲切并富有趣味的表达方式。其四,是否从传统绘画、民间艺术、戏曲、相声、古典文学、寓言、谚语等中国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

百多年来,中国新闻漫画作者在漫画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方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以沈泊尘、张光宇、丰子恺、华君武、丁聪、张乐平等一批漫画大家作品为代表的中国新闻漫画,以鲜明的民族特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5.鲜明的个人风格

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和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因此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因为每位漫画艺术家精神气质、审美情趣和生活阅历不同,作为这些精神品质外在印记的作品,也必然具有唯一性。

中国新闻漫画作者们的作品,有的严谨细腻,有的洒脱飘逸,有的工笔重彩,有的泼墨写意。他们都在民族特色的框架之下,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丁聪作品的细腻、华君武作品的洒脱、廖冰兄作品的粗犷等等,都极具个人风貌。在漫画艺术的探索方面,他们各自都达到了自身艺术的存在。因此中国新闻漫画才得以异彩纷呈,争奇斗艳。

6。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

精益求精,是中国众多漫画大家们在绘制漫画作品时奉行的准则。即便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漫画家们仍然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佳作。他们各个时期的漫画精品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度。

当今众多熟悉电脑绘图软件的漫画家们仍一笔一划地用手工精心绘制出能在全国美展上与其他画种在艺术上一拼高低的漫画佳作。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 “中国水墨漫画热”,将中国新闻漫画艺术作品的观赏性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百多年来,中国的新闻漫画工作者在新闻漫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向社会交出了完满的答卷。

(四)本书的编撰特点及说明

奉献给读者朋友的这部《中国百年新闻经典·漫画卷》收录了100多年来90多位杰出漫画家们的100件漫画作品。在遴选这些漫画时,我们的原则一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漫画家;二是遴选这些漫画家作品中反映历史上重要事件的作品;三是注重被遴选漫画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质量。

另外,我们在收录了漫画家本人照片和代表作的同时,收录了“作者简介”“综合素质”“作品点评”这三部分。其中“综合素质”部分包含“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这四个小段落。力图文字简练、层次分明,使读者用较短的时间对漫画家及其代表作,以及整个中国新闻漫画发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由于受到作者人数和作品件数的限制,在选编中有不少优秀作者和经典作品未能录入,留下遗憾,还请读者见谅。

我们编撰本书的初衷在于:使读者记住这些镌刻在历史年轮上的经典漫画作品;记住为中国新闻漫画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漫画家们。

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是我们乃至子孙万代的义务和责任。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和北京惠博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策划,感谢全国漫画家的支持,感谢为搜集历史资料辛苦工作的新闻专业的大学生们。

2013年8月

(张耀宁,《中国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

(郑化改,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报社正师职美术编辑、大校军衔,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会委员、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学术研究部主任。)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1日 17:03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雍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