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治术》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二)恩

要义

恩,恩惠,也就是使人受益。由于它属于德行的延伸,通常被称为恩德。恩德意味着牺牲自己而让益于人,所以是得众的一个来源。不要说官员了,就是想当一伙盗贼的领导,舍不得或者说不会施恩惠也不成。庄子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大强盗跖(盗跖)的手下向他请教:“做强盗的也有德行吗?”“当然,”跖说,“猜测别人家里有什么东西,这是明;带头闯进事主家里,这是勇;惊动了四邻,慌乱之中最后一个逃出来,这是义;分析事主情况,决定能不能下手,这是智;抢来了东西,能够平均分配给大家,这是仁。听着,不具备这五种德行而能成为大盗的,天下还没有。”(《庄子·胠箧》)这里的明、勇、义、智、仁所带来的都是恩惠,可见恩惠对树立威望有多么重要。

故事

※桑下饿人

晋国执政大夫赵盾(赵宣子)出门,看见路边一棵枯萎的桑树下躺着一个人,这人快饿死了。赵盾连忙吩咐停车,拿出食物,收拾干净了喂给那人吃。那人咽下两口食物,勉强睁开眼睛。赵盾问:“你怎么饿成这个样子?”那人回答:“我在外面给人当仆役,回家路上断了粮,张不开嘴跟人要吃的,也伸不出手去偷东西,结果饿倒了。”

赵盾心想,这是个好人,又拿出两条肉干给他。这人行礼接受了,但没有吃。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给老母亲带回去。赵盾让他把肉吃了,又送他两捆干肉和100枚钱,然后登车离去。

两年后,国君晋灵公受人挑唆,密谋除掉赵盾。他请赵盾喝酒,事先在房中埋伏好了武士。赵盾感觉情况不对,酒喝到一半就出了屋子。灵公命令武士追上去杀死他。一个武士跑得特别快,追上赵盾,说:“喂,您赶快上车逃走,我来断后,挡住追兵。”

赵盾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说:“问名字干什么?我就是当年桑树下快要饿死的那个人。”说罢,返身与追兵拼杀,寡不敌众,力尽而死。赵盾得以逃脱。

这就是《尚书》上讲的“恩德再微薄也不能说是小”的意思。赵盾对一个人实施恩德,尚且能够换来以命相报,更何况是对万人实施恩德呢!(《吕氏春秋·报更》)

※扯断帽带的夜宴

楚国君主楚庄王举行酒宴,日落之后,火烛突然熄灭了。趁着黑暗和混乱,有人拉扯美人的衣服。

美人一把拉断了这个人帽子上的带子,向庄王告发说:“有人调戏我。我揪断了他的帽带,请命令立刻点燃灯烛,抓住那个无礼的人。”

庄王说:“请人家喝酒,喝多了难免失礼,怎么能够因为显示你的节操而羞辱士人呢?”于是命令大家说:“今天咱们一块儿饮酒,不扯断帽带不算尽兴。”结果一百多位大臣,统统扯断了帽带,然后才点起烛火,人人尽兴而归。

两年后,楚国与晋国开战。一个人始终冲在前面,两军5次交锋,他每次都能斩下敌人首级。在他的带动下,楚军人人奋勇,击败了晋军。

庄王感到奇怪,叫过那个人问:“我德行微薄,又从来没有特殊地照顾过你,你为什么这样拼死而战呢?”那人回道:“臣罪该万死。我就是那个夜宴中被美人扯断帽带的人。您不仅不追究我的罪过,还替我遮掩。我时常想报答大王,现在终于等来了机会。”

积累德行的人一定会得到回报。(《说苑卷六·复恩》)

※一定要向民众施恩惠

齐国君主齐景公出访晋国,晋国君主宴请他,请晋国的贤人、盲音乐家师旷坐陪。

景公向师旷请教如何治理国事。师旷说:“您一定要向民众施恩惠。”

喝到一半,景公又问师旷治理国家的事。师旷说:“您一定要向民众施恩惠。”

宴会结束,师旷送景公,他又再次向师旷请教。师旷回答的还是那句话:“您一定要向民众施恩惠。”

回到馆舍,景公的心里还在琢磨这个问题,酒虽然没有醒,但已经明白了师旷话中所指。原来景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尾,一个叫公子夏,他们很会笼络百姓。他俩地位高,又很富有,民众都很欢迎两位公子,他们已经威胁到了景公的国君位置。师旷建议他向民众施恩惠,就是要他与两个弟弟争夺民众。

景公回到齐国后,打开仓库把粮食分给民众,把财物赐给孤寡人,直到仓库里没有了积压的粮食,没有了多余的财物。他还把没有临幸过的宫女嫁出去,定期供给70岁以上的老人口粮。

过了两年,两个弟弟逃走了,一个逃到楚国,一个逃到晋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三个追随者

孟简子担任魏国的国相,立有兼并卫国的大功,后来因罪出走,逃到东边的齐国,齐国的国相管仲前去迎接。

管仲问:“老兄您主政魏国兼并卫国时,家里面有多少门客?”

孟简子伸出三根指头:“3千多。”

又问:“如今有多少人追随您而来?”

孟简子伸出的还是三根指头:“3个人。”

接着问:“他们是什么人?”

答:“其中一个人死了父亲,无力安葬,我替他埋葬了;另一个人死了母亲,没钱办丧事,我替他尽了孝;再有一个人的哥哥被关进监狱,我把他救了出来。这样才有3个人随我一起来到这里。”

管仲登上马车,叹息道:“唉!看来我定然要走上穷途末路了。我没有做到像春风那样给人以温暖,也没有做到像夏雨那样给人以雨露,我定然要走上穷途末路了,唉。”(《说苑卷五·贵德》)

※管燕的眼泪

管燕得罪了齐王,想离开齐国到别的国家去谋事,问左右亲信:“你们谁跟随我去?”

没有一个人应答。

管燕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说:“可悲呀,士人为什么如此容易得到却又如此难以使用呢?”

一个人说:“您面前的美食吃不完,而士人几天吃不上一顿饱饭;您的侍妾穿的都是绫罗绸缎,而士人想用它们做个衣饰边儿都办不到。财物是您所看轻的,生命是士人所看重的。您不肯把您看所轻的财物给士人,却要求他们把自己所看重的生命献给您,这可能吗?”(《战国策·齐四》)

※两匹骡子

晋国的卿大夫赵鞅(赵简子)养了两匹白色的骡子,当宝贝看待。

一天半夜,有人扣门求见,来人叫阳城胥渠。赵鞅封地有一个叫广门的城邑,阳城胥渠担任这个地方的长官。他对门吏说:“请报告主君,他的家臣阳城胥渠病了,医生讲,只有吃白色骡子的肝脏,病才能够医治,要不只有等死。”

门吏报告了赵鞅。这时一个叫董安于的家臣在场,听说后怒火上窜,说:“这个阳城胥渠太不像话,竟然打起我们主君心爱之物的主意,这种无礼狂徒,不宰了干吗!”赵鞅说:“为了保住骡子的命而杀人,岂不是太不仁爱吗?为了保住人的命而杀掉骡子,这不是仁爱的要求吗?”于是命令厨师立即杀掉骡子,取出肝脏交给阳城胥渠。

不久,赵鞅讨伐北方的狄人,广门邑派兵跟随出征,左队700人,右队700人。人人奋勇,个个向前,抢先登上城头,斩获敌人无数。(《吕氏春秋·爱士》)

※吴起吮疮

战国时期,吴起在魏国当大将,率军攻打中山国。一个士兵身上长了毒疮,躺在地上,痛得要命。吴起见了,心中不忍,近前跪下,伏在士兵身上用嘴吸吮疮中的脓血。不光这个兵,所有的兵都感动极了。这个兵的母亲当即就落泪了,哭得非常伤心。有人问她,大将军如此仁爱的对待您的儿子,您干吗这样难过呢?母亲摇摇头,答道,您有所不知,大将军曾经为我儿子的父亲吸吮创口,没多久他便战死了;如今大将军又为我的儿子吸吮创口,他也活不了几天了。(《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李固感化盗贼

东汉顺帝时,荆州(辖今湖南、湖北及周边地区)盗贼纷起,长期不能平定,朝廷任命大将军从事中郎李固为荆州刺史。李固到任后,派遣官吏到所管辖的境内各地进行慰问,对盗贼从前的行为一律予以赦免,让他们重新做人。盗贼首领夏密等率领手下头目6百余人,将自己捆绑起来,自首投降。李固一律宽赦他们,让他们回去,互相转告,宣扬朝廷的声威和法令。半年之内,其余的盗贼全部投降,州内恢复了平静。

朝廷又任用李固为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北)太守。其时境内盗贼猖獗,盘根错节,官府派出上千名郡兵围剿,都不能取胜。李固到任后,将郡兵全部解散,遣送回家务农,仅选择善战的郡兵约一百余名留下,用恩德和威信招降盗贼。不到一年,盗贼全部散去。

杜乔到兖州(今鲁西南及豫东地区)视察后,向朝廷上表,称泰山郡太守李固的政绩为天下第一。于是,汉顺帝将李固征召到京都洛阳,任命他为大匠(掌管建筑工程的官)。(《资治通鉴·卷52》)

※一份烤肉

还是西晋初年,东吴名士顾荣住在洛阳。一次有人请他吃饭,他发现端菜的侍从好像非常想尝尝烤肉,便把自己的一份送给那人吃,引来一片讥笑。顾荣正色道:“哪有成天端着烤肉来来去去,却不知道肉味的道理的呢!”后来发生战乱,顾荣南渡长江避难,每遇危急,总有一个人出现在身边张罗。顾荣问这人何以如此,原来他就是当初的那位侍从。(《世说新语·德行》)

※黄金饼

南北朝时,南梁武陵王萧纪起兵与梁元帝萧绎争夺帝位,双方军队僵持不下。萧纪用一斤黄金做成一个饼,一百个黄金饼装一箱,积攒的黄金共有一百箱,银子五百箱,其他锦缎之类的东西也很多。每次作战,他都把这些东西挂起来让将士们看,但并不分给大家。宁州刺史陈智祖建议把这些财物分发下去,萧纪不听,陈智祖知到这样下去必败无疑,痛哭而亡。

由此将士离心离德,逐渐解体。萧纪兵败逃走,游击将军樊猛率军追上萧纪座船,萧纪绕床而走,边躲边把装金子的口袋扔向樊猛,说:“我用这袋金子雇你,送我去和萧绎见一面。”樊猛说:“天子怎么能随便见面,杀了你,金子还能跑了吗?”说罢,樊猛杀了萧纪和他的小儿子。(《资治通鉴·卷165》)

小结

施恩有两种情况,一种出于诚,是真心实意的,像赵盾、李固就属于这一类,他们这么做与所持观念有关,认为作为人,作为官员,就应该具备爱心。另一种主要出于功利,是假的,或者半真半假,做出来给人看,所谓假仁假义,收买人心,人们把这叫做小恩小惠,吃小亏占大便宜,齐景公、吴起就是代表。无论真假,都要做出一定的牺牲,所以才能够得到民众和将士的拥戴。如果一毛不拔,那就只好去做萧纪了。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6日 13:12 来源:中国青年出版社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