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地名趣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方位篇

二、古代星象与地名

在古代有不少地名,特别是一些州、郡、县的地名,是按照古代星象学的理论命名的。古代星象学极为复杂,涉及星象、星宿、星纪、星相、星座、星术等,在地名中常用的多是四象二十八宿(也就是二十八星)。

天津的地名源渊有四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之一就是星象说,认为天津以上应二十八宿中的箕星得名,《隋书·天文志》:“尾亦为九子箕,亦曰天津。”即天上箕星就是天津星。又说,天津上应的是天汉星,《晋书》曰:“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曰天汉,一曰天江。”天汉本是天津星宿的别名。看来从星象说的角度来考证,天津之名源自天津星确凿可信。湖南长沙的名称也有三种来源,星象说是其中之一。《史记·天官书》曰:“轸为车,主风。其旁有一小星,曰长沙。”《方舆胜览》曰,长沙郡“以长沙星得名”,即长沙星所对应的地方就命名长沙。广西柳州名称之源,也多达四说,古星宿说居于其中。《新唐书·地理志》曰,柳州“地当柳星”为名。在南方朱雀象二十八宿(星)之中,确定有一个星名“柳”,所以古书说“贞观八年改柳州,以地当柳星而名”。这就是说,柳州正好处于柳星之下,天助也,此地理所当然以“柳”为名。

按照古代星象说,湖南娄底可谓“吉星高照,兆卜祥瑞”,其上空竟然有二十八宿中的两星相照,一个是西方白虎象中的娄星,一个是东方苍龙象中的氐(底)星,两星争相照耀,吉利祥瑞,此地以“娄底”二星为名再好不过了。安徽寿县以对应古星象说的寿宿星得名。《新唐书》曰:“郑、汴、陈、蔡、颖为寿星分。”在寿宿星对应之下福祉非浅,谁先以寿为名,谁就拔得头筹,寿县占先矣。浙江天台以天台山得名,天台山以上应台星宿而得名。《天台山志》曰:“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按照二十八宿(星)之说,天台县及天台山都正好处于北方玄武象之斗星、牛星之下,既吉利又幸运,命名“天台”顺应天意,岂不美哉!

六、新疆地名之特色

新疆古称西域,西汉时就设西域都护府,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统辖。唐朝时管辖更进一步,设西州、庭州、伊州、安西四大都护府。元朝时,由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汗后裔、察合台汗后裔管辖。清乾隆年间曾出现准噶尔叛乱,叛乱彻底平定后,取“故土新归”之意称此地为新疆,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新疆省。新疆的地、市、县名称也很有特色。

以古诸侯国得名者,居全国之首。据历史记载,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统辖西域38国,汉元帝时辖境扩展至48国,到汉哀帝、汉平帝时达到50国。由于这种历史原因,至今新疆仍有19个县级以上政区以古诸侯国得名。如鄯善县以古鄯善国得名,伊吾县以古伊吾国得名,轮台县以古轮台国得名,若羌县以古婼羌国得名,莎车县以古莎车国得名,和田市、于田县都以古于阗国得名。以古国名命名是自古以来我国政区命名的一个传统,不少省、自治区、市都有这种情况,然而新疆数量最多。

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地名。新疆有1/3以上的政区是以山、水、湖、绿洲等自然及地理特征得名的,其中以河得名的达30个。玛纳斯县,以玛纳斯河得名,“玛纳斯”蒙古语意为“巡逻者”。阿克苏市,以境内阿克苏得名,“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清澈奔流的水”,也有译为“白水”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境内克孜勒苏河得名,“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语意为“红水”。泽普县,以境内泽勒普善河得名,“泽普”为塔吉克语“泽勒普善”的简称,意为“黄金之河”。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境内察布查尔渠得名,“察布查尔”锡伯语意为“粮仓”。阿拉尔市以境内有绿洲而得名,“阿拉尔”维吾尔语意为“绿色的岛”、“绿洲”。特克斯县,以境内特克斯河得名,“特克斯”突厥语意为“野山羊”或“阴面、阴坡”。阿勒泰市,以境内阿尔泰山得名,“阿尔泰”突厥语、蒙古语意为“金子”,阿尔泰山以蕴藏丰富的黄金得名。博湖县,以滨临博斯腾湖得名,“博斯腾”维吾尔语意为“树木围合之谓”。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境内巴里坤湖得名,“巴里坤”突厥语意为“虎湖”。

同一个地名、不同的含义。历史上,新疆境内各民族迁徙较为频繁,杂居情况相当普遍,这就形成同一个地方,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即使同一个民族的词语,也有不同的含义。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之名有四种来源、四种含义:“乌鲁木齐”古塞语意为“柳树林”,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回语意为“格斗”,还有一说认为“乌鲁木齐”由唐代的乌垒台(轮台县)演化而来。著名的葡萄之乡吐鲁番之称也有四种来源、四种含义:一说吐鲁番由唐代吐番城转音为“吐鲁番耳”、“吐鲁番”;二说吐鲁番系回语,意为“蓄水”;三说吐鲁番系维吾尔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四说吐鲁番系维吾尔语,意为“都会”。中国玉都和田的名称有三种来源、三种含义:一曰“和阗译言‘黑台’,回人谓汉人也”,意思是说,“和田”回语意为“汉人”;二曰“和田”藏语意为“玉邑”(玉石城);三曰“和田”印地语意为“栅栏”、“牲畜圈”、“碉堡”。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很多。

以古城为名,各具特色。闻名于世的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就是以古达坂城得名的,“达坂”维吾尔语意为“高山峡道”、“山口”。奇台县以境内古奇台城得名。吉木萨尔县,以境内古金满城得名,“吉木萨尔”突厥语意为“金满城”。乌什县以城建在山上得名,“乌什”回语意为“山上之城”。疏附县以哈什旧城得名,“疏附”维吾尔语意为“哈什旧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境内古时有一座石头城堡而得名,“塔什库尔干”突厥语意为“石头城堡”。塔城市,以境内塔尔巴哈台城得名,“塔城”为蒙古语“塔尔巴哈台城”的简称,意为“旱獭出没的地方”。

以古部落或姓氏为名。和静县原为蒙古和硕特部地,故取“和硕特宁静”之意命名为“和静”。和顺县,以蒙古和硕特部得名,“和硕特”蒙古语意为“先遣部队”。吉木乃县,以吉木乃氏族得名,吉木乃为乌古斯汗国九姓氏族之一,又名“吉别乃”,哈萨克语意为“杨树林”,古时此地多杨树。

因转音固化而成名。托克逊县,古时称“托克”,后转音为“托克逊”,回语意为“九十”,以此地古时有九十户聚居而得名。策勒县,以古渠勒国得名,后转音为“策勒”,“策勒”古和阗语意为“红枣”,蒙古语意为“美丽、漂亮”。还有一说认为“策勒”由回语“齐尔拉”转音而来,意为“引水入境”。麦盖提县,以古多浪族的首领米盖提得名,后转音为“麦盖提”;又说“麦盖提”由“麦尔盖孜”演变而来,意为达坂城遗址“从中心地带搬迁来的人”。

以自然资源或生产生活方式得名。克拉玛依市,以境内的黑油山(凝固的沥青山丘)得名,“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为“黑油”。巴楚县,以此地水草丰美而得名,“巴楚”为回语“巴尔楚克”的简称,意为“水草丰美”。裕民县,以境内灌木丛生得名,“裕民”蒙古语意为“白色灌木丛生之地”。托里县,以境内泉水清澈如镜而得名,“托里”蒙古语意为“镜泉”。喀什市,以古时境内居民富庶,建有各色砖房而得名,“喀什”为维吾尔语“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各色砖房”、“玉石集中之地”。阿合奇县,以境内多白芨芨草得名,“阿合奇”柯尔克孜语意为“白芨芨草”。拜城县,以境内居民生活富庶得名,“拜”回语为“富厚之意,居民富厚,多牧畜,故名”。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以河流资源丰富而得名,“巴音郭楞”蒙古语意为“丰饶的河流”,这里有开都河、孔雀河、塔里木河等。乌尔禾区,以古时当地牧民用下套子的办法打猎而得名,“乌尔禾”蒙古语意为“套子”。

七、魅力四射的西藏地名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部,为藏族聚居地,由此得名。唐宋时称“吐蕃”,元明时称“乌斯藏”,清康熙二年(1663年)始称“西藏”,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式确定西藏为政区名称。

西藏地形复杂,既有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又有藏北盐湖沼泽,藏南谷地江河,特别是独特的民族传统、地域文化,使得西藏的地名别具一格,灵动而耐人寻味。

佛神寺庙多,以佛神寺庙命名的地名也多。共有16个政区以佛神或寺庙为名,成为西藏地名最显著的特点。拉萨市,以此地历来为佛教圣地而得名,“拉萨”藏语意为“佛地”、“圣地”。又说原名“热萨”,以松赞干布建大昭寺时以山羊驮土填湖建寺基而得名,后转音为“拉萨”,藏语意为“山羊驮土”。康马县,以境内的康马寺得名,康马寺以寺庙建筑为红色而得名,“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萨迦县,以境内的萨迦寺得名,萨迦寺以建筑为灰白色而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灰白色土”。定日县,以境内的定日寺得名,定日寺以“定”声得名,“定日”藏语意为“‘定’声小山”。据传,古时高僧康巴桑结在此将一石子抛向空中,久而石子“定”的一声落地,随即在落地处兴建了定日寺。边坝县,以境内的边坝寺得名,边坝寺以元朝国师八思巴在此插火把修建佛堂而得名,“边坝”藏语意为“吉祥光辉之地”。贡觉县,以古时贡喇嘛居此修行而得名,“贡觉”藏语意为“佛地”。又说,贡觉县以古贡觉部落得名。

以个性河湖得个性地名。这些地名朴素而富有诗意。昌都县,以扎曲河、昂曲河在此汇流而得名,“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处”、“双河口”。墨竹工卡县,以境内的墨竹普曲河得名,“墨竹工卡”藏语意为“‘墨竹色青’龙王的中间白地”。又说,以墨恰巴活佛曾在此休息得名。曲松县,以境内有三河(舍曲河、贡布普曲河、江惹普曲河)流经得名,“曲松”藏语意为“三河”、“三水”。那曲县,以境内的那曲河得名,“那曲”藏语意为“黑色的河流”。双湖县,以县城有两湖(康如湖和惹角湖)而得名,藏北羌塘高原多湖泊,“双湖”藏语为“措尼”,意为“两个湖”。

以不同山形得不同地名。西藏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因而以山为名的行政区比较多。达孜县,以境内有卧虎峰而得名,“达孜”又称“得巴达克则”,藏语意为“虎峰”。八宿县,以境内的勇士山麓得名,“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麓”、“勇士脚下的村庄”。乃东县,以境内的象鼻山得名,“乃东”又称“耨东”,藏语意为“象鼻山尖前”。又说以境内的颧骨山得名,“耨东”,藏语意为“城旁有山如颧骨”。浪卡子县,以地处穷曲山上而得名,“浪卡子”藏语意为“白色鼻尖”,即穷曲山酷似人的白色鼻尖。隆子县,以境内高山形如须弥山顶而得名,“隆子”藏语意为“须弥山顶”。又说,古时前、后藏曾在此打仗,胜者称此地为“隆子”,“隆子”藏语意为“万事顺利,实力雄厚”。申扎县,以境内有皮火筒状的山峰而得名,“申扎”藏语意为“皮火筒状山沟前”。

以古部落或古名人为地名。长期以来,西藏都有这样的传统。南木林县,以古为“全胜洲”得名,“南木林”藏语意为“全胜洲”,传说如来佛的弟子吴健佛(全胜洲)曾光临此地而得名。白朗县,元朝时高僧巴扎和纳朗于此修行,故取两人名各一字命名为“巴朗”,后演变为“白朗”。比如县,以境内的古牦牛部落得名,“比如”藏语意为“牦牛部落”。阿里,以古时曾为象雄王国和吐蕃王朝的属地而得名,“阿里”藏语意为“属地”、“领地”、“领土”。噶尔县,以清朝时藏族军官甘丹次旺曾在此设军营而得名,“噶尔”藏语意为“营地”、“帐篷”。改则县,以藏族改则部落得名,“改则”藏语意为“建于山顶的特殊民居”。波密县,以吐蕃王朝止贡赞普之子曾流放至此而得名,“波密”藏语意为“迁徙”、“流放”。又说,“波密”藏语意为“祖先”,波密县取“祖先之地”命名。察隅县,以境内为扎族人聚居地而得名,“察隅”藏语意为“扎族人的地方”。

地形独特,地名独特。有的地区突出某些地理地形的细节特色,并以此为名。芒康县,以古为善妙地域得名,“芒康”藏语意为“善妙地域”。贡嘎县,以在白土山上建城而得名,“贡嘎”由“日噶尔公喀尔城”

简化而来,藏语意为“白色的顶部”。洛扎县,以地处白石岩之南得名,“洛扎”又称“罗噶尔”,藏语意为“南岩”,即城南有白色石岩。加查县,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将一把盐放置在此地的洞中,后洞中盐水长流不息,“加查”藏语意为“来自汉地的盐”。察雅县,以境内山中的岩窝得名,清朝时有高僧嘎曲?扎巴江措曾在此地岩窝中修行,“察雅”藏语意为“岩窝”、“岩簷”。左贡县,以境内犏牛岗得名,“左贡”藏语意为“犏牛岗”(地形如犏牛背)。拉孜县,以境内有神山顶得名,“拉孜”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谢通门县,古时印度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教至此,对此地非常满意,故名“谢通门”,藏语意为“令人羡慕的地方”。定结县,以在岛上建城而得名,“定结”藏语意为“水底长出”、“水中有山”。聂荣县,因境内的悦耳山谷得名,“聂荣”藏语意为“悦耳山谷”、“有大头羊的山谷”。

一个地名多重含义。一词多义是藏语的一个特点,必然反映在地名中。日喀则市,以元代的谿卡桑珠孜得名,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汉语音译为“日喀则”。又说,以建城于山顶而得名,“日喀则”藏语意为“山顶之城”。江孜县,以境内的谢嘎江孜宫得名,唐朝时贝阔赞王子建谢嘎江孜宫(杰卡尔孜宫),以宫墙为水晶岩装饰而得名,“谢嘎江孜”藏语意为“白水晶王宫”。又说,“江孜”藏语意为“胜利保顶峰”。亚东县,以境内有山形似鼻梁而得名,“亚东”藏语意为“鼻樑”。又说,以境内有急流漩谷而得名,“亚东”藏语意为“急流漩谷”。班戈县,以境内的班戈措得名,“班戈”藏语意为“胸膛湖”。又说,取佛教吉祥之意命名,“班戈”藏语意为“吉祥保护神”。普兰县,以境内群山竖立得名,“普兰”又称“布生”,藏语意为“竖立”。又说,以在达拉山上建城而得名,“普兰”、“布生”由象雄语“布让”演变而来,意为“老虎背”,即达拉山形似老虎背。林芝县,以娘氏家族得名,“林芝”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又说,以发现林芝草得名,原名“尼池”,后境内发现林芝草,故以“尼池”谐音改名“林芝”。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10:45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