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地名趣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人文篇

一、“京”之趣

自古以来,“京”字往往被作为都城名称,常常与“东西南北中”之地理方位名词相联系。翻阅中国历史,以“京”字称都城的共有近50地次,而且前面都缀以方位词,即东即西,或南或北,当然还有中。

在中华大地上,有文字记载的北京有11地次。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朝代、不同地方,先后在陕西靖边、山西大同、山西太原、河北大名、内蒙古巴林、北京大兴、河南开封、河南洛阳、江苏镇江等地出现和存在过11个北京城。许多人可能没有想到,最早称为北京的地方位于今陕西靖边县北城子——这里在十六国时期称为统万城,大夏昌武元年(公元418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都于此,称为北京。在历史上的11个北京中,最北边的北京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波罗城——金代初期建都于此,称为上京临潢府;天眷元年(1138年),改称北京。历史上最南边的北京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境内——东汉时称此地为京都、京口;南朝宋时,以宋武帝刘裕出生于此(在中国历史上,不管哪个王朝都十分重视皇帝的出生地),加之此地位于南朝疆域的北部,故称为北京。历史上称北京最多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北京市了,共计3次——第一次在金贞元元年(1153年),为加强对华北地区的统治,女真统治者将都城由东北迁至中都大兴府之北,并改称北京,据考证,此处位于今北京市西南隅。第二次在明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将做燕王时的王都北平府建为北京,改府名为顺天府,即今北京市旧城南;永乐十九年(1421年),又改北京为京师。第三次在明洪熙元年(1425年),正式改京师为北京。1913年,民国政府曾一度改北平市为北京市,但此时都城为南京,因而北京这次似不宜列入历史上的11地次之中。

南京作为都城,在中国历史上先后于四川成都、辽宁辽阳、北京西南部、河南商丘、河南开封等地出现和存在过10地次,也就是说,历史上曾有过10个南京。第一个称都城为南京的是四川成都——唐天宝年间,安禄山作乱,玄宗避难于蜀郡(今成都市);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收复两京之后,还都长安,考虑到蜀郡在两京尚未收复之际曾为玄宗的行宫驻地,于是改蜀郡为成都府,建号南京,所以成都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南京的地方。在历史上的10个南京中,位置最南的也当属成都市,而最北的南京位于今辽宁省辽阳市——契丹神册四年(公元919年),修葺辽阳故城建东平郡;天显三年(公元928年),迁东丹国都于此,升为南京。很有意思的是,今天的北京市在历史上也曾两次称南京——第一次在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幽云十六州中的幽州(今北京市)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即今北京市西南隅。第二次是金天辅七年(1123年),以辽的旧地南京(燕京)六州归宋,遂以平州为南京,也位于今北京城区西南隅。

历史上称西京的有11地次,先后为陕西西安、河南洛阳、陕西凤翔、吉林临江、云南大理、山西太原、山西大同等地。其中称西京次数最多的当属长安,即今西安市,共计5次。隋炀帝时以洛阳为东京,以长安为西京。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称长安为西京。五代唐时以京兆府为西京。明末李自成也以原西安府为西京。首先称长安为西京的是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在最终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建长安为都城,称西京。历史上地理位置最西的西京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境内——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收复两京后,还都长安,因凤翔为中兴驻跸之所,故改凤翔郡为凤翔府,建号西京。最靠东部的西京位于今吉林省临江市境内——唐渤海国时期,以鸭绿府为西京,即今之临江市。位置最北的西京应是西汉时的长安,即今西安市,最南端的西京,当然属南诏国都太和城了,即今大理市。

历史上称东京的有9地次,先后为河南洛阳、吉林珲春、云南昆明、河北大名、河南开封、辽宁辽阳等地。最早称东京的是河南省洛阳市——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建都洛阳,因地处西汉故都长安之东,故称为东京。应该说,洛阳称东京的次数最多,共计5次——除东汉外,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亦以洛阳为东京。隋炀帝即位后,称洛阳为东京。唐朝时曾两度称洛阳为东京,一次是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以洛阳为东都,称东京;一次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东都为东京。从地理位置上讲,最西的东京是洛阳。最东也是最北的东京位于今吉林珲春市——这里在唐代为渤海国的龙泉府,亦称东京。历史上最南的东京位于今云南昆明境内,即南诏王寻阁劝时以善阐为东京。

历史上称中京的都城有5地次,先后为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吉林北宋东京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局部)敦化、内蒙古宁城,其中有两次都在今河南洛阳市境内——第一次是东晋、南朝时,偏安南方的汉族政权遥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这个叫法一直沿用到初唐时期。第二次是金代末期,迫于蒙古势力的侵扰,金的统治者于兴定元年(1217年)将都城由中都(今北京市)迁至南京(今开封市),并改河南府(今洛阳市)为金昌府,建号中京。最北、最东的中京位于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此地在唐代为渤海国的显德府,以其地处渤海国的中部,又称中京;亦说即今吉林和龙市。最西、最南边的中京为陕西省西安市——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称凤翔为西京,故改称长安为中京。

十七、食盐与地名

食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食盐的种类与地名也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有多少个食盐品种就有多少个相关的地名。

每种食盐都有与其对应的政区地名。河北盐山县,以境内有盐山而得名,岩盐是食用盐的一种,它产自矿山(盐山),因而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在此设盐山县。宁夏盐池县、运城盐湖区,都因境内多盐池,盛产池盐而闻名于世。江苏盐城市、深圳盐田区都有滨海的盐场(有的地方称盐田),出产丰富而高质量的海盐,特别是盐城古时“遍地皆盐场,环城为盐河”,故名;深圳盐田区,古时不仅产盐,而且是盐的海运集散港之一。四川盐边县、盐源县,云南盐津县,古时候都是井盐的主产区,曾给当地及邻近地区人民提供了大量上好食盐,其地名也因产井盐而生。

香港的沙田区,也是以产海盐而得名的。古时候,这里也是盐场,有很多盐田,由于广东人称盐场、盐田为沙田,所以香港的沙田其实就是盐田之意。

井盐,也有黑盐井、白盐井、自流井盐之分。凉山盐源县的井盐产自黑盐井,《元和郡县图志》载:“盐井,在县城中。今按取盐先积柴烧之,以土洒水,即成黑盐。”黑盐因含有其他矿物质而呈黑色。自贡市以境内自流盐井、贡盐井得名。史志载:“自流古井,在今富义厂荣溪水滨,相传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錾凿所成。”自贡市贡井区,以境内贡井得名,贡井产的是洁白盐,质纯味美,因而古时称此为白井盐或公井盐,而此盐多为朝廷贡品,故改公井为贡井。《舆地纪胜》载:周武帝于此置公井镇,隋因之,唐武德元年于镇置公井县。明嘉靖年间,公井正式更名为贡井。

四川盐亭县,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为潺亭县,西魏恭帝六年(公元559年)始为盐亭县。史志关于“盐亭”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曰“以近盐井,因名”;二曰“以地多盐井,据盐亭而创县也”;三曰“盐亭县,盐亭井故名”。三者的共同点是以境内有盐井而得名,其中两者的共同点是境内盐井加盐亭而得名。汉代称为朝廷制盐的居民为亭户,五代以后称呼比较多,有盐户、亭户、畦户、灶户、锅户、井户、铛户等。宋以后,淮南、河北、两浙等地还称盐田、盐场为亭场。在这里,亭可以理解为盐,是对盐户的一种特殊称呼,表示他们专事制盐差徭,可免除其他杂役。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10:45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