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地名趣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高峻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4月

【作者简介】

高峻,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曾任律师。长期在宣传部门工作,对人文地理及地名来源与考证有浓厚兴趣,编著有《中国县级以上政区地名史考》等著作,发表文论、游记等作品百余万字。

【内容简介】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丰富多彩,有的形象生动,有的风趣雅致,耐人寻味。 

地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单个地名似小溪,全国的地名汇集在一起就成了大海,其寓意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生态等方面,是一个丰富的知识宝库。 

地名,不仅是地理方位的标志,更是历史文化变迁的见证。地名是一部浓缩的历史。从地名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演进、变迁的轨迹。

【目录】

综述篇

一 地名留下的时代脚印

二 把珍视自然资源的理念深深嵌入地名

三 地名中抹不掉的政治烙印

四 以交通要道为地名 

五 王莽疯狂改地名 

六 难以避免的重名现象 

七 因避讳而改变的地名 

八 地名中体现治国谋略和政策 

九 彰显道德魅力的地名 

十 地名铭记植物的恩惠 

十一 帝王称号与地名

十二 古时侨设州郡县名称之变

历史篇  

一 地名记录历史事件

二 铭刻着历史记忆的地名

三 秦汉地名今犹在

四 来自古国之名的地名

五 皇帝亲赐地名

六 历史名人与地名 

七 地名为历史会盟树碑

八 “秦”被嵌进地名

九 吴国·吴姓·吴地

十 地名为“武功”立碑

十一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 

十二 汉武帝与“河西四郡” 

十三 名兴于“汉” 

十四 名随“晋”来 

人文篇 

一 “京”之趣 

二 姓氏与地名 

三 地名靠拢人文景观 

四 以富饶为名的地方 

五 “龙”的传奇 

六 人乐·天乐·地乐

七 “马”到成功

八 以动物为地名

九 成双成对又成名 

十 以“文”化名

十一 “丰”多人不嫌 

十二 以古部落为名 

十三 万国咸“宁” 

十四 大“定”大兴

十五 “宣”冠地名趣谈

十六 民为贵,名亦贵

十七 食盐与地名

十八 “隆”兴地名

十九 “无”得佳名 

山水篇 

一 山岳江河走进地名 

二 曲折婉转亦成名 

三 五岳与地名 

四 丹山·丹水·丹地 

五 以“合”为上 

六 近天者以天名 

七 “青”美地名 

方位篇

一 以地理方位确定的地名 

二 古代星象与地名 

三 古代边疆地名之特点 

四 “大”与异化的“大”

五 太极皆佳名 

六 新疆地名之特色 

七 魅力四射的西藏地名 

地理篇

一 地名来自对地形地貌的描述

二 地名中的“台” 

三 “高”居之地

四 “长”入地名 亮点纷呈

五 凤鸣地亦名

数字篇

一 地名中的数字 1

二 “九州”之名趣谈

三 “九”为地名添彩

四 “五”行地名 

五 “三”走进地名 

六 万地“万”名,一个不能少 

佳字篇 

一 地名中的“庆”字与皇帝的潜邸 

二 灵动的地名

三 “平”之多义地名 

四 “镇”坐地名 

五 “永”驻地名 

六 地名“新”解 

七 “安”稳地名 

八 地名中“宁”字的由来 

九 “崇”尚地名 

十 “广”扩地名

十一 越“兴”越好

十二 “玉”洁地灵 

十三 “开”疆舆名 

十四 名“泰”者为泰 

十五 “昌”言地名 

十六 “贵”地有传奇 

十七 “建”给地名添正能量

十八 嘉地·嘉物·嘉名 

十九 名“惠”者得惠 

色彩篇 

一 色彩斑斓的地名

二 “云”绕地名

三 “阳”光照山河

南海篇

记录中国脚印的南海诸岛地名

后 记

【精彩书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把全国县级以上政区的名称按笔画分类排列的《行政区划手册》,越看越有趣,有些爱不释手。

单个地名似小溪,把全国所有的地名汇集在一起无疑就成了大海,内涵丰富极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生态等无所不包,简直就是一个知识的宝库。

把相关的地名进行组合,就是一部几千年中国历史的真实记录,从三皇五帝到每一个朝代,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都有相应的地名一一记录,生动具体,确凿可信。

不知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和传奇蕴藏在大量地名之中,霓虹灯闪烁的城市名称中有故事,青山绿水环绕的山村之名中亦有故事,大河上下的城镇美名中有传奇,掩映在沙漠绿洲中的旗屯之称中也有传奇,太多了,历史老人讲了一代又一代,永远也讲不完。

地名永远与山河拥抱在一起,人类离不开名山大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山河的城市、村镇也把自己的名称与山河紧紧捆绑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地名喜欢与不同的地理方位、地形地貌相联系,它以自己所处的地理方位提醒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要迷失方向;它以自己独特的地形地貌告诉人们,不要忘记我,你下次来时不会走弯路。

地名记录人文也记录自然,记录大人物也记录小人物,记录一个个朝代的兴衰亦记录一个个历史名人的成功与失败。

地名色彩斑斓,内涵丰富,我过去对其缺乏足够认识,往往是向别人提问,以期得到答案,今天我仍然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但是我把问题留给了自己,迫使自己给出答案,这就是它带给我的趣味,也是我继续研究它并写这本书的动力。

今天呈现的这本拙作,算作我初步认识地名的一点心得体会,错误难免,恳请赐教。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综述篇

一、地名留下的时代脚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期都有各自要着力解决的核心事务,每个阶段都有各自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统治者必然也要有各自不同的政治方略和执政理念。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政治观念慢慢融入地名之中,留下深刻的时代印记。在当前我国县级以上地区中,有300多个地名记录并反映了这种政治印记。

远古时期,虽然黄帝“方制九州”,但全国境内大大小小“列为万国”,你杀我夺,征战不断,民众遭殃。面对这种局面,尧、舜、禹焦虑不已,为结盟息战,“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经禹与万名诸侯协商,有相当一部分诸侯国实现结盟联合,诸侯国由10000个减到3000个,如史书记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到周武王时期还“有千八百国”。当今之浙江的诸暨、上虞之称,正是因禹在此分别会盟诸侯而得名。史曰:诸暨“禹会计而诸侯毕及也”,上虞者“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故曰上虞”。这些地名充分反映了尧舜禹时期期望结盟的政治理念和治乱方略。这种理念和方略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得以延续,到西周,周武王会诸侯于孟津(今河南孟州市),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思想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刀阔斧地实施郡县制,不遗余力地推行强权政治。今之秦淮河、秦皇岛等名称足以反映他不可一世、勇治华夏的政治意图。为了断绝、消除金陵的“王气”,他不惜断然派“赭衣三千人,凿长坑,败其势”,人工造出一个秦淮河。他企望自己长生不老,永驻皇位,竟然派人入海求仙草,秦皇岛正是因秦始皇求仙“尝驻跸于此”而得名。这两处地名气势之宏、决心之大,与其比肩者寥寥。

汉朝“兴复增置几郡”,进一步巩固了秦统一后留下的疆土。但当时仍有一些小国尚未归顺,边疆地带时有叛逆之事。为实现国泰民安,“广大汉业”、“扩大汉疆”的目标,汉朝便于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有意设广汉郡(今四川广汉市),以显示自己的宏图大略,昭示子孙后代和朝廷官吏铭记在心,永不能忘。

唐朝为了对广阔的疆土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在政区设置上有很多创新。宏观上采取分层管理,微观上实施分类控制,既设道州郡府,又秦始皇设都护府及边州都督、节度经略使、羁縻州等。从汉武帝到武则天都比较崇尚武力,加之武则天姓武,因而武则天时期新设的郡县多冠以“武”字,如今浙江武义县、河北武安县、重庆武隆县、江西武宁县,就是这么得名的。有史为证:“唐武后析(永康)县之西南置武义县,时天下郡邑多以武名,如武安、武隆之类。曰武义者,岂仍义尔而加武多耶。”

宋朝设置的行政区划及名称,与前几代王朝相比还有一些变化,首先“今天下为十五路”,然后下设“府州军监”。其地名最有特点的是,皇帝的“潜邸”后来几乎都为府。如宋高宗的“潜邸”,其即位前的封地原名康州,高宗即位后升为德庆府。宋徽宗即位前的封地原称端州,即位后以端州为自己的发迹之地,故改名肇庆府。宋光宗即位前的“潜邸”为恭州,他即位后升恭州为重庆府。这种将“潜邸”冠名“庆”而

升府的现象,说明宋朝的统治者迷信“发迹之土”,不忘“故土之恩”,显示出强烈的怀旧意识。

元朝在政区设置和名称上也很有民族融合的特色,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就是说它是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提出和使用“省”这个行政区划概念的。扩大疆域是元朝始终不渝的理念和追求。

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到窝阔台、蒙哥的东征西讨,最后到忽必烈吞并南宋,经过70多年兼并战争,元终于完成了旷古未有的大一统。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置广元路(今广元市名称来源之始),把这种强烈的“扩充元朝疆土”的政治理念和宏伟抱负,永远铭刻在地名之中,以期世代牢记。

明清基本沿袭了原有的行政区划和体制,以省、府、州、县为主的地方政体进一步确立。这个时期统治者最主要的政治观念和方略可以概括为“守”、“卫”二字。明朝具体采取的办法是,把地方行政与军队分开管理,府州县只领民户,另设卫、所以领军户,因而全国设卫所上千,其中卫有493个,如天津卫、威海卫、沈阳中卫、宁夏卫、毕节卫、哈密卫等。清朝在北方设“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等,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设70多个羁縻州。

从清朝末期开始,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从西方传播到中国,特别是孙中山先生使反对封建帝制、追求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并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有一些地方出现以“民权”、“博爱”、“共和”、“同仁”、“互助”命名的县,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出现一些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政治观念的新地名,如解放区、跃进区、红旗县、社旗县、前进区、东风区、卫东区等,这些地名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政治信念和理想追求,客观地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印。

三、地名中抹不掉的政治烙印

在中国封建社会,地名与政治动辄就挂起钩来,而且往往还与帝王相联结,最典型的表现有两种,一是以皇帝的年号给地方命名,二是为避讳皇帝或尊亲之名、谥号而为地方更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至高无上,手中的权力也是至高无上,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不少皇帝以自己的年号给地方命名,如永平县以汉明帝的永平年号命名,兴国县以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年号命名,绍兴市的前身绍兴府以宋高祖的绍兴年号命名。由于这些取自年号的地名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统治者的价值观和广大民众的美好愿望,因而一直沿用至今。当前在中国县级以上政区中以年号改名的地名也不少。当然,也有不少地方是按皇帝旨意更改的,因皇帝个人的喜好烙印过深,只能昙花一现,被历史淘汰。最典型的是西汉末年,王莽几乎把大多数政区地名都改掉了,待王莽政权覆灭后,改过的地名又变了。

帝制时代,因政治避讳而更改地名的现象屡见不鲜。等级制度、君主至上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人们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谥号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来,必须谨慎避讳,地名中更不能出现他们的名字或谥号,必须更名。如山东庆云县,原名无棣县,明洪武年间,为避朱棣名讳,改为庆云县。四川宜宾,原名义宾,北宋时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取《孟子》“义者宜也”之意,改名宜宾。特别是贵州省的正安县,唐朝时称珍州,元代为避当地统治者明玉珍的名讳改为真州,明代又改为真安州,寓“真州安定”之意,清代为避雍正帝胤禛名讳又更名为正安。有类似情况的在县级以上政区地名中有50余处。

六、难以避免的重名现象

中国自古以来疆土广袤,历史变迁频繁,特别是地形复杂,山岭河川交错,交通甚为不便,信息交流很不容易,加之各地普遍喜欢以吉祥之词、嘉贺之字、灵动美语取名,因而就形成了很多地名相重的现象。

怎么样解决重名问题,历史上一般采取的办法有三种,一是改换朝代时,会换掉一批;二是朝廷在任命新的地方长官时会随着制作新官印而改掉一批;三是中央政府集中整治地名时改掉一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14年全国有221个县重名,双重名的148个县,三重名的36个县,四重名的16个县,五重名的15个县,六重名的6个县。如今的山西省汾城县、浙江省温岭县、江苏省扬中市、安徽省黄山市,当时都称太平县。现在全国只有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了。名称为西安州、西安县的更多,寓“西部安定”之意,大家都以此为愿景而命名地名,涉及七八个省,直至今天,陕西省有西安市,吉林省辽源市有西安区(清朝时称西安县,1948年称西安市,1983年改为西安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也有一个西安区。名称为新城的政区地名也很多,当时在辽宁、吉林、山东、江西、浙江等省都设有新城县。白云作为地名,也曾在历史上风行过,至今还有广州市白云区、贵阳市白云区、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太和是吉祥词,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因而历史上以太和为地名的也不少,尽管屡经整治,现在还有辽宁省锦州市的太和区和安徽省阜阳市的太和县。笔者粗略查了一下,当今全国县以上政区重名的有126个,其中双重名的74个,三重名的39个,4重名的8个,5重名的1个。基本都为中等以下城市政区名称。

八、地名中体现治国谋略和政策

封建统治阶级向来是重视治国谋略和政策的,在建立王朝初期如此,王朝的兴盛更是得益于此,王朝的衰落和灭亡往往是错误谋略和政策的产物。

成功的封建统治者一般都比较喜欢不断总结和积累治国之策,而且会把一些良策写进圣旨、法律,甚至还植入地名之中。特别是战乱之后,或者平定地方和边疆叛乱之后,他们痛定思痛,适时出台和调整政策和策略,并把经典政策以极简明的文字,如怀、抚、绥、靖等植入地名之中,不仅让朝廷上下永远铭记,也让全国都牢牢记住。

以“怀”冠地名的不少,主要体现统治者安抚、团结的意图和政策。北京怀柔之名就凸显出这个特征,唐朝平定北部边疆,为了安置好内附的契丹部落,特选此地,并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取《礼记·中庸》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的句子命名为怀柔,寓“招来安抚”之意。就是说,对非自己营垒的人好一点,四面八方的人都会归顺你;对诸侯们多一些宽容,天下人都会害怕你,为此唐把归附的契丹部落很好地安置在怀柔。河北怀安县,始置于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史书记载的很明确,怀安之称寓“朝廷施行仁政,百姓怀恩而安”之意。安徽怀远之名的由来更为传奇,《大明一统名胜志》曰:“宋宝祐五年贾似道奏涡口上环荆山,下连淮岸,险要可据。理宗御答云,荆山为城,义在怀远,绘图来上,殊用嘉叹。于是改军名怀远。”这么一个县的命名,不仅反映了宋理宗赵昀的重视,而且也反映了他的文采和浪漫,还不客气地批评了朝廷官吏贾似道,一箭三雕,好不畅快。河北怀来县,在辽代时位于边陲战略要地,常为兵家所争,为了避免战乱之祸,当政文官颇费一番思索,查阅汉《新语·道基》,取“附远宁近,怀来万邦”之意名县。

冠“抚”的地名,突出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坚持体恤、抚恤的政策和策略。辽宁抚顺,以明代抚顺城为名。明建抚顺城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全国基本平定,东北尚存少量元残余势力,为了稳定这股残余势力,明朝出台“抚顺持重”政策,目的在于“抚绥边疆,顺导夷民”,抚顺之名就含有安抚顺导之意。江西抚州历史上比较著名,隋灭陈国时,在此打的一仗甚为艰苦、惨烈,隋文帝深感江山来之不易,遂改巴山郡为抚州,一则要彻底清除陈国的影响,二则要安抚当地民众,稳定局势,选派“杨武通奉使安抚”。

在地名中植入“绥”字,真实体现了封建王朝统治者坚持安定、安宁的意愿和政策。辽宁绥中县,明朝时为广宁中后所,因为这是清朝发迹之地,也是固有根据地,便改名绥中,寓“中后所永久平安绥宁”之意。湖南绥宁县,“宋收复蛮地置县”,也就是说,宋朝平乱之后,取“安抚太平之意”设绥宁县。云南绥江县也属这种类型,《绥江县地志资料细目册》载:“绥江者,因边连蛮地,取绥靖边疆之意,又因位于金沙江南岸,乃取名绥江”。

“靖”植入一些地名,着重体现封建统治者坚持社会稳定、安靖、平安的心理和政策。湖南靖州,古时候也常不安宁,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即将出兵讨伐之时,占据诚州的“杨晟臻以诚州来归”,宋徽宗赵佶甚悦,“复置郡县,赐诚州名曰靖州”,“取远人安靖之意也”,让归顺者在这里安静地生活。江苏靖江,地处长江入海口,常年多水警,官民心多不宁,故名靖江,寓“江海安定太平”之意,以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从精神和心理上给人们以安抚。

这些寓有政策意向的地名,之所以能跨越数百年、上千年,跨越一个又一个朝代遗存下来,至今还被使用,至少可以说明这些政策在当时是受欢迎的,后代人对其是有共识的,是认同的,效果是经受过历史考验的。我们从这些地名中不仅可以读到有特色的历史记忆,而且可以了解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政策和策略正确,王朝就会兴盛;政策和策略失误,王朝就会衰败,甚至覆灭。这是颠扑不破的千古定律。

十、地名铭记植物的恩惠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以植物命名政区地名的传统,如今县级以上政区地名中仍有134个是以植物命名的,占全国政区地名将近4%。

植物被用在地名里,不仅数量大,而且涉及的种类也比较多。在这134个地名中,涉及植物多达50种,其中树20种,灌木、藤蔓等22种,花7种,瓜(甘肃瓜州)1种。

被命名为地名的植物,都是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很受人们喜欢的、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普通植物,几乎没有稀有品种。以花命名的有12个地方,其中有荷、莲、芙蓉出现的有5个,如菏泽市、莲花县、长沙芙蓉区等。还有以牡丹、杏花、花溪、花都、花山、花垣为名的。以松命名有9个地方,如松山区、松江区、松原市、松溪县等;以柳、梅、榆、麻、莱命名的各有6个地方,如柳州、梅州、榆林、麻城、莱阳等;以桂、桐命名的各有5个地方,如桂林、桂阳、桐乡、桐城等;以竹、荔、桃、蓬命名的各有4个地方,如竹山县、荔浦县、桃江县、蓬莱市等;以荆、枣、桦命名的各有3个地方,如荆州、枣庄、桦南等;以杨、椒、芜、柘、蒲、芦、蓝、萝、株、梨、莆、榕、蕉命名的各有2个地方;以榨、槐、柏、蓟、藤、梧、樟、梓、稻、茄、攀枝花、茅箭、尖草、杏、茶、瓜等命名的各有1个地方。

这些植物最大的特性是适应能力很强,对自然条件要求比较低,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而遍布祖国各地,不论是长江南北、大河上下,还是热闹城市、偏远边疆,概莫能外。在这些以植物命名的地名中,湖南最多,有13个,山东有12个,四川、广西、黑龙江各有10个,湖北、广东各有9个,陕西、浙江各有7个,山西、贵州各有6个,福建、安徽各有5个,吉林有4个,河北、河南、江西各有3个,上海、香港各有2个,天津、新疆、内蒙古、甘肃、云南、台湾各有1个。香港的葵青区,以境内城门河两岸葵类植物丛生而得名。荃湾区,以境内海湾周围长有荃草得名。台湾新竹、花莲,表面看是以植物命名,其实与植物名称没有关系,只有桃园县,是因境内“移民遍植桃花,缤纷馥郁,遂以桃仔园为名”。

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恩大自然、热爱绿色家园的民族,以植物命名地名,无异于为植物树碑。

十一、帝王称号与地名

“襄”字的寓意非常美好,所以古代帝王称号中用的很多,仅春秋战国时就有十六位诸侯王以此为称号,诸如秦襄公、齐襄公、宋襄公、晋襄公、郑襄公等。秦国先后有三位侯王以襄为称号,除秦襄公外,后来又有秦昭襄公、秦庄襄公。我国有很多地名,就是以这些帝王称号得名的,或者他们封地在此,或者其建都之地,或者其陵地,都会成为地名的来源。

山西襄垣县,就是因战国时赵国的赵襄子在此筑城而得名,当时称襄垣邑,西汉时刘邦设襄垣县,其名延续至今。

河南襄城县,据《元和郡县志》载:“春秋襄王避叔带之难,出居郑地汜,在今县南一里古汜城是,盖以周襄王尝出居此,故名襄城。”就是说,春秋时,周襄王为躲避狄难逃亡到郑国汜水,在此居住过一段时间,“故名襄城”。战国时为魏国襄城邑,秦朝时设襄城县。

临汾有个襄汾县,原为襄陵县、汾城县,1954年两县合并,故取两县名之首字命名为襄汾。《读史方舆纪要》载:“汉置襄陵县,属河东郡。应劭曰:县西北有晋襄公陵,因名。”就是说,汉朝之所以在此设襄陵县,是因晋襄公葬于此。汾城是因汾河从县境流经而得名。

湖北的襄阳为历史名城,其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襄阳之称“取自楚顷襄王的谥号”;一说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书·地理志》应劭注:襄阳“古襄水之阳”。襄阳市襄城区以境内襄阳古城得名。《水经注》载:“应劭曰: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

历史篇

五、皇帝亲赐地名

历史上,皇帝亲自赐名的郡县不在少数,直至当今仍有一些政区地名是当年皇帝所赐,应算文化遗产。皇帝为什么要赐地名,赐地名有什么讲究,有什么程序,为什么有些赐名历经几百年、上千年久用不疲,这确实都是些很有意思的问题。

帝王赐地名,各朝各代都有,因皇帝兴趣而多少不一。从史料上看,皇帝主动赐的地名不多,而经大臣、地方官员上奏请赐的较多。那么,皇帝赐地名有无背景,有无缘由,有无精彩的故事,我相信总是有的,不妨举几个例子。

为宠姬赐地名

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从汉中洋川得戚夫人,带至长安,甚为宠爱。戚夫人系南方女子,到长安后不服水土,“思慕本乡,追求洋川米”。为讨戚夫人欢心,刘邦专门设立驿站,运送洋川米入宫供其享用。同时,刘邦将戚夫人诞生地由乡提升为县,赐名祥川,“用表夫人载诞之休(美的意思)祥也”。

给发迹之地赐名

这种现象在封建社会较为普遍,如湖北钟祥市,明朝时曾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发迹之地,因而嘉靖皇帝为其赐名钟祥,取“祥瑞钟聚”之意,以示“钟祥孕秀”之意。广东肇庆市原名端州,宋朝时为宋徽宗即位前的封地,徽宗即位后以端州为自己的发迹之地,赐名肇庆,并由州升为府,寓“开始带来吉庆”之意。

因获喜报赐地名

汉武帝东巡途经山西境内时,欣闻平越大捷,兴奋不已,即赐此地为闻喜县。到河南汲县新中乡时,又喜闻南越叛乱平息,前线送来叛首吕嘉的首级,感慨之情油然而生,遂赐名获嘉县。安徽怀宁县原名皖县,东晋于“永嘉之乱”后,晋安帝司马德宗于此立身,故取“怀宁兹土”之意赐名怀宁。南宋时期,武冈一带因杨再兴父子叛乱,朝廷派兵扫荡以平息,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赐名新宁(今湖南省新宁市),取“新得安宁”之意。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满怀必胜信心率兵南下“靖难”,“由此济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此为天津得名之始。

以母康复而赐名

据传说,三国吴孙权之母患病,多方治疗不愈,于是到“乌伤上浦”(今浙江永康县)神庙进香,祈求“上天保佑,永葆安康”,返回不久,果然痊愈,孙权喜出望外,遂赐此地为永康县。为嘉奖投诚者赐地名南朝梁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当地首领祭丰带着自己管辖的东城从北魏归顺南梁,梁武帝非常高兴,给予嘉奖,赐名定远。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杨晟臻带着诚州来归降,宋徽宗甚悦,即“赐诚州名曰靖州”,取远人安靖之意。

因获瑞石而赐名

隋文帝北巡时,“以傍汾水开道”,获得一块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爱不释手,“遂于谷口置县,因名灵石”,县以石名(今山西灵石县),闻名天下。“灵者,神奇珍宝也”,预示好运。

对原名不满意而赐新名

清雍正九年(1731年),鄂尔泰奏请乌蒙地名不祥,具有“乌暗”、“蒙蔽”之意,建议改掉,雍正帝再三斟酌后表示同意,赐名昭通(今云南昭通市),取“昭明宣通”之意。

对大自然表示谦敬而赐名

据《湘州记》载,秦始皇南巡到湖南,非常想渡过湘江到衡山上游玩观赏一番,可惜天公不作美,“遇风浪溺败”,不得不“至此而免”,但为表示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特赐名君山(今岳阳君山区)。以期盼“海定波宁”而赐地名浙江宁波之名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据《双槐岁钞》记载,明初此处为明州,当地有位著名诗人单仲友在朝廷做官,上书朱元璋,说自己家乡地处明州,与国号相同,建议改掉明州之名,朱元璋认为他言之有理,还询问了一些当地山川地理方面的具体情况,单仲友说舟山之下有座状元桥,童谣说:“状元出定海,此最为异”,朱元璋听了后说:“海定则波宁,是宜改为宁波。”

人文篇

一、“京”之趣

自古以来,“京”字往往被作为都城名称,常常与“东西南北中”之地理方位名词相联系。翻阅中国历史,以“京”字称都城的共有近50地次,而且前面都缀以方位词,即东即西,或南或北,当然还有中。

在中华大地上,有文字记载的北京有11地次。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朝代、不同地方,先后在陕西靖边、山西大同、山西太原、河北大名、内蒙古巴林、北京大兴、河南开封、河南洛阳、江苏镇江等地出现和存在过11个北京城。许多人可能没有想到,最早称为北京的地方位于今陕西靖边县北城子——这里在十六国时期称为统万城,大夏昌武元年(公元418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都于此,称为北京。在历史上的11个北京中,最北边的北京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波罗城——金代初期建都于此,称为上京临潢府;天眷元年(1138年),改称北京。历史上最南边的北京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境内——东汉时称此地为京都、京口;南朝宋时,以宋武帝刘裕出生于此(在中国历史上,不管哪个王朝都十分重视皇帝的出生地),加之此地位于南朝疆域的北部,故称为北京。历史上称北京最多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北京市了,共计3次——第一次在金贞元元年(1153年),为加强对华北地区的统治,女真统治者将都城由东北迁至中都大兴府之北,并改称北京,据考证,此处位于今北京市西南隅。第二次在明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将做燕王时的王都北平府建为北京,改府名为顺天府,即今北京市旧城南;永乐十九年(1421年),又改北京为京师。第三次在明洪熙元年(1425年),正式改京师为北京。1913年,民国政府曾一度改北平市为北京市,但此时都城为南京,因而北京这次似不宜列入历史上的11地次之中。

南京作为都城,在中国历史上先后于四川成都、辽宁辽阳、北京西南部、河南商丘、河南开封等地出现和存在过10地次,也就是说,历史上曾有过10个南京。第一个称都城为南京的是四川成都——唐天宝年间,安禄山作乱,玄宗避难于蜀郡(今成都市);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收复两京之后,还都长安,考虑到蜀郡在两京尚未收复之际曾为玄宗的行宫驻地,于是改蜀郡为成都府,建号南京,所以成都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南京的地方。在历史上的10个南京中,位置最南的也当属成都市,而最北的南京位于今辽宁省辽阳市——契丹神册四年(公元919年),修葺辽阳故城建东平郡;天显三年(公元928年),迁东丹国都于此,升为南京。很有意思的是,今天的北京市在历史上也曾两次称南京——第一次在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幽云十六州中的幽州(今北京市)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即今北京市西南隅。第二次是金天辅七年(1123年),以辽的旧地南京(燕京)六州归宋,遂以平州为南京,也位于今北京城区西南隅。

历史上称西京的有11地次,先后为陕西西安、河南洛阳、陕西凤翔、吉林临江、云南大理、山西太原、山西大同等地。其中称西京次数最多的当属长安,即今西安市,共计5次。隋炀帝时以洛阳为东京,以长安为西京。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称长安为西京。五代唐时以京兆府为西京。明末李自成也以原西安府为西京。首先称长安为西京的是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在最终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建长安为都城,称西京。历史上地理位置最西的西京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境内——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收复两京后,还都长安,因凤翔为中兴驻跸之所,故改凤翔郡为凤翔府,建号西京。最靠东部的西京位于今吉林省临江市境内——唐渤海国时期,以鸭绿府为西京,即今之临江市。位置最北的西京应是西汉时的长安,即今西安市,最南端的西京,当然属南诏国都太和城了,即今大理市。

历史上称东京的有9地次,先后为河南洛阳、吉林珲春、云南昆明、河北大名、河南开封、辽宁辽阳等地。最早称东京的是河南省洛阳市——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建都洛阳,因地处西汉故都长安之东,故称为东京。应该说,洛阳称东京的次数最多,共计5次——除东汉外,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亦以洛阳为东京。隋炀帝即位后,称洛阳为东京。唐朝时曾两度称洛阳为东京,一次是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以洛阳为东都,称东京;一次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东都为东京。从地理位置上讲,最西的东京是洛阳。最东也是最北的东京位于今吉林珲春市——这里在唐代为渤海国的龙泉府,亦称东京。历史上最南的东京位于今云南昆明境内,即南诏王寻阁劝时以善阐为东京。

历史上称中京的都城有5地次,先后为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吉林北宋东京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局部)敦化、内蒙古宁城,其中有两次都在今河南洛阳市境内——第一次是东晋、南朝时,偏安南方的汉族政权遥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这个叫法一直沿用到初唐时期。第二次是金代末期,迫于蒙古势力的侵扰,金的统治者于兴定元年(1217年)将都城由中都(今北京市)迁至南京(今开封市),并改河南府(今洛阳市)为金昌府,建号中京。最北、最东的中京位于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此地在唐代为渤海国的显德府,以其地处渤海国的中部,又称中京;亦说即今吉林和龙市。最西、最南边的中京为陕西省西安市——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称凤翔为西京,故改称长安为中京。

十七、食盐与地名

食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食盐的种类与地名也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有多少个食盐品种就有多少个相关的地名。

每种食盐都有与其对应的政区地名。河北盐山县,以境内有盐山而得名,岩盐是食用盐的一种,它产自矿山(盐山),因而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在此设盐山县。宁夏盐池县、运城盐湖区,都因境内多盐池,盛产池盐而闻名于世。江苏盐城市、深圳盐田区都有滨海的盐场(有的地方称盐田),出产丰富而高质量的海盐,特别是盐城古时“遍地皆盐场,环城为盐河”,故名;深圳盐田区,古时不仅产盐,而且是盐的海运集散港之一。四川盐边县、盐源县,云南盐津县,古时候都是井盐的主产区,曾给当地及邻近地区人民提供了大量上好食盐,其地名也因产井盐而生。

香港的沙田区,也是以产海盐而得名的。古时候,这里也是盐场,有很多盐田,由于广东人称盐场、盐田为沙田,所以香港的沙田其实就是盐田之意。

井盐,也有黑盐井、白盐井、自流井盐之分。凉山盐源县的井盐产自黑盐井,《元和郡县图志》载:“盐井,在县城中。今按取盐先积柴烧之,以土洒水,即成黑盐。”黑盐因含有其他矿物质而呈黑色。自贡市以境内自流盐井、贡盐井得名。史志载:“自流古井,在今富义厂荣溪水滨,相传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錾凿所成。”自贡市贡井区,以境内贡井得名,贡井产的是洁白盐,质纯味美,因而古时称此为白井盐或公井盐,而此盐多为朝廷贡品,故改公井为贡井。《舆地纪胜》载:周武帝于此置公井镇,隋因之,唐武德元年于镇置公井县。明嘉靖年间,公井正式更名为贡井。

四川盐亭县,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为潺亭县,西魏恭帝六年(公元559年)始为盐亭县。史志关于“盐亭”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曰“以近盐井,因名”;二曰“以地多盐井,据盐亭而创县也”;三曰“盐亭县,盐亭井故名”。三者的共同点是以境内有盐井而得名,其中两者的共同点是境内盐井加盐亭而得名。汉代称为朝廷制盐的居民为亭户,五代以后称呼比较多,有盐户、亭户、畦户、灶户、锅户、井户、铛户等。宋以后,淮南、河北、两浙等地还称盐田、盐场为亭场。在这里,亭可以理解为盐,是对盐户的一种特殊称呼,表示他们专事制盐差徭,可免除其他杂役。

山水篇

七、“青”美地名

“青”是生命之初,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青”是阳刚之气,顶天立地。这大概是古今人们恋“青”的理由,也是以“青”立地名的重要原因。

取“青”为地名,一般有三个方向。

一是山取“青”名,地取“山”名。包头市青山区,就是以大青山得名。大青山蒙古语为“布当图山”,意为“青翠之山”。浙江省青田县以青田山为名,青田山以盛产青芝,亦说盛产竹青草而闻名。青岛市,以境内“山岩耸秀,林木蓊郁”的小青岛(琴岛)得名。武汉市青山区,吉安市青原区等,都是以青山而名。靠山吃山,青山是养人的天然资源,须臾不可离弃。

二是水取“青”名,地取“水”名。青海省以青海湖得名。青海湖古名鲜水、西海、卑禾羌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海”,北魏始名青海。河北青县的名称由来颇具传奇色彩,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黄河忽然连续七昼夜变得很清澈,宋徽宗大悦,下诏曰:“国家承百五十年三有河清之应,而乾宁军河清八百里,凡七昼夜,上天眷祐,敢不钦承,其以乾州为清州。”意思是说,大宋王朝建立150年以来,黄河只澄清过三次,这次连续七昼夜河清八百里,真是神明佑助,我不可怠慢,要亲自出马应承,于是改乾州为清州,寓“黄河澄清”之意,后又改“清”为“青”,寓“四季常青”之意。上海市青浦区,以境内青龙江、浦家江为名。传说青龙是祥瑞之物,是太岁,是东方星宿,因而以青龙为名者颇多。不过青浦之青龙江更有来头,据说东吴孙权曾在此建造青龙战舰,江因舰而名。秦皇岛市青龙县,以境内青龙河得名,水色青黑,下游为溸河。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青川县分别以青白江、青川溪为名。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清水更是人生命的保障,人爱水是必然的。

三是人以“青”为寿,地以“青”为名。安徽青阳县,以地处青山之阳得名。山东青州市,以古青州得名。《释名》曰:“青州在东,取物生而青也。”《艺文类聚》曰:“青州,东方少阳,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也,故以得名。”青是青春,是东方初升的太阳,是春天,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方位篇

二、古代星象与地名

在古代有不少地名,特别是一些州、郡、县的地名,是按照古代星象学的理论命名的。古代星象学极为复杂,涉及星象、星宿、星纪、星相、星座、星术等,在地名中常用的多是四象二十八宿(也就是二十八星)。

天津的地名源渊有四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之一就是星象说,认为天津以上应二十八宿中的箕星得名,《隋书·天文志》:“尾亦为九子箕,亦曰天津。”即天上箕星就是天津星。又说,天津上应的是天汉星,《晋书》曰:“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曰天汉,一曰天江。”天汉本是天津星宿的别名。看来从星象说的角度来考证,天津之名源自天津星确凿可信。湖南长沙的名称也有三种来源,星象说是其中之一。《史记·天官书》曰:“轸为车,主风。其旁有一小星,曰长沙。”《方舆胜览》曰,长沙郡“以长沙星得名”,即长沙星所对应的地方就命名长沙。广西柳州名称之源,也多达四说,古星宿说居于其中。《新唐书·地理志》曰,柳州“地当柳星”为名。在南方朱雀象二十八宿(星)之中,确定有一个星名“柳”,所以古书说“贞观八年改柳州,以地当柳星而名”。这就是说,柳州正好处于柳星之下,天助也,此地理所当然以“柳”为名。

按照古代星象说,湖南娄底可谓“吉星高照,兆卜祥瑞”,其上空竟然有二十八宿中的两星相照,一个是西方白虎象中的娄星,一个是东方苍龙象中的氐(底)星,两星争相照耀,吉利祥瑞,此地以“娄底”二星为名再好不过了。安徽寿县以对应古星象说的寿宿星得名。《新唐书》曰:“郑、汴、陈、蔡、颖为寿星分。”在寿宿星对应之下福祉非浅,谁先以寿为名,谁就拔得头筹,寿县占先矣。浙江天台以天台山得名,天台山以上应台星宿而得名。《天台山志》曰:“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按照二十八宿(星)之说,天台县及天台山都正好处于北方玄武象之斗星、牛星之下,既吉利又幸运,命名“天台”顺应天意,岂不美哉!

六、新疆地名之特色

新疆古称西域,西汉时就设西域都护府,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统辖。唐朝时管辖更进一步,设西州、庭州、伊州、安西四大都护府。元朝时,由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汗后裔、察合台汗后裔管辖。清乾隆年间曾出现准噶尔叛乱,叛乱彻底平定后,取“故土新归”之意称此地为新疆,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新疆省。新疆的地、市、县名称也很有特色。

以古诸侯国得名者,居全国之首。据历史记载,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统辖西域38国,汉元帝时辖境扩展至48国,到汉哀帝、汉平帝时达到50国。由于这种历史原因,至今新疆仍有19个县级以上政区以古诸侯国得名。如鄯善县以古鄯善国得名,伊吾县以古伊吾国得名,轮台县以古轮台国得名,若羌县以古婼羌国得名,莎车县以古莎车国得名,和田市、于田县都以古于阗国得名。以古国名命名是自古以来我国政区命名的一个传统,不少省、自治区、市都有这种情况,然而新疆数量最多。

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地名。新疆有1/3以上的政区是以山、水、湖、绿洲等自然及地理特征得名的,其中以河得名的达30个。玛纳斯县,以玛纳斯河得名,“玛纳斯”蒙古语意为“巡逻者”。阿克苏市,以境内阿克苏得名,“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清澈奔流的水”,也有译为“白水”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境内克孜勒苏河得名,“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语意为“红水”。泽普县,以境内泽勒普善河得名,“泽普”为塔吉克语“泽勒普善”的简称,意为“黄金之河”。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境内察布查尔渠得名,“察布查尔”锡伯语意为“粮仓”。阿拉尔市以境内有绿洲而得名,“阿拉尔”维吾尔语意为“绿色的岛”、“绿洲”。特克斯县,以境内特克斯河得名,“特克斯”突厥语意为“野山羊”或“阴面、阴坡”。阿勒泰市,以境内阿尔泰山得名,“阿尔泰”突厥语、蒙古语意为“金子”,阿尔泰山以蕴藏丰富的黄金得名。博湖县,以滨临博斯腾湖得名,“博斯腾”维吾尔语意为“树木围合之谓”。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境内巴里坤湖得名,“巴里坤”突厥语意为“虎湖”。

同一个地名、不同的含义。历史上,新疆境内各民族迁徙较为频繁,杂居情况相当普遍,这就形成同一个地方,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即使同一个民族的词语,也有不同的含义。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之名有四种来源、四种含义:“乌鲁木齐”古塞语意为“柳树林”,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回语意为“格斗”,还有一说认为“乌鲁木齐”由唐代的乌垒台(轮台县)演化而来。著名的葡萄之乡吐鲁番之称也有四种来源、四种含义:一说吐鲁番由唐代吐番城转音为“吐鲁番耳”、“吐鲁番”;二说吐鲁番系回语,意为“蓄水”;三说吐鲁番系维吾尔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四说吐鲁番系维吾尔语,意为“都会”。中国玉都和田的名称有三种来源、三种含义:一曰“和阗译言‘黑台’,回人谓汉人也”,意思是说,“和田”回语意为“汉人”;二曰“和田”藏语意为“玉邑”(玉石城);三曰“和田”印地语意为“栅栏”、“牲畜圈”、“碉堡”。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很多。

以古城为名,各具特色。闻名于世的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就是以古达坂城得名的,“达坂”维吾尔语意为“高山峡道”、“山口”。奇台县以境内古奇台城得名。吉木萨尔县,以境内古金满城得名,“吉木萨尔”突厥语意为“金满城”。乌什县以城建在山上得名,“乌什”回语意为“山上之城”。疏附县以哈什旧城得名,“疏附”维吾尔语意为“哈什旧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境内古时有一座石头城堡而得名,“塔什库尔干”突厥语意为“石头城堡”。塔城市,以境内塔尔巴哈台城得名,“塔城”为蒙古语“塔尔巴哈台城”的简称,意为“旱獭出没的地方”。

以古部落或姓氏为名。和静县原为蒙古和硕特部地,故取“和硕特宁静”之意命名为“和静”。和顺县,以蒙古和硕特部得名,“和硕特”蒙古语意为“先遣部队”。吉木乃县,以吉木乃氏族得名,吉木乃为乌古斯汗国九姓氏族之一,又名“吉别乃”,哈萨克语意为“杨树林”,古时此地多杨树。

因转音固化而成名。托克逊县,古时称“托克”,后转音为“托克逊”,回语意为“九十”,以此地古时有九十户聚居而得名。策勒县,以古渠勒国得名,后转音为“策勒”,“策勒”古和阗语意为“红枣”,蒙古语意为“美丽、漂亮”。还有一说认为“策勒”由回语“齐尔拉”转音而来,意为“引水入境”。麦盖提县,以古多浪族的首领米盖提得名,后转音为“麦盖提”;又说“麦盖提”由“麦尔盖孜”演变而来,意为达坂城遗址“从中心地带搬迁来的人”。

以自然资源或生产生活方式得名。克拉玛依市,以境内的黑油山(凝固的沥青山丘)得名,“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为“黑油”。巴楚县,以此地水草丰美而得名,“巴楚”为回语“巴尔楚克”的简称,意为“水草丰美”。裕民县,以境内灌木丛生得名,“裕民”蒙古语意为“白色灌木丛生之地”。托里县,以境内泉水清澈如镜而得名,“托里”蒙古语意为“镜泉”。喀什市,以古时境内居民富庶,建有各色砖房而得名,“喀什”为维吾尔语“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各色砖房”、“玉石集中之地”。阿合奇县,以境内多白芨芨草得名,“阿合奇”柯尔克孜语意为“白芨芨草”。拜城县,以境内居民生活富庶得名,“拜”回语为“富厚之意,居民富厚,多牧畜,故名”。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以河流资源丰富而得名,“巴音郭楞”蒙古语意为“丰饶的河流”,这里有开都河、孔雀河、塔里木河等。乌尔禾区,以古时当地牧民用下套子的办法打猎而得名,“乌尔禾”蒙古语意为“套子”。

七、魅力四射的西藏地名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部,为藏族聚居地,由此得名。唐宋时称“吐蕃”,元明时称“乌斯藏”,清康熙二年(1663年)始称“西藏”,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式确定西藏为政区名称。

西藏地形复杂,既有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又有藏北盐湖沼泽,藏南谷地江河,特别是独特的民族传统、地域文化,使得西藏的地名别具一格,灵动而耐人寻味。

佛神寺庙多,以佛神寺庙命名的地名也多。共有16个政区以佛神或寺庙为名,成为西藏地名最显著的特点。拉萨市,以此地历来为佛教圣地而得名,“拉萨”藏语意为“佛地”、“圣地”。又说原名“热萨”,以松赞干布建大昭寺时以山羊驮土填湖建寺基而得名,后转音为“拉萨”,藏语意为“山羊驮土”。康马县,以境内的康马寺得名,康马寺以寺庙建筑为红色而得名,“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萨迦县,以境内的萨迦寺得名,萨迦寺以建筑为灰白色而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灰白色土”。定日县,以境内的定日寺得名,定日寺以“定”声得名,“定日”藏语意为“‘定’声小山”。据传,古时高僧康巴桑结在此将一石子抛向空中,久而石子“定”的一声落地,随即在落地处兴建了定日寺。边坝县,以境内的边坝寺得名,边坝寺以元朝国师八思巴在此插火把修建佛堂而得名,“边坝”藏语意为“吉祥光辉之地”。贡觉县,以古时贡喇嘛居此修行而得名,“贡觉”藏语意为“佛地”。又说,贡觉县以古贡觉部落得名。

以个性河湖得个性地名。这些地名朴素而富有诗意。昌都县,以扎曲河、昂曲河在此汇流而得名,“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处”、“双河口”。墨竹工卡县,以境内的墨竹普曲河得名,“墨竹工卡”藏语意为“‘墨竹色青’龙王的中间白地”。又说,以墨恰巴活佛曾在此休息得名。曲松县,以境内有三河(舍曲河、贡布普曲河、江惹普曲河)流经得名,“曲松”藏语意为“三河”、“三水”。那曲县,以境内的那曲河得名,“那曲”藏语意为“黑色的河流”。双湖县,以县城有两湖(康如湖和惹角湖)而得名,藏北羌塘高原多湖泊,“双湖”藏语为“措尼”,意为“两个湖”。

以不同山形得不同地名。西藏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因而以山为名的行政区比较多。达孜县,以境内有卧虎峰而得名,“达孜”又称“得巴达克则”,藏语意为“虎峰”。八宿县,以境内的勇士山麓得名,“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麓”、“勇士脚下的村庄”。乃东县,以境内的象鼻山得名,“乃东”又称“耨东”,藏语意为“象鼻山尖前”。又说以境内的颧骨山得名,“耨东”,藏语意为“城旁有山如颧骨”。浪卡子县,以地处穷曲山上而得名,“浪卡子”藏语意为“白色鼻尖”,即穷曲山酷似人的白色鼻尖。隆子县,以境内高山形如须弥山顶而得名,“隆子”藏语意为“须弥山顶”。又说,古时前、后藏曾在此打仗,胜者称此地为“隆子”,“隆子”藏语意为“万事顺利,实力雄厚”。申扎县,以境内有皮火筒状的山峰而得名,“申扎”藏语意为“皮火筒状山沟前”。

以古部落或古名人为地名。长期以来,西藏都有这样的传统。南木林县,以古为“全胜洲”得名,“南木林”藏语意为“全胜洲”,传说如来佛的弟子吴健佛(全胜洲)曾光临此地而得名。白朗县,元朝时高僧巴扎和纳朗于此修行,故取两人名各一字命名为“巴朗”,后演变为“白朗”。比如县,以境内的古牦牛部落得名,“比如”藏语意为“牦牛部落”。阿里,以古时曾为象雄王国和吐蕃王朝的属地而得名,“阿里”藏语意为“属地”、“领地”、“领土”。噶尔县,以清朝时藏族军官甘丹次旺曾在此设军营而得名,“噶尔”藏语意为“营地”、“帐篷”。改则县,以藏族改则部落得名,“改则”藏语意为“建于山顶的特殊民居”。波密县,以吐蕃王朝止贡赞普之子曾流放至此而得名,“波密”藏语意为“迁徙”、“流放”。又说,“波密”藏语意为“祖先”,波密县取“祖先之地”命名。察隅县,以境内为扎族人聚居地而得名,“察隅”藏语意为“扎族人的地方”。

地形独特,地名独特。有的地区突出某些地理地形的细节特色,并以此为名。芒康县,以古为善妙地域得名,“芒康”藏语意为“善妙地域”。贡嘎县,以在白土山上建城而得名,“贡嘎”由“日噶尔公喀尔城”

简化而来,藏语意为“白色的顶部”。洛扎县,以地处白石岩之南得名,“洛扎”又称“罗噶尔”,藏语意为“南岩”,即城南有白色石岩。加查县,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将一把盐放置在此地的洞中,后洞中盐水长流不息,“加查”藏语意为“来自汉地的盐”。察雅县,以境内山中的岩窝得名,清朝时有高僧嘎曲?扎巴江措曾在此地岩窝中修行,“察雅”藏语意为“岩窝”、“岩簷”。左贡县,以境内犏牛岗得名,“左贡”藏语意为“犏牛岗”(地形如犏牛背)。拉孜县,以境内有神山顶得名,“拉孜”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谢通门县,古时印度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教至此,对此地非常满意,故名“谢通门”,藏语意为“令人羡慕的地方”。定结县,以在岛上建城而得名,“定结”藏语意为“水底长出”、“水中有山”。聂荣县,因境内的悦耳山谷得名,“聂荣”藏语意为“悦耳山谷”、“有大头羊的山谷”。

一个地名多重含义。一词多义是藏语的一个特点,必然反映在地名中。日喀则市,以元代的谿卡桑珠孜得名,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汉语音译为“日喀则”。又说,以建城于山顶而得名,“日喀则”藏语意为“山顶之城”。江孜县,以境内的谢嘎江孜宫得名,唐朝时贝阔赞王子建谢嘎江孜宫(杰卡尔孜宫),以宫墙为水晶岩装饰而得名,“谢嘎江孜”藏语意为“白水晶王宫”。又说,“江孜”藏语意为“胜利保顶峰”。亚东县,以境内有山形似鼻梁而得名,“亚东”藏语意为“鼻樑”。又说,以境内有急流漩谷而得名,“亚东”藏语意为“急流漩谷”。班戈县,以境内的班戈措得名,“班戈”藏语意为“胸膛湖”。又说,取佛教吉祥之意命名,“班戈”藏语意为“吉祥保护神”。普兰县,以境内群山竖立得名,“普兰”又称“布生”,藏语意为“竖立”。又说,以在达拉山上建城而得名,“普兰”、“布生”由象雄语“布让”演变而来,意为“老虎背”,即达拉山形似老虎背。林芝县,以娘氏家族得名,“林芝”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又说,以发现林芝草得名,原名“尼池”,后境内发现林芝草,故以“尼池”谐音改名“林芝”。

色彩篇

一、色彩斑斓的地名

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大地是多姿多彩的,地名作为一个地方的名片,必然也是色彩缤纷的,在县级以上政区地名中,以各种不同色彩冠名的有82个。

地名中的色彩包括赤、白、黄、绿、青、蓝、紫,十分丰富。以“红”(包括“赤”)冠名的,如湖北省红安县、云南省红河县、贵州省赤水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等。以“黄”冠名的,如安徽省黄山市、湖北省黄冈市、陕西省黄陵县等。以“绿”冠名的,如云南省绿春县、长春市绿园区。以“青”(包括“黑”)冠名的,如黑龙江省、青海省、青岛市、四川省黑水县等。以“蓝”冠名的,如陕西省蓝田县、湖南省蓝山县。以“紫”冠名的,如陕西省紫阳县、广东省紫金县、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白”冠名的,如甘肃省白银市、吉林省白山市等。

地名中的色彩分布是不均衡的,有的色彩出现多,有的色彩出现少,如果排个名次,以“青”(包括“黑”)冠名的有25个,居第一位;以“红”(包括“赤”)冠名的有18个,居第二位;以“黄”冠名的有17个,居第三位;以“白”冠名的有15个,居第四位;以“紫”冠名的有3个,居第五位,以“绿”和“白”冠名的各有2个,居第六位。

地名中的色彩,基本上都是客观反映当地的自然色彩现象,如赤峰市,因境内有红色的花岗岩石山,蒙古语为“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境内的红河得名,红河以两岸为红色泥土、江水呈红色而得名。甘肃省白银市,以古时境内盛产白银等有色金属得名。吉林省白山市,以境内长白山得名。安徽省黄山市,以境内著名的黄山为名。陕西省黄陵县,以境内华夏始祖黄帝陵为名。长春市绿园区,以境内绿色丛荫而得名。云南省绿春县,以境内青山绿水、四季如春得名。辽宁省黑山县,以境内小黑山得名。青海省以境内著名的青海湖为名。湖南省蓝山县,以境内的蓝山得名。陕西省蓝田县,因境内出产蓝田玉得名。广东省紫金县,以境内紫金山为名。当然,也有些地名并未反映当地自然色彩,而带有时代色彩,如新乡市红旗区、伊春市红星区等。

二、“云”绕地名

云是浪漫的、好动的、易变的、令人捉摸不透的,但进入地名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云”反映了人们的凌云志、梦泽怀。福建省云霄县以境内“高耸霄汉”之云霄山而得名。山都顶上天河了,能说不高吗?湖北省云梦县以古云梦泽得名。《尔雅·释地》曰:“楚有云梦。”《周礼·职方》曰:“其泽薮曰云梦。”《史记·司马相如传》云:“楚有七泽,其小者名云梦,方九百里。”虽众说纷纭,但云梦泽是一个博大的湖,方圆九百里,把湖南、湖北很多县都包括进去了是一定的。湖名为云梦,多有诗意!广东省云浮市以云浮山为名,云浮山危峰突起,甚高峻,峰顶常有云雾囤聚,相传南朝陈霸先常居此。云浮山中,云绕山中,忽上忽下,四时不散。

“云”带给人们的是美的享受、好的愿景。云南之称颇具传奇色彩。志曰:“汉武帝元狩间,彩云见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连崇尚武力的汉武帝都被彩云迷住了,可见彩云之美无以复加。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云南在云岭之南,故名。两种说法都有道理。重庆市云阳县,“以其地两山夹江,四时多云,而邑当山水之阳”,好不美哉。大理市云龙县,当澜沧江流经时,“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升如龙”,美不胜收。祥云县“彩云南现,祥瑞征兆”,带来民生福祉。徐州市云龙区依云龙山,“山中云雾缭绕,山势蜿蜒如龙”,变幻莫测。贵阳市云岩区,常年有云雾笼罩在云岩洞口上方的大片岩石上,似天然电影屏幕,美景望不尽。广东省云安县、浙江省云和县无不寄托着人们希望社会和谐、永远安宁的追求。

“云”进入地名,把天、地、人巧妙组合,描绘出一幅又一幅美丽传奇的画卷,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梦幻般的故事,其想象空间无边无际。

南海篇

记录中国脚印的南海诸岛地名

一个家庭添了新生儿,父母必然要给其起一个乳名,或曰爱称、小名;到上户口时,则要给孩子起一个学名,或曰大名,寄托了很多希望和愿景,内涵丰富多了;待成家立业,特别是在文学上有了些许成就,不妨自己也起一个笔名,文化意味浓郁。看看南海诸岛的名称,查查它们留下的脚印,不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嘛!起初,中国的渔民及航海家来这里生产或活动,看见像新生儿一样的岛屿,便给它们起名,猫注、鸭公、红草、赤瓜线,像什么叫什么;后来为了生产和航行的需要,渔民和航海家整理了《更路簿》,其实就是路线图,也可说是航海指南,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途经的岛屿名称,多为广东或海南的方言,诸如“无乜”、“火艾”等;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当时的朝廷或政府对这些海域和岛屿实施有效管辖后,基本上认可了渔民和航海家给这些岛屿起的名字,如北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的《海外诸域图》,公元15世纪的《郑和航海图》,明正德至嘉靖年间(16世纪上半叶)的《东南海夷图》,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经过实测编绘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第四阶段,由于各种地图及《更路簿》对岛屿名称标注不一,加上外国一些地图册对这些岛屿名称的翻译五花八门,中国政府便对南海岛屿的名称进行统一规范,1934年12月21日,国民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第25次会议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岛名(共132个),1947年,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共167个岛、礁、滩地名);第五阶段,对南海诸岛的地名实施标准化管理,1983年4月24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共287个岛、礁、滩地名)。

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跟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发现一个命名一个,发现一批命名一批,由少到多,由乱到治,逐步完善,逐步规范。分析南海诸岛的名称由来,它既有遵循一般地名命名普遍规律的一面,也有突出个性特征的一面。

以地理方位命名。南海即南中国海,位于中国疆域极南,“南海”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以方位确定的名称。在广阔的南海中,散布着珍珠般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都是以方位命名的;东沙群岛中的北卫滩、南卫滩,西沙群岛中的南岛、中岛、北岛,中沙群岛中的西门暗沙、中北暗沙,南沙群岛中的南岩、北岩、南门礁、西门礁、东门礁等,共有超过60个岛、礁、滩、洲、暗沙的名称是以所处地理方位命名的。

以地形地貌或特产命名。南海大多数岛屿的最初名称是由我国渔民根据岛屿的地貌形态命名的,如把进入泻湖的水道称为“门”,像西沙群岛的老粗门、全富门、银屿门、红草门,南沙群岛的六门礁、潭门礁等都属这种情况;把退潮时有礁石露出的暗礁称为“石”,如西沙群岛的高尖石、盘石屿,南沙群岛的石盘仔、单柱石等;把退潮时浮出海面呈一线的暗礁称为“线”,如南沙群岛的线头礁、铁线礁等;把有数个小礁分布其边缘的暗礁称为“方”,并以数目与“方”同时冠名,如南沙群岛的五方礁、五方尾、五方南、五方西、五方北、五方头等。有些是以岛屿的形状命名的,如羚羊礁(形似羚羊角)、鸭公岛(形似鸭)等。也有一些岛屿是以当地特产命名的,如赤瓜礁(产白底靴参,又称赤瓜参)、扁参礁、龙虾礁、珊瑚岛等。

以古代著名人物命名。这是我国自古以来命名地名的一种文化传统,在南海诸岛的名称中也有充分体现。南沙群岛的屈原礁,以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之名命名的;中沙群岛的鲁班暗沙是以中国古代工匠鲁班之名命名的;南沙群岛的孔明礁是以三国蜀汉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字(孔明)命名的;东坡礁是以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之号(东坡居士)命名的。

以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和使臣名字命名。从西汉开始,我国就打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从此以后,由朝廷派遣的使臣便屡屡通过南海出使南洋、西洋诸国,也有许多航海家、旅行家、学者到南洋和西洋旅行、考察、求学,留下了大量游记、地图、舆纪和学术著作,特别是有一批爱国志士为了维护我国主权、保护我领海和领土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些人,南海共有近20个岛、礁、滩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

南沙群岛康泰滩、朱应滩分别是以三国时吴国使臣康泰、朱应的名字命名的。约在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派遣康泰和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归国后,分别著《吴时外国传》、《扶南异物志》等,不仅记述了出使扶南的经历和传闻,而且对南海诸岛的形态和成因作了相当精确的描述,成为研究南海诸岛的宝贵资料。

南沙群岛的法显暗沙,是为纪念东晋僧人、旅行家、翻译家法显而命名的。法显是中国僧人到古印度留学的先驱,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显等人从陆上丝绸之路西行求法,遍历天竺(今印度),后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爪哇(今属印尼)等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到青州长广郡宋山(今青岛崂山),历经14年,游历30余国,带回了大量梵本佛经,特别是他撰写的《佛国记》,为研究东南亚、南亚各国古代史及南海诸岛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南沙群岛的义净礁,是为纪念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义净而命名的。唐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义净经南海前往印度等国求法,历时25年,游学30余国,得梵本佛经约400部,回国后撰写了《南海寄归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搜录了西域、南海、印度等地僧人的传记,记录了义净本人的取经之旅,颇有历史价值。

位于南沙群岛的常骏暗沙,是以隋朝使臣常骏之名命名的。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派遣屯田主事常骏、户部主事王君政等率众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受到隆重接待,并顺利完成与赤土国邦交的任务,为铭记常骏等人的功绩,特以常骏之名命名。

在南沙群岛北部的大渊滩,是以元朝著名的旅行家汪大渊之名命名的。汪大渊“自幼好游”,20岁就“附舶出海”,曾两下东、西洋,游历数十国,撰有《岛夷志略》,生动记述他的游踪和见闻,为研究南亚、东南亚诸国历史及南海诸岛提供了重要资料。

以明代航海家或使臣之名命名的南海岛屿约有11个。南沙群岛的郑和群礁,是以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名字命名的。郑和七下西洋,每经一地,都给予命名,闻名古今中外,为我们认识南海、了解南海、拥有南海主权,立下了不朽功勋,以其名为群礁命名,意在纪念郑和在开创拓展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加强中国对南海诸岛管辖等方面作出的历史贡献。杨信沙洲,以明代使臣杨信名字命名。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派遣使臣杨信前往三佛齐,一是“拓抚南海”,扩大和南洋诸国的友好关系,二是召梁道明(曾为三佛齐华人领袖,支持郑和有功)回国。南沙群岛的马欢岛,以明代航海家马欢之名命名,他作为翻译三次随郑和下西洋,著有《瀛涯胜览》,为研究亚非史和中西交通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巩珍礁,以明代航海家巩珍的名字命名,其为郑和下西洋之幕僚,著有《西洋番国志》,记录了20多国的风土民俗,记述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全过程,史料珍贵。费信岛,以汪大渊明代航海家费信之名命名,他先后四次随郑和通使西洋,将自己历览海外各国的情况写成《星槎胜览》二集,为亚非史及中西交通史方面的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景宏岛,为纪念明朝下西洋的副使、著名航海家王景宏而以其名字命名。晋卿岛、晋卿门都是以明使臣施晋卿之名字命名,明成祖时,任命施晋卿为拓殖宣抚使,多次奉命出使南洋一带,有效推进了明朝与南洋诸国的邦交。道明群礁,以明朝使臣杨(梁)道明的名字命名,明朝曾派遣杨(梁)道明“拓殖三佛齐”(三佛齐是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古国,自古以来就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关系),建立并巩固了两国关系,故以其名字命名。赵述岛、赵述门,都是以明代使臣赵述的名字命名的,赵述受明太祖遣使,多次出使三佛齐,不断推进两国的友好关系。尹庆群礁,以明朝航海家、使臣尹庆的名字命名。尹庆作为郑和的副手,与郑和同下西洋,功不可没。

以明代两个有代表性的皇帝年号命名。西沙群岛东部的永乐群岛(也称西八岛、下八岛、下峙),是以明成祖的年号“永乐”命名的。郑和七下西洋,始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主体活动也发生在永乐年间,就是说有六次下西洋发生在这个时期,不论在外交史还是航海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宣德群岛,是以明宣宗的“宣德”年号为名,郑和最后一次,也就是第七次下西洋,在明宣宗年间,而且郑和死于这次返航途中,可谓鞠躬尽瘁,南洋各地至今仍保留着不少郑和的遗迹,马欢、费信、巩珍等随行人员的著作也多成书于这段时间,因此以“宣德”年号为群岛名,颇有纪念意义。

以清代巡视南海的使臣或军舰命名。嵩焘滩,以清朝首任驻外大臣郭嵩焘之名命名。郭嵩焘曾任广东巡抚,在其任内多次派遣广东水师到南海巡视,后来他作为清朝的首任驻英国兼驻法国大臣,往返途经南海诸岛,并在其所著的《使西纪程》中明确指出西沙群岛为“中国属岛”。位于西沙群岛的琛航岛、广金岛、伏波岛分别是以清朝巡视西沙群岛的琛航号、广金号、伏波号军舰命名的。清宣统元年(1909年),为阻止日本的侵扰,受两广总督张人骏之命,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官兵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170余人,分乘琛航、广金、伏波三舰,前往西沙群岛视察,逐岛查勘,命名勒石,在岛上升旗鸣炮,重申中国对西沙群岛的主权。此举效应巨大,意义不凡,引起国内外关注。

南沙群岛的人骏滩是为纪念清末两广总督张人骏的爱国举动命名的。清宣统元年,张人骏与日方就东沙岛主权问题进行了严正交涉,成功收回了被日本无理侵占的东沙岛。李准滩,是为纪念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视南海诸岛而命名的。清宣统元年,鉴于西沙群岛屡遭日本的侵扰,李准奉命率舰队前往巡视,经测绘、踏勘和调查,当时就在诸岛上命名立碑、升旗、鸣炮,派水师驻守,并公告中外,重申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以接收南海诸岛的军舰号或舰长名字命名。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在收复台湾后,于1946年派员分乘永兴、中建、太平和中业四舰前往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负责接收任务。永兴岛曾称林岛、多树岛、巴岛,是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南海诸岛主权,决定以接收西沙群岛的军舰“永兴”号之名命名。中建岛原名半路、半路岛、螺岛,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南海诸岛主权,决定以接收西沙群岛的军舰“中建”号之名命名。太平岛原名“黄山马”、“黄山马峙”,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南海诸岛主权,决定以接收南沙群岛的军舰“太平”号之名命名。中业岛原名铁峙,位于南沙群岛,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南海诸岛主权,决定以接收南沙群岛的军舰“中业”号之名命名。敦谦沙洲,原称“沙岛”、“马东”、“黄山马东”,位于南沙群岛,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南海诸岛主权,特以参与接收南沙群岛的“中业”号舰长李敦谦之名命名。鸿庥岛,原名南乙、南密,位于南沙群岛,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回南海诸岛主权,决定以接收南沙群岛的“中业”号军舰副舰长杨鸿庥之名命名。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10:45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