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改革时代人物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无论成败都为后人留下路标

每天清晨,当宗庆后穿着黑布鞋走进弄堂小店,叫上一份两块钱的大饼油条时,很多人都会好奇:这个看起来一身土气的老头,凭什么当上“中国首富”?

关于“成功秘诀”,宗庆后作答:“我就是多走市场。只有吻合需求才能卖得好。”

说来简单,背后的用心投入却不能不令人惊叹。

宗庆后自称“可能是全世界喝过饮料最多的人”,办公室、仓库摆满了各种空饮料瓶。68岁,他还要每年花200多天泡在市场里。每到国外,必尝当地饮料。尝尽天下滋味,让“饮料大王”保持了灵敏的商业嗅觉。

凡成功者,必有非凡之处。

每一位改革英雄都是一部厚重的大书。他们个性、经历、背景各不相同,却有一些共同特质耐人寻味。

——“敢”字当头。改革者无一不是大胆突破旧有陈规,一马当先,于遍地荆棘中“杀出一条血路”。

1984年,马胜利把大红纸写就的承包申请贴到石家庄造纸厂门口,成为个人承包国有企业全国第一人。

这个厂已连续3年亏损,原领导班子并非不知道,只要打破“大锅饭”、释放生产力,扭亏为盈完全有可能。可是,在那个时代,改变体制无异于把天捅个窟窿。不敢。

唯有“马承包”,不仅敢做,而且敢当,声称:“完不成目标,甘愿接受法律制裁!”

突破,必然触动原有利益格局,难免招来非议和阻挠。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9日 14:23 来源:新华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