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读懂中国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一、中华民族的梦想从华夏大地开启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想不是空穴来风。梦想往往与人们的所感所思所想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思想的原料又来自哪里呢?思想的原料来自人们的生活,来自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特别是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困惑和困境。因此,梦想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在潜意识中的反映。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越是复杂严峻,人们就会对这些问题思考得越深切。久而久之,在梦境中反复出现的潜意识就会不断加强和巩固而成为人们思想意识中清晰的认识,成为人们摆脱困境、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稳定的信念。直到这时,最初的梦想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成为人们的理想。对于个人来讲是如此,对于群体来讲也是如此,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同样是如此。梦想始终与中华民族具体的生存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东亚大陆:中华民族梦想肇始之地

尽管地理环境不是影响和决定中华民族梦想的唯一根本的因素,但地理环境营造了中华民族基本的梦境,地理环境是形成中华民族最初的伟大梦想的基础性因素。中华民族的许多梦想,甚至一些从古到今的伟大梦想,都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得以产生、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不断得以强化并付诸实践的土壤。华夏大地既是孕育和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产生中华民族伟大梦想和坚定理想的神圣家园。

站在亚欧大陆的中心,立足帕米尔高原向东望去,便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家园。这片土地的地理分布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自西向东首先看到的是戈壁沙漠,最具代表性的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及继续向东延伸的高原地区的沙漠。连接戈壁沙漠的是连绵的高原,主要包括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高原向东便是广阔的平原,自北向南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再往东便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这些海域的大陆架延伸向宽广的太平洋。这就是孕育和造就中华民族梦想的神圣国土。

地理分布的特点是西高东低,西北西南高、东北东南低。这种独特的基本的地理分布客观上形成了有利于民族融合的三个方面的根本要素。这三个要素对于形成中华民族共同的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共同的性格和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一个要素是洪水。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客观上造成了除极少数大江大河向南、北、西流去之外,大部分大江大河自西部南部北部流向东部,形成自北向南的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水系,其中长江、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些水系和众多的河流特别是长江、黄河、淮河在汛期时的泛滥,成为聚居在平原地区密集的民众共同面临的威胁,抗洪治水成为平原地区民众共同的使命。这一使命数千年来从未改变。从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哪吒闹海等神话传说,到1998年的抗洪救灾,抗洪——战胜洪水、治水——把江河的水用于农业种植和百姓的生活,实现风调雨顺、瑞雪年丰,让老百姓过上安全稳定的生活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梦想和期盼。也正是抗洪治水等共同的使命,使平原地区特别是中原地区的民众最早团结和凝聚起来,黄河流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第二个要素是风沙、干旱、冰冻等自然灾害。高原地区干旱少雨、风沙肆虐,特别是在冬季天寒地冻,生存环境极其恶劣;遇到不好的年景,草枯粮无,人畜生存极其艰难。到平原地区求生存,得到像平原地区肥沃的土地、丰沛的雨水和丰美的粮草,一直是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内心渴望和梦想。当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年景不好、无法生存下去时,在农耕时代游牧民族凭借马匹这一居于交通和运输优势地位的工具,居高临下快速地向平原地区进犯掠夺,成为早期居住在西北高原地区少数民族谋求生存的重要途径。而当中原地区遇到特殊情况,特别是遇到罕见的自然灾害、中原地区发生内乱、当朝者昏聩而统治衰落时,入主中原、占据中原地区以取得相对稳定的生存基础和较好的生存条件,成为西北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更高的追求和梦想。而对于居住在平原地区特别是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民众来说,抗击来自高原地区的这些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消除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侵扰,过上平静安定的生活,一直是他们内心的梦想。地理环境造成的这种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民众因争夺更好的生存环境而发生的对峙以及拉锯式的战争,自秦朝以降的近2000年中时续时断。沿着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接壤的燕山山脉向西延伸,跨上黄土高原一直绵延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成为数百年乃至千余年来平原地区的民众在天然屏障的基础上建造的阻挠西北少数民族进犯的人工屏障。然而,长城并没有阻隔长城内外民众谋求安定、平静、有保障的生活的共同心愿和期盼。正是这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梦想,使长城内外的民众在经历时续时断的征战之后,最终实现和解和融合。长城因此也成为包括长城内外的民众在内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象征,成为联结长城内外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纽带。而抗击来自西北及高原地区的风沙、干旱、冰冻等自然灾害,成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的使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建造包括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在内的三北防护林、保护中华民族共同生存的家园的工程始终没有停歇。

第三个要素是地理优势互补。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降水丰沛,适宜农耕,人口众多密集。这与高原地区和戈壁沙漠地区形成强烈反差。高原及戈壁沙漠地区地域广袤,土地稀少贫瘠,干旱少雨,适宜畜牧,人口稀少分散。这种地理、气候环境等的区域性差异,客观上形成了多民族并存、多种文化类型共生的多样性环境。同时,也使得高原地区因干旱或其他自然灾害导致生存困难时,自然向生存条件好得多的平原地区谋求生存;同样,平原地区因洪涝灾害等无法生存时,大批的民众纷纷向广袤的高原地区去求活路。这种地理优势的互补性,使得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在双方承平时期根据各自需要进行以货易货的交往。大量历史资料表明,即使在互相打伐对峙的情况下,双方以货易货的交往也没有长时期地中断过,有时甚至是通过走私等形式来实现的。无论承平时期还是相互征伐时期,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的民众在生存生活方面都以特有的方式实现着交往和融合。这种地理优势的互补性还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提供了巨大的回旋余地,为不同地区间民众因求生存而进行的大规模的迁徙创造了条件。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向中原地区的大规模迁徙、宋元时期中原地区的民众大规模向江南地区的迁徙、明代黄土高原地区的民众大规模向东部地区的迁徙,都与地理优势的互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理优势的互补客观上为民族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民族融合又为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的思维、心理和文化奠定了基础。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7日 15:45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