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务实求理》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1990年2月9日)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义,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选择。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呢?至少有这样几条:

第一,从理论上讲,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所规定了的。大家都熟悉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东西,人的认识也要随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永远不会完结。马克思主义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但真理永远不可能被穷尽。在很长的时期内,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只是片面的了解,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常常歪曲社会历史,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这就是说,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认识也一定会不断地深化和提高。马克思讲社会主义只能在几个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列宁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提出可以在资本主义锁链最薄弱的地方,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毛主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又发展了列宁的某些结论,搞农村包围城市。这个结论开始也没有多少人接受,批评它是“山沟里的马列主义”,后来实践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粉碎“四人帮”后,小平同志如果不是从实际出发,把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套去掉,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倡导改革开放,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就不会有中国今天的局面。所以小平同志会见戈尔巴乔夫时说,就马克思主义来讲,既要讲坚持,又要讲发展,不讲发展就没有新意,不叫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从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理论来看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基本观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不断运动和变化,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生产力在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不做调整,不进行改革,这本身就违背马克思主义嘛!我在会见尼克松时讲过,改革开放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否认改革开放的人,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个来源,从纵向讲是历史的延续性,从横向讲是互相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讲的实践,指的是人类社会实践,把实践理解为只是个人的直接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论。在科学技术和交通、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理所当然地要求我们进行交流,只有蠢人才不借鉴别人现成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也是外来货,还是从苏联“转口”来的,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嘛!

第二,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讲,也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大家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描绘、预测,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研究基础之上的,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什么模样,他们没有赶上。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结合俄国实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执政四年左右去世了,斯大林接着搞。斯大林很了不起,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搞出那一整套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搞的那一套还是有吸引力的,否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社会主义国家,这必须肯定。斯大林搞的社会主义模式不能不受到当时环境条件的限制,它不免带有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当然,作为对人的评价,后人对前人不能苛求,要有历史的评判。从斯大林的模式到现在,已经那么长时间了,各方面的情况都发生了变化,我们怎么就不能根据中国发展变化了的情况加以发展变化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毫无疑问是对的,社会主义的方向必须坚定不移,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病需要革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挖掘。只有兴利除弊,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种完善和发展就是我们所讲的改革。

第三,从实践上讲,特别是从我们1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上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中国现在11亿人口,耕地没增加,吃的穿的能达到今天这个程度,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可能吗?不可能。在座的许多同志都知道,1949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白皮书里说中国人口太多,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是因为解决不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而垮台,国民党也是因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垮了台,共产党最终也要因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垮台。毛主席为了驳斥他们的观点,写了五篇文章,叫做五评“白皮书”,就是现在“毛选”第四卷的最后五篇。最后一篇是《唯心历史观的破产》,里面有一段名言:“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这个话当时是批艾奇逊,也是驳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是没有错的,很长中国人志气,但后来用到了多生多育上去,这就出错了。那时候说中国人多,也只有四亿五千万人,现在11亿多人。我们的吃、穿达到今天这个程度,不改革开放是绝对不行的。看一个国家的实力,从整体和长远来讲,总要看经济发展了没有,人民生活改善了没有,人的精神面貌改观了没有,文化素质提高了没有。改革开放,势必会在这些方面增强国家的实力。

第四,从群众意愿上讲,改革开放给群众带来了实惠,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希望。我们不是常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主导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吗?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群众愿意改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改革呢?人民愿意对外开放,我们为什么不对外开放呢?不是讲顺乎民心吗?我们党和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理所当然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毫不犹豫地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党的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一再重申改革开放政策不变,正是顺民意、得民心之举。(这是李瑞环同志听取福建省委工作汇报时的讲话的一部分)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11:22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