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闲话大公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精彩文摘】

如何理解大公报的百年传承?

说到大公报,学界总不忘提及,那是一张创刊于1902年,延续了漫长的一个多世纪,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报纸。

然而,这话错了,至少是不严谨的。

如果就“大公报”的报头而言,它确实延续了一个多世纪,连招牌上那三个字都没有换。但如果讲大公报的办报宗旨、言论立场、报道倾向,乃至用人之道、经营管理,这些最应该属于传承的重要内容,那么,创刊早期、鼎盛及转折时期和今天的大公报,除了同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弄清楚这一点,才能理解为什么要提出“传承”问题。

众所周知,大公报百余年的历史,是分为几个不同阶段的。英敛之、王郅隆年代(1902-1925)为创始时期;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年代(1926-1949)为新记时期,其中,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到国共内战结束,更为大公报的鼎盛及转折时期;1949年迄今,大公报的变迁虽然十分曲折也比较复杂,但都是在新中国年代,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因此可以归一。

那么,人们现在讨论和研究的大公报是指哪个阶段的大公报呢?从绝大多数的相关论著看,都是指吴、胡、张时期的新记大公报——无论其言论、报道、经营、管理,包括常为论者提及、入选《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13位著名大公报人,除了英敛之,都属这个时期。而新记大公报只有不到23年的历史,在“大公报”这块招牌迄今113年的延续中只及五分之一,如此,怎能笼而统之地说什么“百年传承”呢?况且,更重要的是,它与此前、此后的大公报并没有前述各项实质上的传承关系。

先看“新记”之前的大公报。

1902年,大公报创刊时的重要历史背景,是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四年。其创办人英敛之,出身满族,祖上与清皇室曾有姻亲关系,他个人却又信奉天主教。作为一个思想、感情上新旧交织、“中西合璧”的知识分子,英敛之创办大公报的目的,是宣传改良主义的君主立宪制,而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果说,英敛之时代的大公报就开创了“敢言”传统的话,那就是反后(慈禧)拥帝(光绪),目的还是维护满清王朝。然而,历史的发展与英敛之的主观愿望相反,大公报创办9年后,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帝制终结,中华民国成立。英敛之幻想破灭,心灰意冷,他后来反对袁世凯称帝,亦不能排除其“前朝孤臣孽子”的心理因素和思想倾向。延至1916年,英敛之卖出了他所持股票,大公报转手于王郅隆。

王郅隆何许人?一个靠投机钻营、攀附于安福系的财阀。他收买大公报,目的是为安福系宣传、造势,并且有明显的亲日色彩。安福系是依附于皖系军阀的官僚政客集团,他们排斥异己,推行“武力统一”,企图在中国建立皖系独裁统治,并一度操控北洋政府和国会。1920年直皖战争后,皖系首领段祺瑞下台,直系军阀控制下的北京政府下令解散安福系,通缉徐树铮等首要分子,王郅隆便名列其中。后由日本人保护逃亡并死在日本。王记大公报存续9年,为军阀割据、“亲善”日本鼓吹,是大公报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因此,也就被某些刻意强调大公报“百年传承”、“一贯敢言”的人有意无意地隐讳不提或一带而过了。但这是真实的历史,且有白纸黑字在,无可回避也不应该回避。如果讲“百年传承”,这段历史又该如何评价呢?

揭示英敛之、王郅隆年代大公报的背景,是为了说明,“新记”与他们除了买卖那块“招牌”,并没有传承意义上的关系。(如果说有,也就是新记大公报“三巨头”之一的胡政之,曾任王记大公报总编辑,历时三年,以失败去职。但这恐怕算不得“传承”)而“新记”的命名,也正是为了有别于此前的英记、王记。

既然我们讨论、研究的大公报主要是它的新记时期,并且其办报宗旨、言论立场、报道倾向,乃至用人之道、经营管理都是独特的,不仅英记、王记没有,1949年以后也已不复存在,那么,有什么必要笼而统之地讲什么“百年传承”呢?不仅没有实质意义,而且可能混淆和误判历史。牵强附会讲“百年传承”,不是历史的、科学的研究态度。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5日 09:51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