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总司令的长征》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精彩书摘】

支持“向贵州前进”

  过了湘江,红军暂时摆脱了国民党重兵的追堵。

  但是,蒋介石并不死心,他没有在湘江东岸消灭红军,又叫嚣把红军消灭在湘江西岸。他调兵遣将,准备了于红军五六倍的国民党军,在红军北上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一个口袋,等候红军钻入。

  朱德对此忧心忡忡,他跟周恩来私下讨论了几次,也向博古、李德提意见,但博古、李德不顾敌情,仍然要求中央红军按照原定计划向西攻占通道,继而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

  无奈之下,朱德于12月4日下达了继续西进的命令,就各军团、纵队应抵达的指定地域做了明确的规定。

  另外,鉴于军委第一、二纵队及各军团、师的后方机关过于庞大,使所有主力部队都成了掩护部队,致使红军行动迟缓,被动挨打的局面,朱德与周恩来商议决定,以中革军委主席、副主席的名义,向各部队发布后方机关进行缩编的命令。命令要求,缩小各军团、师级直属队,取消师的后方机关,编余人员充实到作战部队;同时命令取消兵站,缩编军团医院,抛弃和销毁不必要的担子。这个命令可以说是用上万红军指战员的鲜血换来的结果,虽然晚了一点,但总是个好事。

  12月5日,按照朱德的命令,中央红军继续西进,方向是通道以来地区。当日,一、九军团翻过湘桂边界的越城岭,也就是老山界,经过瑶族区之要隘、白茅隘,到达横路口;三军团从千家寺出发,抵达中洞;五军团则由枫木山出发,抵达千家寺宿营。

  进入峰峦连绵的西延、龙胜山区后,行军却更加艰难。天上是国民党的飞机跟踪轰炸扫射,脚下是山险路滑,周围山头上又常有反动民团打来的冷枪。

  通过苗、瑶等少数民族地区时,反动势力又派了许多便衣密探混入红军驻地,放火烧房烧粮,然后散布“共匪杀人放火”的谣言蛊惑民众,企图嫁祸红军。朱德对这一情况十分重视,特别发布了严令:“连日桂敌派出大批密探,在我各军团驻地,纵火焚烧民房,企图疲劳及嫁祸于我军,破坏红军在群众中的信仰。各军团首长及其政治部,应于到达宿营地后,及离开宿营地以前,严密巡查,并规定各连值班。一遇火警,凡我红色军人,务必设法扑灭,及救济被难群众。纵火奸细,一经捕获,应即经群众公审后枪决。”

  敌人也够嚣张的,总司令刚刚发布命令,他们就又在军委第一纵队干部团宿营地坳头点了一把火;第二天,军委第一纵队到达龙坪时,又遭遇到更大的火灾。一连串的火灾给红军带来了新的威胁,特别是经过对纵火者的审讯,得知他们是被国民党地方军阀收买、指使所为,红军最高指挥部再不能熟视无睹。12月11日下午14时半,中革军委向各军团、纵队首长下发了关于防火的指示。指示认为:“失火的主要原因是反革命有计划的纵火,例如昨10号龙坪、广南城、平溪、流源四地同时起火,在龙坪便捕获放火反动分子,且身藏刀具。”指示对在部队驻地防火的问题做了7条具体的规定,最后一条是:“查获故意纵火的人,应处死刑。” 

  几把大火烧得最高指挥部心慌意乱,来自全军官兵的心火更让博古、李德头疼。

  这个仗怎么打下去,红军向何处去,成了很多指战员心中的疑问。而在担架上一起行军的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3人,经过长征以来几十天的交谈,思想认识上已达成了共识。面对严重的现状,为了红军的命运、党的命运,他们联名向周恩来提出建议:鉴于在去会合红二、六军团的道路上蒋介石已设有重兵,红军已失去到达湘西的先机,应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到川黔边建立根据地。

  听了周恩来转达的意见,博古、李德固执己见,不予采纳。他们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二、六军团的会合上,做出继续按原方案实施的决定。12月9日晚12时,他们以朱德的名义发电给各军团、纵队首长,下达了明天按原定前进方向行军作战的部署。电报的最后特别加了一句话说:“总的前进方向不得改变。”

  根据司令部的这个部署,红一军团兵进发通道,占领了通道城,同时向绥宁、靖县警戒。

  队伍陆续离开龙胜县境,向北行进。一路上树木蓊郁,空中的威胁大为减轻,尽管头上不断有飞机侦察,战士们已经懒得理睬它了。

  部队到了通道双江镇,已经出了广西来到湖南边界。这一带到处都是深山密林。高高的山崖上长着一片片苍翠的竹丛,散发出清新的气息,景色非常怡人,官兵的心情也好了许多了。

  但毛泽东的心情并不平静。在这个关系到红军命运的关键时刻,他以为绝不能任由博古、李德把红军带上绝路。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他提议和要求中央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红军的行动方向问题。

  在双江镇的一座古庙里,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举行了一次秘密而短暂的紧急会议,毛泽东作为政治局委员也出席了会议。

  会上,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央红军日前所处的严峻形势,力主放弃同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兵力比较薄弱的贵州进军,冲破敌人的重兵包围,争取主动,寻机打几个胜仗,以鼓舞振奋全军士气,力挽危局。

  毛泽东的主张立即得到了多数领导人的支持,但博古、李德表示坚决反对,双方争执不下。李德在毛泽东发言时紧紧皱着眉头,简直听不下去,毛泽东还没讲完,他就离开了会场。

  李德平日只喜欢同博古亲近,两个人讲话不用翻译,直接用俄语对话;而对别人,例如朱德、毛泽东、刘伯承等人,他都不放在眼里;对周恩来算是比较客气的了。这一切,周恩来都看在眼里,没有同他计较,但今天的事,他却认为李德太过分了。

  因为分歧严重,会议没有能改变原定的计划,但却在行军路线上做了局部的更正,即不从通道地区北进,而是继续西进,到贵州黎平、锦屏地区后再行北上,达到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目的。

  以前,李德有共产国际在背后“撑腰”,但在1934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设在上海的与共产国际的联络站被破坏,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与共产国际中断了电讯联系。李德的“底气”不足了,只得部分接纳毛泽东和多数领导人的意见。

  会后,朱德命令各军团、纵队“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动”,对一、九军团的要求是“相机占领黎平”。

  红军突然折入贵州,是出乎蒋介石意料之外的,这一下子就把十几万敌军甩在湘西,赢得了主动。

  15日攻占黎平后,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朱德,建议红军应在黎平西北略事休整。电文说:“朱主席,日前我军已脱离受敌侧面夹击的不利形势,敌对我入黔后之企图似尚不明,敌主力距我亦较远,而我军本身甚疲劳且不集结,黔敌为极不团结、缺乏战斗力之诸小集团,其主力离我尚远。在上述情况下,我军主力应利用目前机会,在黎平西北一带略事休息整顿。”

  朱德收到林、聂的电报,非常理解和赞同。他知道,中央红军从离开中央苏区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时间了。此间突破了国民党军队设置的四道封锁线,打了大大小小几十仗,部队已处在极度疲劳的状态,确实该休息休息了。

  但是,当朱德把休整的意见向李德提出时,遭到了李德的拒绝。为此,朱德和周恩来都与李德发生了争执。而“三人团”的另一个成员博古,面对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的重大损失,自感责任重大,对未来也是一筹莫展,因此他倾向于朱德的意见,想利用这个难得的喘息时间,梳理一下思路,认真研究一下接下来的棋如何走。这样一来,中央便决定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继续讨论红军的前途及战略方向问题。

  12月18日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黎平红军总部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包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陈云、博古、王稼祥、邓发、刘少奇等,会议由周恩来主持。

  不出所料,会上再次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发言人的嗓门个个都比较高。

  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他在“通道会议”上发表的意见,正式建议放弃北进与贺龙会合的计划,而提出西进贵州,向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挺进,并在该地区建立一个新的苏维埃根据地。

  朱德与毛泽东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甚至红军都被称为“朱毛”红军,因此历来是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近一段时间,红军的挫折和教训,也使他对毛泽东更加信服。所以,在会上,他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否定了博古、李德要中央红军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

  作为会议主席的周恩来也公开批评李德,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李德因争论失败而大发雷霆,但由于他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已没有后台撑腰,威严大减;而博古因为湘江战役给红军造成的损失,内心深感内疚,也没有再支持李德。

  最后,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指出:“鉴于目前所形成之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这个决定从实际出发,确定了中央红军长征战略方向的重大转变,使红军避免陷入绝境,并开始从被动局面中摆脱出来。 

  第二天,朱德和周恩来向全军发出《军委执行中央政治局12月18日决议的决议之通电》,对中央红军最近时期的行动做了部署,规定分成两路纵队,从西北方向转朝贵州腹地的剑河、台拱以至施秉、黄平地域推进,并要求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积极活动,牵制湘军和川军,策应中央红军西进。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4日 09:35 来源:华文出版社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