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历史的峡口》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这一道峡关

2011年的那个夏日,我打开这一册《建国方略》之时,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矣,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位列世界第二矣,中国已成为全球市场体系的重要成员,其规模空前的社会转型还在进行之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的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决胜的时刻到来——

公私关系之再造、地权契约之重建,邦本所系,正在奋力推进之中。前方的峡口已透过来光亮,如何冲得过去?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感慨,中国之事,非如傅说对商王武丁所言“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实是“行之非艰,知之惟艰”,“行易知难”也!他所宗奉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见载于《礼记·礼运》。

孔子(前551—前479)续言之:“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梦。

要把梦想化为现实,“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乎?“行之非艰,知之惟艰”乎?

抑或,“知之亦艰,行之亦艰”乎?

检讨过去一百多年中国的坎坷历程,或可明了。

我选取 2010年至2014年撰写的9篇文章,试图定格这一场宏大叙事的若干镜像。故事的场景,包括晚清之北京、北洋之北京、国民政府之南京、新中国之北京以及南国水乡。其间,有政治家,有读书人,还有寻常百姓家。前5篇文章钩沉历史,后4篇文章发力当下,皆朝向眼前这一道峡关。

其中,《圆明园的记忆》试图以圆明园早期影像史为线索,呈现东西方文明冲突之悲剧,以及“万园之园”圆明园的破坏史。当年乾隆皇帝与马戛尔尼勋爵(GeorgeMacartney,1737—1806)的不欢而散,咸丰皇帝(1831——1861)对公使驻京的恐惧,所牵涉的礼仪问题,今日看似小儿科,彼时却是头等大事。因为你不按照中国的方式觐见皇帝,后者就不成其为皇帝了。这是历史的宿命。

《首都计划的百年大梦》试图呈现国民党北伐之后营建国都南京的规划之争,及其背后的党权、军权与人权之争。这些明争暗斗,处处把着历史大线索。20世纪20年代末期,世界范围之内,城市规划因机动交通时代来临、阶级矛盾激化,处在大调整过程中。国民政府之首都计划正是此期难得之样本,值得细致打量。

《革命风潮,向故宫荡去》试图呈现20世纪20年代紫禁城历经的两场风波:三大殿改国会之争、拍卖故宫“天字第一号逆产”之争。文中赖德霖先生提到的20世纪50、60年代的故宫改建计划,我曾著有专文,载于《采访本上的城市》,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阅。

《中国建筑史之新纪元》是为林徽因(1904—1955)一百一十冥辰而作,试图探明梁思成、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的历史方位,梳理学术脉络,理解建筑传统。建筑乃文化之造化,中国建筑及其所承载之文化如何传承创新,仍是今日之大课题,这正是梁林之学的当下意义。

《梁陈方案的成本》试图以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城市改造中,41位居民的信访故事为线索,对彼时的首都规划之争做一观察,对梁思成、陈占祥(1916—2001)提出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作一分析。那场争论对北京乃至中国的城市发展影响至深,很有必要继加探讨。

《城市化转型》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切入点,《再造魅力故乡》以广东佛山水乡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利益与情感纠葛为线索,试图勾勒过去十多年中国土地与税制改革趋向,探索以城市化转型推动社会转型的适宜路径。

《中国城镇化的盛世危言》试图对城市形态问题进行探讨。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小汽车成为规则的定义者,高地耗、高能耗随之而生。在全球范围内,诸多城市面对“增长的必要性”败下阵来,这向中国暗示了什么?

《大北京的未来》试图探明北京“大城市病”根源。在过去十多年里,北京的发展空间被迅速填充,人口突破两千万,深陷城市结构与资源环境之困。尽管2004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人口总量控制与城市结构调整之策,可是,成效不彰。在此背景之下,新设中央行政区的建议再次浮出水面,仿若昨日故事之重现,结局如何?

这些文章曾先后发表,此次选入,皆做了必要的修订。

我试图把这些故事放在更加辽阔的背景下书写,中国正拥有这样的历史资源,值得吾辈深入发掘,以为继续前行提供镜鉴。

静下心来,理解中国。这是我向读者奉上这一册小书的心愿。

祈福吾邦。

王军

2015年3月2日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7日 13:09 来源:中信出版社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