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复兴之路》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二)新起点,新开拓

  定音锤:改革开放要有新开拓

  十八大选举出来的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亮相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同时,世人也急于知道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怎样领导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我们都清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够均衡,住房、教育、卫生和养老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就业、个人发展通道、阶层矛盾等也逐渐显现……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诉求,对于这些诉求,民众寄希望于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希望他们能尽早表明态度。很快,人们有了信心。

  习近平在视察深圳的过程中,确定无疑地指出: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他还说,深圳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希望深圳和广东在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道路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习近平的话语解开了笼罩在民众心头的疑团,成为新时代发展旋律中的一记定音锤,它敲定了我们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主音符。同时,他的南方之行和他的话语一样,表明了他要坚定完成邓小平未了心愿的决心。

  中国此前的改革,侧重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希望通过先富帮后富,带动整个社会的共同富裕;然而,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收入低、生活条件差。因而,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化。针对这种现象,习近平强调,既要坚持富国之路和富民之路,也会有“新开拓”。他特别强调“要有新开拓”,显示出习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极其坚定的开拓进取的精神与胆略。

  20年前,邓小平发表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南方谈话”,深圳蛇口工业区竖起一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醒目标牌,从此摆脱了一场“姓社”“姓资”的争论,拉开了中国大发展的序幕。现在我们看到,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前所未有地接近。以苦干续写中国辉煌,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想,民族复兴的光荣任务一定会胜利完成。

  刚刚就职的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视察就选择了邓小平当年发表“南方谈话”的深圳,他微笑着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宣布:我们将一往无前地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在告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英灵,更是呼应了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不走老路,不走邪路”的论断。

  “新四化”: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家都会为自己设想一些具体的任务,规划很多美丽的蓝图。“四化”蓝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有特殊的历史地位。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历史行进到1979年。这一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进行了准确、具体的量化:到20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从那时开始,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出现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2012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宣布:2011年,中国人均国内总产值达5432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30多年前设定的小康水平的目标。

  最近频频见诸报端的“新四化”与周恩来和邓小平所提的“四化”内容有所不同。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四化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之所以如此表述,这还得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中的问题说起。

  现阶段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而且,城镇容纳的农村人口日益增加,大批的农民变成市民也对城市提出了更多的诉求;中国产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业,农业产出必须从“强调数量、解决温饱”转向“强调质量、满足品味”,适应消费者从小康走向富裕的需要。除此之外,更引人注意的是信息化也增加到“新四化”的行列中,表明信息化的重要性已经完全被党中央认识到了,它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当前,信息化已经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正有力地推进其他“三化”。中国的传统工业和农业都要依靠信息化来提高效率,这样才能与国外的同行处于同样的竞争平台上。

  实际上只有很好地实现“新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发展,才能达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李克强一再强调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所以说是“新四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发展理念出现了新变化。比如对于将给中国经济未来提供巨大需求空间的城镇化,李克强在多次发言中都提出要从以前的以物为主走向以人为主的新阶段;比如更多地强调必须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以便给“四化”发展提供新的制度保证。

  中国经济如果能够在未来5—10年里成功实现“新四化”,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将有显著提升。当然,要实现“新四化”并不容易,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必不可少。为此,新一代领导人和各级党和政府必定会为此作出持续不懈的努力,全国各族人民也必定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共同为实现“新四化”而团结一心,携手前进。

  “三大红利”: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11月22日,中国国务院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李克强在会上提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这一观点一经提出,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从李克强的讲话中,释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始终不渝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有利信息。人才红利、改革红利和城镇化红利将有力支撑中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甚至更长时间内的持续发展。

  人才红利是最好的红利。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曾得益于人口红利。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奇迹”,而这一奇迹之所以产生,“人口红利”的影响至关重要,它也因此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靠人口红利维系的制造业竞争力及其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将面临风险。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而日益增长的规模巨大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也必将使中国劳动力结构发生质的飞跃,一旦得到有效利用,将产生巨大收益。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中国大专以上人口达到12亿,高中以上人口达到3亿,远远高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4571万和19亿。因此,中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说法并不准确,人口红利已经转化成人才红利,而人才红利才是最好的红利。

  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30多年以前,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改革开放所释放出的致富引力使国家乃至个人都将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中国从此走出封闭与偏见,开始步入世界经济社会大舞台,并日益发挥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作用。3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从一个贫困落后和封闭的国家成长为当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就是改革带给中国人民的红利。目前,我国政治、社会以及经济改革都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一些制度的模糊、扭曲或者缺失不仅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固化了利益格局,也抑制了创新和创业动力。要保持中国经济的活力,必须加快改革。在公平正义的前提下,将“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出来。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依然要靠改革开放。

  城镇化是最红的红利。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并不平衡,城乡之前的差距也很大。城镇化蕴涵着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几十年将造福中国近10亿的人口。按照75%的城镇化率目标,未来将有35亿左右农业人口转入城市,15亿左右的半城镇化人口继续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将通过非农产业与人口向城市聚集和转移,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实现企业报酬递增的内部规模经济,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偏好,促进企业和居民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从整体上创造报酬递增的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产生远高于分散定居农村并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通过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通过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让人民提升并自由绽放其才。

  人才、改革开放、城镇化的红利是天然存在的,它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去挖掘、去实现。三大红利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必定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实现没有水分的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一向以高速度、高GDP著称于世,但高速度、高GDP背后却暗藏着大量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水分。这些水分其实是我们经济中的巨大隐患,它最终将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恶劣的影响。

  2012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接着,话锋一转,他提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这表明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充分认识到到经济增长水分的严重性。他简洁的话语,赢得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李克强也在不同场合也强调:“我们的经济发展应当实现一种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提高。”同时他指出:“如果我们的GDP无法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并不利于发展,也不利于稳定。”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对2013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要求。这次会议首次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到了中心的位置。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效益低、质量差、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仍然过多地依靠投资来拉动。在一些地区,甚至进行了大量重复性工程建设,这虽然也能拉动部分经济增长和就业,但无法为社会留存良性财富,这样的增长其实就是有水分的增长。同时,一些行业能源消耗多,污染重,产出少,极大地消耗了自然资源,加大了环境压力,可持续性差。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增长。从长远来看,这种增长不仅仅是有水分的增长,也是有害的增长。改变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应狠心挤出其中的水分,实现真正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追求有效率的增长,必将主导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的经济工作提出的要求表明,2013年,中国将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要在保持一定增速的前提下,通过扩大国内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合理、不平衡现象,通过对重点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近年来,中国已经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作了较为积极的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医保和社保问题的逐步解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无疑将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起被列为国家建设总布局的五位一体,这也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密切相关。多年的高速发展给环境和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将得到扭转,科学与效率将是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中国领导层审时度势,以科学的态度调整自身体制和机制,挤出经济发展中的水分,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蓝图已经大笔挥就,步伐坚定向前迈进。前方,可能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严峻考验;但是,我们一定会一往无前。从现在起,就让我们一起来畅想美丽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9日 16:03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