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编人才学通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章节选读】

第一篇  人才学导论

第一章  人才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人才学的内涵、特性和体系

一、人才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毛泽东曾经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学科的对象”。人才学这门学科同其他各门学科一样,有其独立研究对象和领域。

人才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才现象的特殊矛盾性,即把人才现象作为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来研究。因此,人才学是以人才现象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人才运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具体说来,人才学是一门研究人才运动现象、揭示人才运动规律、促进人才工作科学化、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学科。

人才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关于人才的基础研究,其中包括对人才的概念、本质、标准、基本要素、类型、结构、作用和价值的研究。第二,关于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其中包括对人才成长和发展过程及其阶段、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原理、内外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个体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群体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人才总体发展运动规律(社会人才辈出规律)等研究。第三,关于人才主体的自主开发的研究,其中包括自主开发的战略思想和战术问题研究。第四,关于人才的组织开发和人才的社会开发的研究,即关于人尽其才的研究,其中包括对人才的预测规划、教育培训、考核评价、选用配置、使用激励、保护,以及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等研究。

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又可划分为人才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两大部分。前者为后者提供科学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应用发展,反过来又丰富充实前者,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人才学的框架体系。

二、人才学的学科特性

人才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多地体现了如下特性:

1.综合性

人才既有自然属性,如生理机制、遗传素质等,更有社会属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性又主要表现为阶级性。研究人才成长,既要分析人才主体的内在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又要分析人才的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更要从整体上分析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及其对人才主体的合力效应。因此,人才学研究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体科学的有关领域,它是一门以社会科学为主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整体性、综合性,是人才学典型的学科属性。

2.人本性

人才学是研究人才现象的特殊矛盾性,人本性显然是学科特性。人才学整个研究过程应体现人才为本。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应是人才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足点。对于人才开发研究,应充分体现以人才为主体,人才是人才开发评价的主体。

3.复杂性

人才现象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第一,人才现象动态性强。人是活生生的,而人才又是人群中活跃部分,人才现象自始至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第二,人才现象涉及的可变因素多。既有人才主体诸多内在因素,又有人才主体所处的诸多外部因素,变化着的一切内外因素均是构成人才现象的可变因素。第三,人才现象随机性明显,往往是一种不确定的随机现象。第四,人才现象模糊性大,人才学中不少概念是模糊概念。据此,人才学把复杂的人才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势必使学科属性具有复杂性。

4.实践性

人才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人才学的研究要为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或有效服务。因此,人才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离不开现行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客观实际,离不开人才发展的实际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人才学的基本理论也只有在人才发展和人才工作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补充、丰富、修正和完善,人才学才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可能,才有生命力。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4日 15:02 来源:党建读物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