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微观经济学十讲》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章节选读】

开篇

去年暑假以后,我给我们学校传播与设计学院本科一年级的同学开设经济学原理课,讲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也有一些其他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选修了这门课。经济学原理课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存在很大联系,但是所讨论的问题,所形成的概念以及所使用的方法,都有很大不同。我给自己的任务,是尽可能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向同学们介绍微观经济学的一些概念、理论和方法。

给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同学上课,既要把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些东西介绍给同学们,让大家有个初步的把握,又不能在技术方面要求太高,这样做恐怕还是少有先例。有道是教学相长。我在一开始就计划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把这个课程的教学整理出来,成书出版,以期与更广泛的读者交流。

我心目中的大学教学,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可惜我们这个大教室还是不够大,有的同学没有座位。大学教学如果座位有空,可以让名册以外的人来旁听。这在历史上还有过一些美谈。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有一门选修课只有四个学生选了,他们后来都没有坚持下去,坚持到底的,反倒是一名不在册的旁听生,他后来成为这个学科的大师。

回顾我自己的学问生涯,有一句话,叫做“不写作就不会思考”。一件事情我觉得已经明白了,就要把它写下来,到了让别人读了也觉得明白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是真的懂了。现在这门课,我不是按照某本经济学的教科书一直讲,而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大家介绍我觉得要紧而又容易接受的东西。经济学最重要的是价格机制,我会利用过去讲座讲的“资源价格机制改革困境溯源”来展开。第二次,我会讲单个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单个商品市场的“均衡”,还会谈到刘易斯拐点。接着会讲预算约束、无差异曲线、最优消费选择等等,这样慢慢讲下去。

这门课不是传播与设计学院同学的主课,有点“微观经济学选讲”的风格。不满足“选讲”风格课程、希望系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同学,可以找一本微观经济学的教科书来认真学习,这就超出现在我们这个课程的宗旨了。

至于“软性”的课外阅读,非技术性的,我建议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同学关注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和弗里德曼夫妇的《自由选择》。哈耶克对计划经济有深刻的洞察,还在计划经济搞得挺红火、毛主席说“东风压倒西风”的时候,他就已经论证了计划经济是不可持续的,是要崩溃的,更不用说它的种种弊端了。对于计划经济,中国人民真是深受其害。弗里德曼夫妇都是经济学家,丈夫拿了经济学诺贝尔奖。弗里德曼同样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在美国顶尖的经济学家里面,他是最早上电视台跟大家讲经济学的,最后就形成了他们夫妇合著的《自由选择》这本书。这两本书大家一定要读。

如果觉得还不过瘾,就是说从经济学领域技术难度的角度来看觉得太浅了,那么你们可以试读赫舒拉发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这本《价格理论及其应用》是深了一些,但特点是提供经济学的思想。当然,你不必一次把它读完。这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

1988年,我们岭南学院在中山大学成立,经济学专业是骨干专业。当时国内的经济学教育普遍落后。我们的名誉院长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邹至庄教授,他设计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用赫舒拉发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给岭南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拔出来的一些同学上“微观经济学”。我们用的是原版书,把香港市场上的书买光了还不够,有些要从美国空运过来。所以在当时,岭南学院在经济学教育国际化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头的。后来,许多别的学校也赶上来了。

这本书提供了很多经济学思想,以及做学问的思想。这里我跟大家先讲一个故事。不晓得读者里面有没有人看过英国古典小说《名利场》。在两个世纪以前,英国与法国都各有一本书讲底层的人怎么往上爬,法国的是《红与黑》,英国的是《名利场》。《红与黑》讲的是一个男的怎么从底层往上爬,《名利场》讲一个女的怎么从底层往上爬。《名利场》的主角叫做贝姬,其中贝姬讲了一句话:“如果我每年有五千英镑,我也会是一个好女人。”一般读者看到这句话也就算了,但是赫舒拉发借此在他的这本教科书里编了一个题目。他说,如果贝姬这句话是真诚的,那么至少还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贝姬是想做一个好女人的,但是她缺钱,做不成。另外一种可能是,贝姬本来不想做个好女人,但是如果你每年给她五千英镑作为补偿,她也可以做给你看。赫舒拉法是大师级的经济学家,他能把小说里面大家都知道的主人公讲的一句话,提炼成经济学问题。

面对经济学问题,我劝大家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急着把道德的观察和考量放上去,因为这可能影响你的思维和判断。具体来说在贝姬这个问题上,就是不要把“好女人坏女人”理解成道德上的好女人和坏女人。比方说你不妨做类似这样想像:按照一些中国古典文学的说法,好女人必须笑不露齿、走不见步。在欧洲,也许按照当时社会的标准,好女人一定要穿长裙,大热天还要戴白色长手套。如果这些描述体现着好女人的标准,那么要是有人不想这么做,也就不是道德问题了。总之,不能一开始就把原来问题里面没有的道德问题牵涉进来。

在赫舒拉发提出的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也有一点点创新。现在学校各个学院的老师都会去申请各种科研项目,意图取得资助,开展科学研究。假定我现在有一笔钱,我向你们发出邀请,希望你们向我申请科研项目,如果我觉得你这个科研项目的申请合理,有希望成功,我就资助你完成这项研究。现在的研究是什么呢?就是搞清楚贝姬究竟是哪一种人。究竟是没钱做不成好女人呢,还是为了钱也可以做个好女人。你能不能设计出一个实验,来验证贝姬究竟是哪一种本性?并且说明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你需要多少资助。

当然现在我只是举个例子,做个比方,并不是真的让你们马上就做什么实验。我是想告诉大家,我介绍的第三本书的难度比较大,但是里面的一些章节真的是非常精彩。

除了别的因素以外,经济学的学习还倚重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力就是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力。你们的短处是家庭和校园之外的体验不足。至于想象力,首先着意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想象力吧,特别是对所论经济学模型及其运动的想象力。这需要以后慢慢体会。

另外,现在博客和微博都是思想交流的很好的平台。经济学家里头,许小年教授和陈志武教授的微博,都写得很勤,而且多半都尖锐,准确,深刻。大家有空可以浏览他们的微博文字和博客文章。吴敬琏教授、张维迎教授和周其仁教授好像都没有开设微博,但是有一些网站会转发他们的发言和见解。我也推荐大家关注他们的发言和意见。

本书的基础,是这门课程头十次课的课堂教学,每次三个学时。随后的几次课,还介绍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和方法,包括博弈三要素、囚徒困境、协调博弈、零和博弈、静态博弈的纳什均衡、动态博弈的纳什均衡、霍特林模型,以及信息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斯彭思模型、拍卖,还点到实验经济学,有限理性,行为经济学。因为后面几次课这些内容已经更加详细地反映在拙著《博弈论平话》(中信出版社)和《信息经济学平话》(北京大学出版社)这些普及著作中了,所以不在这里重复。

每次课整理出来的文字,归为一讲,每讲的字数不同。最前面两讲的字数多一些,是希望保留一点现场感,体现讨论式的教学风格。也有两讲的字数比较少,是预先插入了后面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有关的内容,这些插入内容也就不列选了。

可能有人认为,对于传播专业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本书难以舍弃的数学方法,特别是图示方法,太困难了。其实并非如此。这次教学,就是一个证明。我们倒是觉得,沙龙式的教学未必能够满足同学们的要求。如果号称读过大学的经济学课程,却对经济学曲线没有感觉,那就不能称为是成功的教学。

课程进行当中,许多同学就已经热心帮助我笔录课程录音。寒假以后进入新的学期,李京京、王玲、于芃芃、曾子瑾和周智盈等同学,还热心参与了最后文本的初步整理。在此一并向他们和其他修课的同学致谢。

王则柯,壬辰年仲夏识于中山大学康乐校园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2日 16:44 来源:商务印书馆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