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耐力制胜:管理战略与创新的六大永恒法则》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章节选读】

引言  “耐力制胜”的六大法则

只要你曾阅读过关于卓越企业和经理人的书籍,或是做过股票投资,想必都会思考那些百年老店和著名经理人为何能在商场长胜不败,他们靠的仅仅是机遇和运气?或是广纳贤才的能力?抑或贴近客户需求,甚至超越客户需求、预见未来市场的能力?有关如何成为优秀的经理人、如何创建伟大的企业帝国以及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的书籍和文章不胜枚举。有些企业能够在数年或数十年里始终超越竞争对手,这是极为卓然不群的成就。凭借耐力制胜对手是尤其困难的,当经理人面对颠覆性技术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这些难以驾驭的因素之际,往往只剩招架之力。横跨几代技术和客户需求的永久性竞争优势可能并不存在,希望依靠耐力制胜的企业,需要进行持续地自我修炼。

经理人面临的最大威胁很可能就寄寓于企业内部。长期的成功孕育了自满或傲慢的情绪,这两种情绪很可能导致衰退并使得企业前途未卜、举步维艰。事实上,在企业走向管理更多的员工、更复杂的产品和服务、更大规模的运营之际,稳定的增长和赢利能力容易使企业更加官僚化并对细节和创新逐渐麻木不仁。能干的经理人在某方面越擅长,就越难突破惯性思维并逐渐丧失自身优势。找到管理的基本法则,令经理人创造出竞争优势,令企业磨砺出长期制胜的耐力,这是公认的艰难挑战,更是本书的主要目的。

显而易见,保持市场地位的一大障碍无疑就是经理人难以预测市场变化并快速应变。某个企业在某个时间点上掌握了某项“成功秘诀”或“最佳实践”,但随着环境和技术的时移势迁,竞争对手经营方式的改进,这些优势都很可能会过时失效。例如,我们曾经认为规模经济和自动化在大批量制造中最为重要,而且我们期待着诸如通用和福特这样的大公司设定标准。福特是汽车大规模生产的先行者,但它在20世纪20年代却未能适应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而通用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产品,日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新贵,独领风骚达半个多世纪。但面对来自日本和欧洲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通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也变得步履沉重。

20世纪80年代,以丰田为首的日本企业迅速崛起,成为汽车产业的领导者。丰田公司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在随后的四五十年代对汽车大规模生产进行了流程重组,并且逐步为大众市场制定了新的质量和生产率标准。通用和克莱斯勒于2009年宣布破产,主要原因可以归于丰田和其他日本企业的竞争。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丰田公司便被大力宣扬为世界上有史以来的最佳制造企业,通用破产后,丰田成为最大的汽车生产商。随后的2009年底至2010年初,我们发现为争行业头名而分心的丰田十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很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丰田的高层领导似乎无法领悟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在发生一系列致命事故和政府调查迫使他们召回车辆之前,他们一直选择报喜不报忧。截至2010年4月,丰田在全世界范围内召回车辆超过900万辆。故障车型包括卡罗拉、凯美瑞、普锐斯,甚至还有雷克萨斯的某些车型。对于丰田公司的高管、长期关注者和消费者(包括我本人)而言,在2010年这个世界似乎被颠覆了。

相对于汽车行业的其他召回事件,丰田汽车引发的意外死亡事故可以说微不足道。尽管如此,丰田对出现重大缺陷的产品没有立即加以处理,这一点已经使得消费者、政府官员、产业分析师和竞争对手深感震惊。我们必需意识到丰田并没有在制造的基本方法——即众所周知的“精益生产”和“准时生产”上出现失误。我稍后将在本书中阐述这些技术以及丰田产品开发的方法。这些问题本质上比暂时击倒丰田基础的问题更为微妙,但足以使任何思考竞争优势和耐力制胜的管理者引以为鉴。

在技术层面上,丰田在2010年出现的问题更多是与设计和测试缺陷相关,而非源于丰田所擅长的与众不同的制造、生产或过程质量控制,主要是由于设计和测试的失误,致使极少数油门踏板被变松的脚垫卡住或踏板材料在潮湿和磨损状态下变得粘连。工程师决定采用有问题的电子软件和传感器控制刹车、加速、自动导航和车身稳定性。丰田和政府安全调查局始终难以在实验室里重现这些复杂系统在偶然的情境中瞬间失灵的状态。但一份早期的报告显示,从1999年到2010年,在美国至少有2262辆丰田车发生意外加速且与815次事故和19人死亡有关,最终报告的死亡数字增至50到100人。丰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其他一些质量和安全问题,但他们通过公关手段避免登上头条新闻,例如,1995年至2000年间,在北美出售的塔科马小货车车架腐蚀严重,其祸源显然是错误的防锈处理。丰田公司并没有召回这些车辆,只是悄悄地从消费者手中将其回购。某些坦途皮卡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也有顾客抱怨卡罗拉、凯美瑞和雷克萨斯某些车型的机械传动系统有问题。可谓是旧病未愈,又添新疾。

丰田可能将以上问题的起因归结于过快的国外生产扩张,零部件采购以及改用显然未经充分测试的新部件和材料。

从前,丰田会首先在日本国内投产新车型,仔细地测试零部件,好几年后再将最畅销的车型转移到国外生产。然而,丰田近年来急速推进了新车型的全球生产及新供应商的合作。在其他情况下,如混合动力车型,丰田可能将起因归结为复杂的新软件系统交互或不同状况的潜在问题,诸如崎岖的或打滑的路面等。但如果我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丰田最近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来自企业内部的和基本的问题。这与企业高层经理人对商业和技术反应迟钝不无关联,该问题正日益严重。似乎丰田的管理层认为他们“持续改善”的经营哲学已经使自己的产品完美无缺,即使技术和供应商发生了变化,部件变得更复杂,也无须担心。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4日 14:26 来源:科学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