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读史有学问:王立群讲史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哥不是个传说

初,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亲死,式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分,独取畜羊百馀,田宅财物尽予弟。式入山牧十馀岁,羊致千馀头,买田宅。而其弟尽破其业,式辄复分予弟者数矣。是时汉方数使将击匈奴,卜式上书,原输家之半县官助边。天子使使问式:『欲官乎?』式曰:『臣少牧,不习仕宦,不愿也。』使问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分争。式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顺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于人人!无所欲言也。』使者曰:『苟如此,子何欲而然?』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于边,有财者宜输委,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具其言入以闻。天子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馀,会军数出,浑邪王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卜式持钱二十万予河南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人者籍,天子见卜式名,识之,曰『是固前而欲输其家半助边』,乃赐式外繇四百人。式又尽复予县官。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输之助费。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史记》卷三十《平淮书》

卜式,河南洛阳人氏,主要从事种田、畜牧工作。

起初,卜式父母去世了,留下卜式和一个弟弟相依为命。等到弟弟慢慢长大,可以独立门户的时候,卜式就与弟弟分开过。父母为他们兄弟俩留下了点遗产,卜式作为哥哥,分家的时候只要了家中养的一百余头羊,而将家里所有的田地、房屋和财物都全部给了弟弟。

卜式与弟弟分家之后,自己带着这一百余头羊上山,开始了他的创业史。卜式牧羊十余年,收获颇丰,一百余头羊十年间变成了一千多头,有羊就有钱,卜式创业成功了!与卜式相对的是他的弟弟,当初分家的时候卜式将家里的财产都给了弟弟,但是十年时间弟弟却捣鼓破产了,所有家产全部败光。卜式回来后不能看着弟弟流落街头,于是又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财产分给弟弟一部分,如此这般的事情重复了好多次。一个是从无到有,一个是从有到无,这就是二者的差距,这也可以看出卜式的不俗之处,卜式有着不同凡常的头脑与智谋。

卜式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自己主动入山十年,其间与外界几乎割断了联系,十年后带着一群羊重出江湖,那么,这十年他是怎么生活的?他是怎样从无到有聚积财富的?这都是一个谜。《史记》中记载的另外一件事情似乎可以略微透露点信息。后来汉武帝任命卜式做郎官,卜式不愿意做,武帝便劝说他:“我的上林苑中有羊,但都不是很肥壮,想要你去饲养它们。”一听这话,卜式很高兴,在天子眼皮底下干起了他的老本行。自然,卜式这个中郎官就有点与众不同,他的官服是布衣草鞋,专职工作是牧羊。在上林苑待了一年多,羊长得很肥大,而且繁殖也快,数量增加了不少。武帝路过时看见上林苑羊群的变化,对卜式称赞有加。卜式说:“不只是牧羊是这样,治理百姓也是同样的道理。按照时令放养羊,不好的羊立刻赶走,不使让一只坏羊危害一群羊。”武帝认为卜式是奇才,就任命他为缑氏县的县令来考验他,看看他这套“牧羊哲学”在现实中有何实际效用,结果缑氏县的百姓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个好领导,可以带领大家致富,走向新时代。后来又调为成皋令,治理漕运,成绩显赫。如此看来,卜式哥确实不是传说!

其实,卜式哥的传奇还有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要捐助一半家产给国家。

卜式生活的年代,正是汉武帝大举发兵出击匈奴的时候。战争是一件旷日持久、劳民伤财的事情,长时间屡次作战让大汉王朝有点捉肘见襟的感觉,政府有点吃不消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卜式主动上书给武帝,说是愿意将家产的一半捐给国家,以此来补贴边防费用。汉武帝看到这个上书之后,立即派出使者询问卜式:“你这样做,是不是想做官呢?”卜式回答说:“我从小就放羊,没学过做官的学问,不习惯过官吏的生活,我不愿意做官。”使者接着又问,“那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冤屈,需要皇上来为你主持公道呢?”卜式回答说:“我生性就不爱和人争抢,对于我的邻里乡亲,他们如果生活困难我就借给他们钱粮,他们如果不做好事、为非作歹,我就开导教诲他。我所住的地方,大家都依赖我,我能有什么冤屈呢?我没有需要申诉的事情。”如此一来,使者实在是郁闷透了,武帝交给他的任务没有完成,这样是不行的,所以最后他索性直奔主题,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你拿出一半财产来到底是图啥呢?有啥目的呢?”卜式的回答很简单,也很单纯,就是为国家出力:“天子征讨匈奴,有才略有勇力的人应该征战沙场,为国捐躯;有钱财的人就应该捐献财物出来,资助军队。这样我们大汉就能把匈奴给消灭了。”惊讶也好,不信也罢,使者总算是完成了任务,回去复命时将卜式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武帝。武帝听罢,也是颇感惊讶,也有点怀疑卜式的动机,以为卜式是靠捐财产借机炒作,运用的是欲擒故纵之计,以求得到更高的职位。猜不透、想不通的汉武帝最后召见丞相公孙弘,请公孙弘发表一下看法。公孙弘认为:“这不符合人的本性。对这些不合法度的人,不能因为他们而扰乱了正常法纪。请陛下不要答应他。”

公孙弘这一番话实际上肯定了武帝之前的怀疑,所以武帝一直没有回复卜式,这样拖了几年,才让卜式回家。卜式回家乡后,继续干他的耕种、畜牧工作。

卜式与国家元首的协商没有成功,事情在武帝那慢慢就淡忘了。但是,战事还在进行,加上一年多之后浑邪王来投降,需要花费大量钱财安抚人心,致使国库严重空虚。第二年又出现了贫民大迁移的情况,这么多的人需要吃饭穿衣,国家供给乏力啊。卜式便拿出二十万钱给河南郡守,用来安顿移民。后来,河南郡守向武帝上报当地富人资助贫民的名册,武帝看见卜式的名字,之前淡忘的那个怪人的话语又在耳边再次响起,武帝说:“这个人之前就想捐出家财的一半来帮助边防建设,看来所言非虚。”于是,武帝赏赐卜式,把四百戍边人的十二万给养钱归他,卜式又把这些钱全部交还给朝廷。此时,全国的富豪都在忙着藏匿钱财,只有卜式傻兮兮地、乐不颠地拿出钱帮助国家边防事业。卜式很独特,卜式很另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卜式这一乡里羊倌却能主动为国捐助财物,其胸怀确实令人感叹!当时像他这样的傻小子不多,只此一个。现代人的境界似乎比古代人高了很多,不断有人声称要在死后“将一半财产捐献给社会”,还有人要捐出全部财产,还有人说要将礼金捐给灾区,这似乎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是,在看惯了众多的“诈捐门”事件后,我们不禁要对某些所谓的无私情怀持一种观望态度。当初公孙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看扁了卜式,现代人千万不要让古人偷着笑啊,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留待历史验证吧!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8日 15:30 来源:北京新华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