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引领航向》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新的时代潮流和国际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有着极为深刻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现实要求。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为了正确把握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的发展潮流而提出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呈现复杂的局面。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前提下,为适应我国发展的新形势,为解决前进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而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顺应世界潮流、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日益加快,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加速,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我国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国际上的重大挑战。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增多。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日益引起一些大国的不安和警惕,遏制中国崛起的声音不绝于耳,这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二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加紧向全世界传播他们的价值观念,这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形成自身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如何进一步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促进和谐世界的建立;如何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继续探索既符合国情又与世界发展潮流相适应的发展道路;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必然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利用好世界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趋利避害,取得发展的主动权。

社会实践及其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实践的发展必然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迫使人们去研究、去解决,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16:57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