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文化强国战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二)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考。

“和”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内容十分丰富,其思想要点是:

第一,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宇宙观。《易经》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席物,万国咸宁。”②意思是指依据天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和冲突,但是冲突又要融合,即走向太和,而和的价值指向是万国安宁与繁荣,这是符合天地变化之道的。

第二,合二而一、仇必和而解的辩证法。明代哲学家方以智在《东西均》中,就提出了“合二而一”的思想。《易经》则讲“一阴一阳谓之道”,强调阴阳互补,才能发生变化;强调刚柔相济,才能融合和谐。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王夫之对此十分赞赏,指出:“太和,和之至也。”③

第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既使不同力量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又保护了各自利益,从而趋向和谐。
第四,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话语,以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

上述关于中国“和”文化的思想,“强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由于‘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现在,我们所说的‘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④适应时代发展和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吸收中国传统“和”文化的资源,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时代和当今世界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的危机,即文化观念的偏差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失调造成的危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学说、佛家学说等与儒家学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天人合一、贵和持中、刚柔相济的哲学睿智,弥合了自然与人、社会与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涵养了中国人温柔敦厚的情感世界。罗素在20世纪30年代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和气是第一位的,若能被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倡“仁义”,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提倡“兼爱”,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提倡“无为”,都是为了实现“和”。庄周更有独到的发挥,针对人与自然的冲突提倡“天和”,针对人与人的冲突提倡“人和”,针对人自身的冲突提倡“心和”。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是分别讲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宁静与和谐。因此,与其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不如说“与天和谐,其乐无穷;与地和谐,其乐无穷;与人和谐,其乐无穷”。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因此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着力于用和谐的方式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思路和哲学思考。建设和谐文化,还要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基本规范抓起,从具体事情做起。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提倡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提倡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这是和谐文化的具体操作和实践落实。

注释:

①艾斐:《关于民族化与全球化——文化的一个时代命题》,《人民日报》,2002年7月7日

②《易经·乾卦彖传》

③《张子正蒙注·太和篇》

④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4~575页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13:51 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