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文化强国战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郭建宁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11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继《六中全会决定》颁布后,首本全面、系统地阐述如何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著作。全书结合《六中全会决定》,全面总结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承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文化强国的战略,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和目标任务。本书出版后,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六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落实《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为各地区、各部门编写文化建设纲要提供借鉴和指导。

【作者简介】

郭建宁,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中国哲学、文化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版《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二十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视野》等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并荣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目录】

导  论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一、 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

二 、文化讨论的前沿问题

三 、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时代发展和人民意愿的内在要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四、以高度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和内在逻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追求、具体方针和路径选择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第三章  文化软实力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引导力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

四、对古今中外文化综合创新,提升中华文化创新力

五、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遗产,提高中华文化传承力

六、扩大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第四章  文化传承创新

一、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培育文化自觉

二、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坚持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第五章  文化改革发展

一、哲学的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必要性

二、改革思想文化领域的管理体制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

一、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二、中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起点和丰厚土壤

三、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的深度结合

结束语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文化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坚强保障

二、文化不强是制约民族复兴的重要障碍

三、文化强国必将引领民族复兴

参考论著

后  记

《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一书封底评论

大国崛起离不开思想文化的崛起,大国崛起需要思想文化的引领。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北京大学郭建宁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一书出版了。郭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和影响,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郭教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文章,并应邀在多所高校党委中心组和其他有关单位做辅导报告和学术演讲。本书是郭教授长期研究文化问题,特别是近来深入思考文化强国问题推出的一部最新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理论和实践意义。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杨河教授

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学界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社会民众也普遍关注,令人瞩目。郭建宁教授的新著《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强烈的问题意识,立足时代前沿,关注重大现实,从文化建设、核心价值、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承创新、文化改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等方面,系统阐发了中国文化强国战略,深刻论述了中国文化强国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颇有新见,值得一读。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 韩庆祥教授

郭建宁教授是文化研究的知名专家,他的《中国文化强国战略》是新闻出版署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图书,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该书紧扣文化强国战略这个主题,深刻阐发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路径与方法,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前沿意识、创新意识,集学术性、思想性、可读性于一体。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研究文化发展繁荣的文章著述很多,但是专门研究文化强国战略的专著这还是第一部,该书的出版令人鼓舞,可喜可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 郝立新教授

 

导论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在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 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 记忆和精神家园。导论着重从战略构想、学术探讨和发展态势三个方面,回顾21世纪以来的文化建设,并阐明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一、文化强国的战略构想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它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三个方面应当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之间的相互激荡,其中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的主流是军事竞赛,20世纪下半叶的主流是经济竞争。那么,21世纪的主流可能是文化的竞赛。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对人类的作用,可能超越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一个人的思想风貌、精神境界、道德情操、认识水平、智慧程度、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一个社会的秩序、公正和良知,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进取精神,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开拓勇气、知识积储和道德素养等,都是文化及其作用所形成的后果,都是文化用自己神秘而万能的雕刀所精心雕塑出来的精神形象、道德形象、智慧形象与文明形象,都是文化的造化与赐予。”① 我们应当以全球化为背景和观照,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与责任心,在与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御腐朽文化。第二,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建立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第四,贯彻科教兴国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第五,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二)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考。

“和”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内容十分丰富,其思想要点是:

第一,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宇宙观。《易经》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席物,万国咸宁。”②意思是指依据天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和冲突,但是冲突又要融合,即走向太和,而和的价值指向是万国安宁与繁荣,这是符合天地变化之道的。

第二,合二而一、仇必和而解的辩证法。明代哲学家方以智在《东西均》中,就提出了“合二而一”的思想。《易经》则讲“一阴一阳谓之道”,强调阴阳互补,才能发生变化;强调刚柔相济,才能融合和谐。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王夫之对此十分赞赏,指出:“太和,和之至也。”③

第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既使不同力量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又保护了各自利益,从而趋向和谐。
第四,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话语,以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

上述关于中国“和”文化的思想,“强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由于‘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现在,我们所说的‘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④适应时代发展和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吸收中国传统“和”文化的资源,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时代和当今世界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的危机,即文化观念的偏差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失调造成的危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学说、佛家学说等与儒家学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天人合一、贵和持中、刚柔相济的哲学睿智,弥合了自然与人、社会与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涵养了中国人温柔敦厚的情感世界。罗素在20世纪30年代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和气是第一位的,若能被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倡“仁义”,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提倡“兼爱”,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提倡“无为”,都是为了实现“和”。庄周更有独到的发挥,针对人与自然的冲突提倡“天和”,针对人与人的冲突提倡“人和”,针对人自身的冲突提倡“心和”。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是分别讲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宁静与和谐。因此,与其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不如说“与天和谐,其乐无穷;与地和谐,其乐无穷;与人和谐,其乐无穷”。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因此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着力于用和谐的方式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思路和哲学思考。建设和谐文化,还要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基本规范抓起,从具体事情做起。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提倡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提倡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这是和谐文化的具体操作和实践落实。

注释:

①艾斐:《关于民族化与全球化——文化的一个时代命题》,《人民日报》,2002年7月7日

②《易经·乾卦彖传》

③《张子正蒙注·太和篇》

④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4~575页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13:51 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