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国家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第一篇 富强——社会主义的应然状态

一、培育和践行富强价值观的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的是着眼于国家,把强国梦想融于个人奋斗,使我们的国家富强。

一般而言,富是指经济;而强则是指军事政治。富强就是指一国物质充裕,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富足而强盛既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实现“富国强兵”、“国强民富”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富强这个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不仅意味着物质财富持续增长,而且意味着制度的合理化提升,更意味着国家竞争力的增强,与我们全体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高度契合的,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

(一)物质财富持续增长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强是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的基石。离开了物质资料生产这个基本前提,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无法发展。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必然无缘于现代文明的康庄大道;人民没有足够的财富积累,幸福安康的生活也无从谈起。所以,人民富裕需要国家强大,即国家要拥有强大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而此前提是要实现国家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

中国在历史上就是经济大国。汉唐雄风、康乾盛世,都是富强的体现。2005年5月22日的《纽约时报》评论版罕见地首次以中文标题《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发表了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文章中提到,现在的纽约无疑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城市,但在1000多年前,开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人口超过百万,富丽甲天下。克里斯托夫:《从开封到纽约——繁华如过眼烟云》,新浪网,2005年6月21日。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其大作《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中也指出,1820年,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286亿元、126亿元、209亿元;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4%、1.8%、3%;分别居世界第一位、第六位和第五位。汪海波:《改革开放是30年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7月24日。直到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经济总量几乎都是稳居世界榜首。

但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经济逐渐开始衰落。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封闭愚昧到文明开放,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上,国家追求富强、人民追求富裕的历史。一百多年来,中国这个历经磨难的东方古国,一直将争取独立解放、国强民富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一直把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始终不变的社会理想。终于,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之后,一代伟人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拯救民族于危亡,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腐败的旧政权,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落后就要挨打,变革方可自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家一系列改革措施、优惠政策、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使得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也从一个积贫积弱的穷国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国。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在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惠及更多的社会民众、促进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富裕。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居民收入增长的要求上提出了倍增目标,明确提出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是让老百姓富裕起来,让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根本。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发展仍然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要紧紧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兴国之要,加快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依靠辛勤劳动创造财富,依靠创新创业走向富强,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使人民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顽强地为国家富强,为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而抗争、努力。如今,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出一条现代化的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正确之路、富民之路、强国之路,是我们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总体小康,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国家必将一步一步地迈向并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

(二)制度的合理化提升

世界最伟大的汉学家之一、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直到今天仍然在被广泛讨论而无定论的“李约瑟之谜”: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而又为何在现代中国不再领先?对此,他本人给出的答案是:由于中国在过去2000多年存在着一个“封建官僚制度”,正是这种权力高度集中并且缺乏竞争的制度阻碍了科技的创新及其成果的应用。

虽然这一解释乃李约瑟的一家之言,但也不无其合理性。正如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认为:“只有完善的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其他因素(如技术、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等)不过是增长本身而已。”曾毅红:《增强制度竞争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人民网,2005年12月13日。世界发展的历史也屡屡证明了,一个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健全的国家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

任何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根深叶茂、绽放华彩。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同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事物一样,都有其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的确,同已经有了三四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逐步开始显示出其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打破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极大地刺激了各要素主体的积极性,提高生产要素的转换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2004年5月,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发表了《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的研究报告,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报告认为中国通过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中国以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功,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正确。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作为制度合理化调整的改革正是中国社会获得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内部制度层面,任何一个单位部门都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下面就是一个创新提升制度、向制度建设要生产力的例子。

2013年,海南省农垦总局在短短7个月内,陆续出台党委会议事规则、局务会议事规则等多项新制度。工作高效运转、会议简洁有力……制度建设让机关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垦区上下一阵高效之风扑面而来。

“跑海口开会的次数减少了,会议内容却充实了”是农场场长书记们的心声。

“办事效率提高了,服务态度更好了”则是基层职工群众的切身感受。

在此之前,省农垦总局一直沿用2008年制定的规章制度,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旧制度俨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垦区的快速发展。2013年4月18日,该局召开建立健全海南省农垦总局管理制度第一次工作会议,成为开展制度建设工作的发令枪。

据统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收到各部门报送的经梳理的管理制度目录183项,其中,继续保留127项,不再保留12项,修订完善19项,重新建立25项。并对要修订、建立的制度进行了收集、梳理以及调研工作,下一步继续对制度初稿进行审核、评估、汇总,预计2013年内可将创新、修订完善的管理制度汇编成册。

“今后在制度创新、修订工作中,我们会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论证,确保出台的每一项制度都能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可持续。同时,对出台的制度进行实时追踪,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与修订。”省农垦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高莹:《海南农垦制度建设: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态度好》,中新网,2014年1月3日。

在国家机制层面,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由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到更加注重建立并维持一个健康、公平、正义的宏观制度安排。通过实现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障其权威执行和科学运行。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尽快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和工作能力,坚定制度自信,不懈坚持、不断完善、不断提升制度,提升制度体系的认同度和整合力,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巩固改革开放伟大成果,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国家的竞争力增强

国际著名战略大师、商业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竞争三部曲之一《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国家竞争力是指运用劳动力与资本等国家资源所得到的生产率及其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不断提升和创造符合时代需求的生产力。谌毅兵:《“国家竞争力”到底是什么?》,经济参考网,2012年9月5日。在全球化的环境里,过去那种自主发展的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了,各国必须竞争才能发展,要实现富强,更需要极大提升本国的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

虽然我们国家在实体方面拥有13亿人口和世界第三大领土面积,在精神方面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具有五千年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在国情、精神等方面都具有其他国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所在。但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其他国家相比,尚需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抓牢制度竞争力这个关键。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本源上讲就是国家制度优劣的竞争,尤其是国家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合理与完善程度。

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面向全球发布的《2013至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中的名次仍为第29位(2013遭遇5年来首次下滑,从第26位跌落到第29位,回到2009年水平)。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目前尚存在诸如银行系统效率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公众保健和教育体系薄弱、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等许多制约我国竞争力提高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归结起来仍在于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不够完善。迫切需要切实转变职能观念,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进行合理有效的协调综合,建立并完善一系列制度,内化为社会公众行为规则自觉遵守维护,尽快建立服务型政府。

抓实科技竞争力这个核心。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习近平同志在参观考察武汉光谷展示厅时也强调,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国家富强靠自主创新,靠技术,靠人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提出的科技竞争力概念,包含着科技实力、科技体制、科技机制、科技环境、科技基础等方面竞争力的综合。在一定意义上,科技竞争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提高科技竞争力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以资源促发展”,既消耗了资源,又难以促进发展;“以市场换技术”,既让出了市场,也难以换来核心竞争力;“以利润换资本”,既让出了利润,也难以换来国强民富。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要靠自主创新。如果不能自主创新,总是步人后尘,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要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国家竞争力,就必须以人才为本,加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社会组织创新,真正把发展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抓好人才竞争力这个根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曾说,如果说科技是现代经济腾飞的发动机,人才就是这个发动机得以运转的“燃料”。发达国家的资本75%以上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永不枯竭的可持续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条件下,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经济追赶必须以人才追赶为先导,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成为强国的主要争夺资源。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实现富强的唯一出路就是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资源存量中人力资本的含量,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有了一流的人才,才能有一流的科技创新,才能建设一流的企业,建设一流的城市,建设一流的国家。

(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新华网,2012年11月29日。为我们深情阐述了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如美国《赫芬顿邮报》指出,中国梦表达了中国的时代精神,是动态综合了“现代中国”“全球中国”“文明中国”三个元素的三联画。其中,“文明中国”强调的就是中华文明的复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国家层面的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实现国家富强,就要实现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政治更加美好、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宜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求是》评论员:《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求是》,2014年第13期。由此可见,实现富强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本前提。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也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民族不独立、国家不富强,人民的生存就根本无法得到保证,更谈不上人民的幸福。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落脚点。

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坚持发展,而且要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实现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要根据中国和世界新格局、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道路,走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追求人类的共同进步的和平发展道路。

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迅速行动起来,走好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用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智慧,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9日 09:29 来源:新华出版社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