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毛泽东的人格魅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老方丈见毛泽东器宇轩昂、话语直率且充满激情,不由为之一振,随即微闭了双目合掌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稍后,老方丈睁开双目问毛泽东:“毛施主,贫僧敢有一问,还望不吝赐教!”

“我们是来求学问的,怎么敢担当‘赐教’二字?”毛泽东恭敬地说,“请师父只管问。”

“佛教何以在中国千年不衰?”老方丈问,“中国宗教何以能和谐共处?”

毛泽东说:“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的宗教战争,一打就是几百年;几种宗教能和谐共存,弟子认为主要是皇权集中,各种宗教都置于皇权的绝对控制之下,这对中国来说不是坏事。”

“阿弥陀佛!”老方丈望着毛泽东,加重了语气说,“只望毛施主这句话,日后不要忘记……”

当夜,毛、萧二人留宿沩山。

次日,二人告别了密印寺的老方丈,又继续踏上了“游学”的历程。

当二人来到安化县城时,听说该县劝学所所长夏默安是位很有学问的人,曾著有《中华六族同胞考学》、《默安诗存》、《安化诗抄》等书,在安化方圆百里的地面上深孚众望,只是性情孤傲,一向看不起游学先生;毛、萧二人两次慕名求见,都被拒之门外。

毛、萧二人不死心,又第三次登门拜访;夏默安感到有些奇异,不得已开了门引入书房相见,并写了一句原对放在桌上,以试来人的学问功底: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毛泽东看后略加思索,即书属对: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默安一见大惊,不禁连声称赞,自愧弗如,毛泽东却谦逊地说:“我们实实在在是来求学问的,还望夏先生不吝赐教!”

“哪里,哪里!”夏默安更为毛泽东的坦诚所感动,遂留毛、萧二人食宿,作彻夜谈……

1918年春,即将由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毛泽东邀集了他的一些朋友共同商议成立新民学会的事。朋友们为他的爱国热忱和执著进取的精神所感动,一致赞同成立新民学会。

是年夏天,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终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业期满。恰在这时,毛泽东的二弟毛泽民来信说母亲的病情越来越沉重,恐怕不久于人世;读着二弟的来信,想到患病在身的母亲,毛泽东禁不住泪如雨下……

蔡和森等人劝毛泽东先回家乡去探望母亲,而毛泽东这时正在负责筹划着他们这些刚刚毕业的人下一步的行动去向,致使他难以分身赶回韶山去。毛泽东心中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能回韶山,一旦回去将会身陷故土亲情而不能自拔,他不能舍弃自己的志向而回乡陪伴在父母身边终生当个种田人;时下中国的时局动荡不安,他坚持着“大丈夫当纵横四海,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强信念和“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意志,又想起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更想了他临离开韶山时留给父亲的诗,决意留下来寻找机会闯天下。

毛泽东的这一决定令他周围的朋友们感叹不已,大家都佩服他的坦荡胸怀和为国为民的远大抱负……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8日 16:20 来源: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