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孔子传》:孔子是严苛的道德主义者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这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孔子故事背后的思想价值。

在《孔子传》中,作者用孔子的生平故事、对《论语》等典籍的阐释,以建立在严谨学术研究基础之上的、平实通俗的语言,一解人们对孔子的大量误解、曲解。说孔子是“唯道德主义者”,是因为他们完全不了解:

首先,孔子并不认为单一的道德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其次,孔子更不认为对人做严格的道德要求就能改变人的品行。在孔子看来,道德只是人的一种修养,人是一种道德存在,但是,人并不为道德而存在。相反,是道德助成人的存在——道德使人的存在有尊严、有价值,而不是人为道德而存在。

孔子一生,倡导“克己复礼”,并且把恢复周礼,严格执行周礼看作他终身追求的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他甚至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就是这样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到具体的人那里,孔子却是通融的,从来不在对人的道德要求上走极端。

有个故事:子路的姐姐去世了,丧期已过,子路还把丧服穿在身上。孔子告诉子路,应该回归正常生活了,但子路说实在不忍心。孔子说:“谁会忍心呢?人人都不忍心。但任何事情都要有分寸,感情也要有节制。”接着,子曰:“先王制礼,过之者附而就之,不至者企而及之。”(《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意思是,先王制礼,不是按照最高标准制定的,也不是按照最低标准制定,而是取中间。境界高的人,俯就一些;境界低的人,努力一些。这就是中庸之道。

具体到对人做道德要求的时候,孔子是有两条原则,或者说是前提的:第一,道德要求对己不对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是说:君子总是磨砺自己,小人总是算计别人;《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是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当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孔子毫不犹豫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第二条原则,是对上不对下。《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认为:君子的道德就像风一样,人民的道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像哪个方向倒,所以草往哪个方向倒,责任不在草,而在风。孔子并不强调弱者的道德,而是强调强者的道德在先。(作者:吴晓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3日 16: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