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73年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8月5日-20日 在周恩来指导下,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研究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这是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

8月10日 《人民日报》转载《辽宁日报》7月19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发表的张铁生的一封信,并加编者按语,提出“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的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四人帮”集团利用这封信,制造了一场“白卷英雄”的政治闹剧。继《人民日报》之后,各地报刊均加以转载,并就恢复高考制度问题发表文章、评论,指责高校招生中进行文化考试是“复辟”,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扑”。

8月20日 中共中央批准《关于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罪行的审查报告》,决定永远开除林彪及其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陈伯达、叶群、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人的党籍,撤销他们党内外的一切职务。

8月24日-2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代表1249名,代表全国2800万党员。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选举出195名中央委员和124名候补中央委员。一些久经考验的、“文化大革命”中备受打击迫害的老干部,如邓小平、王稼祥、乌兰夫、李井泉、谭震林、廖承志等,被选为中央委员。但是追随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骨干分子,更多地被选进了中央委员会。这次大会继续了九大的错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把毛泽东提出的“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认定为“客观规律”,预言“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将长期存在,还会出现十次、二十次、三十次”,并且错误地认为“九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

8月26日 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在北京试制成功。

8月30日 中国共产党十届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选举了中央机构。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当选为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是:毛泽东、王洪文、韦国清、叶剑英、刘伯承、江青、朱德、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兴、陈永贵、陈锡联、李先念、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姚文元、康生、董必武。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是:吴桂贤、苏振华、倪志福、赛福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是: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十大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中结成“四人帮”。江青一伙在中央领导机构中取得了更多的权力。

10月 江青等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发动所谓“反击右倾回潮活动”,声称要上揪“资产阶级复辟势力的代表人物”,下扫“复辟势力的社会基础”。他们指令这两个大学成立“大批判组”,编辑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撰写批孔文章。

11月25日 毛泽东在一封批评江青的来信上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有些意见是好的,要容许批评。”来信署名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信的内容是批评江青“民主作风较差”,把文艺强调得过分,在文艺工作中不执行双百方针,等等。信中认为,“一切为样板戏让路”的口号、吹捧江青是“文化大革命的英勇旗手”,都是不恰当的。

12月12日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的建议,并批评“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不议政”。他提议邓小平任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21日,在接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同志时,毛泽东作了自我批评。他说,他是听了林彪的一面之词,错整了贺龙、罗瑞卿和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毛泽东再次说朱德是“红司令”。22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对八大军区司令员实行对调。同日,中共中央遵照毛泽东的提议,发出关于邓小平参加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工作的通知。 

本年度国民经济状况:工农业总产值396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工业总产值274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农业总产值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8.4%(以上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工农业产品产量:粮食,2.6494亿吨,比上年增长10.2%;棉花,256.2万吨,比上年增长30.8%;油料,418.6万吨,比上年增长1.7%;钢,2522万吨,比上年增长7.9%;原煤,4.17亿吨,比上年增长1.7%;原油,5361万吨,比上年增长17.4%;发电量,1668亿度,比上年增长9.4%。基建投资总额338.1亿元,比上年增长3.1%。铁路货运量83111万吨,比上年增长4.3%。进出口贸易总额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3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06.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国家财政总收入809.7亿元,总支出809.3亿元,结余0.4亿元。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2日 16:52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美余 打印